•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shih3246 wrote:
其實這次我想減脂的...(恕刪)


減肥 的肥 指的是 體脂 (不是體重) , 這點先正名一下 (感覺我好煩 一直在定義名詞)

想我當年結婚的時候 189/76 體脂肪 17% 婚後 變成 189/90 體脂肪 25%

76 * 0.17 = 12.92
90 * 0.25 = 22.5

22.5 -12.92 = 9.58

9.58 / ( 90-76 ) = 68.4%

表示我婚後增加的 絕大部分都是體脂肪 , 這是很不健康的 (當然更精確來說 , 是我婚後作息改變 , 體脂肪持續攀升 , 不是增加的體重都是脂肪 )

其實健身(或說減脂、減肥)跟投資的道理我覺得都一樣 ,怎樣的生活型態就會變成怎樣的體格 (當然需要時間)
不願意從生活的本質上改變 , 卻又想要快速達成目的
那除非你天賦異稟( 如 還年輕 ~ 新陳代謝好 ; 或是 基因好 )否則就是緣木求魚
還年輕 => 大多頭
基因好 => 老爸有錢
健身效果 => 投資報酬率

先前一直看不上穩健投資這種 5% ~7% 的 , 覺得本金這麼小 要到哪一天才會有錢
結果 東混西晃 , 真的認真算 , 年投資報酬率還不到 1%

就跟減肥不走基本步 , 靠減肥藥硬幹 , 當然一下子就復胖啦

且減肥 => 復胖 這樣的動作對身體是很傷的 , 只是要講就又是落落長了 , 先打住吧

Teddy0912 wrote:

走的距離拉長,快走約一個小時的距離,一般有氧運動約30分鐘開始會消耗到脂肪,以您走的距離來看,差不多剛開始要消耗脂肪就停止了,這樣只能維持但達不到消耗的作用,尤其以您目前48.X的體重來看,強度需要增加一點才有辦法達到消耗的作用...(恕刪)


印象中 運動 30分鐘開始才會消耗到脂肪應該是不那麼正確的觀念 , 應該是看不同的運動強度 對於不同的能量來源耗用程度不同
強度越低的運動 耗用 脂肪比例越高
強度越高的運動 耗用 脂肪比例越低

不過運動的強度夠大 , 即便結束運動後身體依然處在高代謝能量狀態 (後熱效應),這時候即便坐著不動也會消耗比平時更多的熱量

這也是為什麼 HIIT ( 高強度間歇運動 ) 減脂效果 反而比 LSD ( 長時間低強度運動 ) 還要好

但是HIIT 對身體基礎能力要求很高 , 初學者不要亂學

健身是為了 強健身體 , 不是要把身體弄受傷的 , 做運動 要循序漸進
我看很多人都很喜歡比較財富,比誰會賺錢,比名牌,比名車,比房產看誰財富比較多?很奇怪就是沒看到有人要比健康的?難道比較有錢的人,就是成功者嗎?沒錢的人就是失敗者囉?我一直覺得健康比財富重要,沒健康的身體,再多的錢也享受不了,好吧!把錢留給你的子孫去享受,你也覺得值得?!只是留這麼多財富給你子孫,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與其給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還比較有用吧?不是嗎?

我從4/4決定減脂至今(5/4)剛好一個月,看一下成果如何?我的體脂肪率只減了1%(說實在的我蠻失望)
量出來的結果如下:
體重:48.5
體脂肪率:32.1%
BMI:21.5
骨格筋率:26.5%
內臟脂肪:4
基礎代謝率:1094
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4歲
腰圍:70公分

--------------
以上是我早上空腹量出來的結果,體脂肪率離標準(30%以下)還很遙遠,繼續努力,可能我昨天中午不得不吃了火鍋,不得不喝了一杯梅子綠,不得不又喝了火鍋附送的一杯冷飲,害我脂肪降不下來的原因,有時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減肥很難?還是達成財務自由比較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註:我現在沒有每天量體重計,改1個月量一次,為什麼呢?因為每天量有時候波動很大,有一次我量時體脂肪率少了0.3%,我開心了一整天,沒想到隔天又胖回0.4%,我強烈的受到刺激,從那天起就沒量了,直到今天才量,以後改成一個月量一次。



shih3246 wrote:
我看很多人都很喜歡...(恕刪)



