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cer_kewei wrote:
今天三大法人賣超台股164...(恕刪)


今天「外資」賣超900張,但如果加總「外資券商」的買賣張數, 算起來是買超約7000張。兩者間的差額,主要應該是來自於在本土券商交易的(假)外資。

今天券商賣超最大的是富邦(9600),賣超7000多張,查一下是從頭賣到尾,尾盤再賣1100張。雖然不能 100% 肯定,但從富邦賣出的鴻海,確有可能是(假)外資賣超或自營商賣超的源頭。

如果這樣的推論沒錯,整體上,(真)外資對鴻海仍持續買進。一點粗糙的觀察,跟各位強者分享。
這一周的集保股權分佈出爐了,我們星期六看集保的目的是要看外資群這周買超的情況是從誰身上把股票吃掉的,首先我們看一下外資群這一周買了多少漲鴻海

1、外資群買了20720張
2、投信買了553張
3、自營商賣3877張

這一周集保千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增加了10308,看起來外資群買的20720張中有10412張來自於其它的千張以上超級大戶,剩下的都是來自於小散戶,散戶,小實戶,這一周比較有趣的事是,1~5張的小散戶只賣了197張,看起來小散戶們股票也賣的差不多了,這周集中在5~400張的散戶,小實戶在換手及被外資群吃掉股票,我常常說,股價波動對什麼人有影響?其實答案很簡單,股價波動單純就是對成交的人有影響,這一周鴻海跌了2.9元,對外資群來說,這一周就是買了20720張,對於千張以上的超級大戶來講就是買了10308張,這一周換手的這些小散戶,散戶,小實戶都是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賣給外資群,這價格甚至低於外資群近20個交易日外資群買的均價90.33元,共買了448269張,我常說,在股票市場投資不是比誰比較會猜高點或低點,而是比誰平均買的比較低,成本比較低,如果你的成本比別人低,你當然就是贏別人,昨天因為大盤跌破月線11566點,來到11489點,鴻海因為是台灣第二大權值股,所以也跟著大盤跌破月線的90.33元來到88.5元,外資群這一周賣了大盤67億,三大法人賣了台股99億,這一周外資群卻是買超鴻海20720張,三大法人買了17396張。

第三張圖看得出來外資群籌碼有增加的趨勢從40.66%增加到45.91%,增加了5.25%,期間大戶的籌碼有稍稍降低,1.3%,整體上外資群的吃到的股票有4%都是從散戶那吃到的。

其實以數據來看,很明顯鴻海是跟著大盤下跌而下跌,在外資群心態上,很明顯就是繼續的買鴻海股票,之前我說過,外資群如果在90這一區磨,很容易就是A外資買到B外資,C外資買到D外資,看一下一周外資群的操作

1、台灣摩根士丹利 買24216張,賣14623張,總計買9592張,均價在90.09元。
2、瑞士信貸買21189張,賣24213,總計賣3024張,均價在90.02元。
3、美林買12419張,賣15319張,總計賣2900張,均價在 90.13元
4、摩根大通買14138張,賣15564張,總計賣1426張,均價在89.99元


