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itiously wrote:
照你這麼說,每年至少有三億多個傻子跑去買這種劣質品!
每年有3億台的電視是這類的產品,全世界的人口70幾億,有3億人買,還每年買
這個數據從那邊來的?
那幾間公司可以賣到這麼高的量.....
宅宅閱讀者 wrote:
每年有3億台的電視...(恕刪)
前文有提,他們家的電視銷量4800萬!
主力發展QLED。
http://www.hdtvtest.co.uk/image/news/qled-subpixel.jpg
他家QLED子像素排列稱為dualpixel,但怎麽看還是有pentile的影子在!
http://www.hdtvtest.co.uk/news/qled-subpixel-201701044404.htm
Samsung QLED TV’s Viewing Angle Improved by Novel Subpixel Structure
(蘋果日報)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卻傳出將下調全年出貨量,由4800多萬台降至4300~4400萬台,大減近400~500萬台
市調單位WitsView副總邱宇彬指出,隨著第3季旺季到來,面板價格是關鍵所在,因此三星在黃金時間點下調出貨量,是有目的性的給面板廠壓力,製造供需轉趨寬鬆現象,希望面板價格有轉圜的機會,能買到更便宜的面板
由於今年全球景氣並不差,液晶電視的出貨量約在2.25億台左右,因此三星下調出貨量,其他國際品牌則是虎視眈眈的瞄準其下調的數量,準備分食三星的市佔率。
邱宇彬認為,雖然三星下調出貨量,但就其今年整體出貨的數量來看,三星仍是全球液晶電視出貨的龍頭,只是在三星下調出貨量策略的運用的背後,有何意含存在,就得等到真正結果出現,才能得知。
第4季可能供給過剩
不過,研調機構對於第4季面板供需發出預警,WitsView指出,上半年淡季不淡,大尺寸面板產能持續釋出,年增高達5.8%,比原預估高出0.3個百分點,面板廠產能滿載,包含43吋、50吋、55吋以及65吋等幾個主流尺寸供給都將增加,對43吋以及65吋產品的衝擊最大,第4季供給過剩壓力更勝第3季。
============================
(集微網)
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位於韓國的8條LCD產線之中,在2015年底已有5條(L1~L5)關閉,其中5代線的設備已經出售給大陸廠商信利光電。2016年底三星顯示器停用7代線(L7-1),同時計劃2017年內關閉6代線和7代線(L7-2),日前已聘請相關人員機台拆解工作。
基於生產效率的考量,LG將繼續追加對第5代LCD向OLED生產線過渡的投資。業界表示,LGD計劃關閉老舊LCD產線後,將其轉換為中小尺寸OLED產線。全球多條LCD產線的關閉直接導致了面板的產能不足
=========================
媒體利空消息接二連三...先是瑞信看空明年面板景氣,接著研調認為新產能比預期高出0.3%,將對面板報價形成衝擊,今天又爆出 三星電子將下調出貨量的消息....有點類似2015年面板崩盤那次氣氛,當時媒體也是大肆報導,三星電子調降出貨量,藉此砍殺友達彭董的面板報價. 但幾個月後卻又爆出三星電子缺料搶貨,用不惜成本的空運方式,快遞大型面板.
市場每年新增的需求約是4%~8%,今年因大尺寸化和新興國家消費力復甦,需求預期是成長7%,但面板新產能卻只新增5.8%,比年初預期多了0.3%,這有什麼好小題大作發出預警?
大陸新聞傳出三星正在動手關閉 L7-2廠,如果為真,那座大廠短少的產能可是相當於一座滿載8.5代廠.
43吋是友達台中7.5代廠的主力產品,也是現在全球市場的主流尺寸,雖然京東方福州新廠加入這個產品線,但友達的7.5代廠應該會減產43吋可改切熱門的50吋,避免和京東方推擠.50吋目前只有 友達,群創和LGD 有生產.
過去面板發生供過於求時,雙虎常會發生虧損,外資毫不留情給出$8.x 目標價...
這次外資其他美林,大摩,野村...外資預估目標價還沒出來, 以瑞信預估來說,明年EPS$1.3,目標價$12...這樣的評價,比過去好太多了.瑞信喊空,昨天卻大力買超群創,藉機吃貨...果然又是說一套,做一套..散戶看著這種不用錢就有的外資分析報告,事後才發現好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