1.財富跟健康取得平衡點是很重要的,像我每次去爬山,都95%都是中老年人在爬,一般都是當身體出狀況時,才會開始運動。

所以,當自我感覺健康沒問題時,一般人是不會特別的保養。財富也是一樣,出社會後才感受到錢的重要,那就只能用勞力體力去換

得金錢。



2.樓主身材不錯。



天龍國鄉民 wrote:
1.財富跟健康取得...(恕刪)


我覺得人在健康時,都不會覺得健康很重要,等到失去了健康,才會開始重視,其實預防重於治療。其實我個子不高。

shih3246 wrote:
體重:48.5
體脂肪率:32.1%
BMI:21.5
骨格筋率:26.5%
內臟脂肪:4
基礎代謝率:1094
腰圍:70公分...(恕刪)



其實我只看得懂體重和腰圍。
刪...刪...刪...刪...刪...刪...刪...

shih3246 wrote:
註:我現在沒有每天量體重計,改1個月量一次,為什麼呢?因為每天量有時候波動很大,有一次我量時體脂肪率少了0.3%,我開心了一整天,沒想到隔天又胖回0.4%,我強烈的受到刺激,從那天起就沒量了,直到今天才量,以後改成一個月量一次。茶
恭喜樓主走出體脂計的"制約"了,之前我講得比較委婉一點,原本我是打"走火入魔",怕措辭太強烈,後來才改成制約兩字的,因為我自己也走過被血壓計制約的日子。

低血糖恐致命 配戴連續血糖監測儀讓你生活好輕鬆

這是今天蘋果日報看到的一則新聞,大意就是一個長年吃藥控制血糖的婦人,非常認真的執行控制,但是血糖仍是忽高忽低,經過配戴血糖監測儀才抓出兇手是兩顆饅頭。

為什麼講這條新聞呢?因為養生這件事還是得從瞭解人體運作開始,升糖指數GI這個東西已經存在好多好多年了,有糖尿病的人都會被醫師告知這個才是,高GI的食物吃下肚,血糖就是會很快的拉高,升糖指數的定義就是這樣來的,而我們的主食米麥麵偏偏都是高GI的食物,所以重點不是不吃或是少吃,而是吃的順序很重要。

前幾年我自從瞭解GI這個東西,又study了人體胰島素的作用機制後,認可了飲食順序的重要性,所以盡量遵循由低GI到高GI的飲食順序,從此我也不會太排斥油脂了。之前我早餐吃饅頭就是吃白饅頭,現在我會塗點花生醬或是奶油,有青菜的話就先吃青菜,因為有很多實驗都證實了,這樣有效抑制血糖上升的速度。

其實我血糖很正常,為什麼要這樣控制呢?這個就牽涉到人體胰島素的作用機制了,血糖上升太快時,胰島素會大量分泌來轉換血糖,然而事實上你並沒有吃進那麼多的醣類,所以很快的血糖就會降下來了,胰島素的分泌又瞬間斷掉,這就跟開車一下子大採油門,一下子大採煞車一樣,想也知道會很傷車,久了胰腺可能會疲乏,到時候就算沒有糖尿病,可能都會有糖尿病了。

老實說,我不清楚樓主為什麼非要對抗脂肪不可,脂肪跟健康有絕對相關嗎?吃下去的熱量轉成皮下脂肪這代表身體的機制是正常的,吃了會胖的才是健康的好不好,像我這種不轉成皮下脂肪的才是不健康的,我正是吃不胖的,現在才不敢亂吃,我是真的"不敢"亂吃,像我晚餐常常都是馬鈴薯+燙青菜而已,我根本就不怕胖,也不怕脂肪,唉,我是有苦自己知。

真要瘦肚子,照我的方法保證有效,我前幾年為了降血壓,一開始遵照我姐的中醫師的指示,就是馬鈴薯+燙青菜,餐餐吃,我大概吃了3週吧,吃掉好幾箱的馬鈴薯,再搭配騎車運動,血壓降下來了,"副作用"就是體重跟肚子都下來了,體重少了8公斤,腰圍從35掉到31。


ejan1969 wrote:
盡量遵循由低GI到高GI的飲食順序,從此我也不會太排斥油脂了。之前我早餐吃饅頭就是吃白饅頭,現在我會塗點花生醬或是奶油,


呵呵!ejan1969大這次講到重點了 。

飲食是碳水化合物(澱粉),蛋白質,油質跟纖維都要均衡攝取。再加適量運動。

當然心情愉悅最重要,靜坐深呼吸有利心情平和穩定。

若是失眠,不是數羊而是數呼吸,試試看很快就入眠了。

刪...刪...刪...刪...刪...刪...刪...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