我選便舉上面四家,大家應該不難發覺外資群操作難度的提升,花了1.4萬張買,1.5萬張賣,最終還被吃掉1千多張,花了2.1萬張買,2.4萬張賣,最終還被吃掉3仟多張,大家不要以為外資群是故意這樣做的,他們是彼此和彼此之間在爭鬥,就如這一周權保看到的,1~5張的小肥羊們只丟出了197張,小肥羊們都沒了,剩下獅子、老虎們,有時獅子佔優勢,有時老虎佔優勢,這一周如果有操作短線的,我認為你一定很難操作,因為鴻海這一周獅子、老虎們打的火熱,他們都有輸有贏了,一隻羊或一隻小狼想佔到便宜,我看也是不太容易。
之前我們在分析鴻海時,我們有持續的關注FII、FIT、FIH,這一次鴻海的法說會中,鴻海把它具體化成圖表,讓大家更容易了解,這圖我覺得劃的不錯,一看就能知道FII、FIT、FIH的營收及獲利佔鴻海總營收的比例,第三季鴻海營收13878億,FII營收4949億,FII營收佔鴻海總營收的35.7%,FII的獲利卻是佔了鴻海總獲利的57%,FII最強金雞母不是叫假的,這也是為什麼之前FII財報出來時我就和大家說,鴻海已經贏一半了,FIH的營收1255億,佔鴻海總營收的9%,但因為之前FIH有做品牌,一直在虧錢,第三季把品牌回歸於品牌子公司做,之後FIH就會穩定的賺錢,第三季就是賺了2000萬美金,佔鴻海總獲利就是很小,尤其鴻海才持有FIH股權62%,這2000萬美金只有六成二是歸鴻海,最後一間FIT第三季營收355億,大概僅佔鴻海營收的2.56%,但之前說過,FIT是鴻海子公司中的資優生,毛利率有17%以上,雖然FIT營收佔鴻海不高,但毛利率、營利率高,所以佔鴻海第三季總獲利的6%,11月11日時我們收集到FII、FIH、FIT的財報公佈後,其實我們就知道鴻海總獲利的63%了。


接下來鴻海也做了三張財報簡表,我覺得重點也都有列出來,包含了
1、損益表
這一項中,一般法人會看營業收入,毛利率,營利率,業外收入,稅前淨利,稅後淨利,每股盈餘,這是最粗淺判斷公司產品是否有競爭力(毛利率),公司經營管理能力(營利率)及公司財務長對資產、負債的管理能力及子公司表現是否不錯(業外收入),透過這一季及上一季及這一季及去年同期比較,可以看出公司粗淺的上述能力的變化。

2、資產負債表
這一項中就是公司資產的狀況,我舉個例,我發覺很多版友在投資時會因開槓桿造成自已的財務危機,這代表你的資產及負債管理能力差,但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差和你本業能賺多少錢卻是沒有關係的,這時大家就能體會,為什麼看完鴻海的損益表後還要看資產負債表,因為損益表是看鴻海的競爭力,經營管理能力,每一季,每一年能持續創造多少錢到公司資產中,而資產負債表就是要讓你知道在公司中對的管理情況。

現金及約當現金,這部份是變現速度最快的資產,應收帳款淨額,存貨,一般公司最容易出問題會是這兩項,我舉個例,如果C公司要做假財報,就虛設子公司做假交易,把獲利全數灌在應收款中,也可以把獲利全數灌在庫存中,因為應收款及庫存屬於公司的資產一部份,如果這兩項是假的,其實會有一大部份的錢會是假的,針對這一點,我們研究過鴻海的應收及庫存部份,應收款是蘋果,HP,亞馬遜…等,這種一流的國商公司,庫存依代工廠的習性都是代客戶備料,依約是客戶的責任,所以對鴻海來說,現金,應收款,存貨都是很安全的資產。

採權益法投資的項目,因為鴻海每一年賺八元多,僅配四元,這四元除了來把生意做大,增加應收及應付款的額度,也能拿來洗人民幣理財,投資基金,投資上市櫃公司…等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一般公司都會有這一項,至於應收款及公司債,既然鴻海現金一堆,應收、存貨又是國際一流的公司,沒有收不到的問題,那應付就不會有問題,最終資產減去負債就能算出權益也就是我們說的淨值。

鴻海多放了幾項,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天數,現金周轉天數,負債比,其實這就是在告訴你鴻海有在注意優化自身的財務比率,例如

負債比率
之前我們比較過電子五哥,負債比都是7X%,8X%,只有鴻海負債比是57~61%,算是相對的低,但如果大家還記得之前的新聞,還是會有黑媒體在那說鴻海負債比率太高,所以鴻海今年第三季和去年第三季比,負債比從63%降61%。

存庫周轉天數
是指企業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變現的速度越快,民間非營利組織資金占用在存貨的時間越短,存貨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存貨周轉天數是存貨周轉率的一個輔助性指標,周轉天數越短,說明流動資金使用效率越好。

應收賬款周轉天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表示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應收賬款從發生到收回周轉一次的平均天數(平均收款期),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越短越好。應收賬款的周轉次數越多,則周轉天數越短,周轉次數越少,則周轉天數越長。


鴻海放了一堆財務指數的優化,就是要和股東說,鴻海在轉型優化是玩真的,不要常常看到黑媒體胡說八道就隨便開槍。

3、現金流量表
營業活動現金流
這就是鴻海本業所產生的現金流入或流出。

投資活動現金流。
這部份是鴻海業外投資產生的現金流入或流出。

融資活動現金流。
這部份是鴻海向銀行借錢,還錢,向投資人舉債,還債所產生的現金流入或流出。

資本支出
這部份是鴻海蓋廠房,買設備產生的現金流出。

自由現金流。
這部份是營業活動減資本資出後所產生的現金流。

一般我們在比較公司的財務報表時,一定會用這一季及上一季及這一季及去年同季,會這樣比的原因在於,由於公司有淡旺季,如果單純用這一季比上一季,其實看不出公司在同樣淡季或旺季的表現,會用這一季及上一季比,那是因為想要知道公司最新的經營情況,這通用於一般所有的分析師在做財報比較,當然如果你之前如果從沒有研究這一家公司,基本上你是要看九季的財務季變化及七年的財務趨勢,看九季是為了要看短中期公司的經營情況,看七年財務趨勢是為了看長線公司的經營趨勢。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10.72億,外資群買了34.58億,自營商賣了21.02億,其中自營商避險狂賣了15.06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41888口,外資群近63個交易日買了台股2919億,今天指數收漲13,來到11502點,自營商近58個交易日賣了433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16億,這三天自營商避險就賣了56.6億,算是很大部位的賣,看到上星期五外資群大賣126億,跌破月線,散戶就覺得自已是世界上最聰明的,要先跑一趟,結果今天外資群又回頭買了34.58億,期貨多單又回到了4萬口以上,今天外資群持續減碼台灣五十反一來到133667張,11月6日外資群台灣五十反一還有1138414張,都少了100萬張的台灣五十反一了。

外資群今天買了鴻海9049張,沒錯,9049張,有人說,今天早上鴻海殺下來一付就是要崩盤的樣子,最低來到86.8元,最多時跌了1.7元,這樣外資群還買了9049張?沒錯啊!就是買了9049張,我們追了大盤63個交易日及鴻海38個交易日,我記得我天天和你們說,外資群要股票,近38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753085張,連上星期五外資群賣了台股126億,外資群才賣了鴻海969張,你還看不出來外資群有多想要鴻海的股票,真的是不可思議。


常常聽到一般討論區說,破月線了,要先止損,破87了要先跑一趟…等,我說,明明知道鴻海有價值,下跌時你怎麼都該要買,怎麼會賣?為什麼在下跌要止損?你的股市知識及技術到底是哪個三腳貓教你的?鴻海淨值87元,一年賺8點多元,一年股息配4元,淨值多4點多少,眼光費被拿走零年,全球第二十四強的國際一流企業,到底是從哪學來跌破月線或跌破87元要止損的?是止損身體健康?還是止損萬事如意?很多人會去誤用止損這方法,所謂的止損是,你買到一家過於樂觀價格的公司,原本預期它成長性很好,結果忽然財報不好,成長性不足,所以被拿走過多年的眼光費會有損失的危險,或是你去玩投機股,淨值3元,股價300元,連續十年沒有配過息,我聽到有人在笑,怎麼可能會有人這麼蠢,你不要笑,這種人還真的不少,這時你說止損我也沒啥意見,但鴻海一家淨值87元,連續三十一年穩定配息,股利率超過5%,每年配完息後淨值還增加4元多的公司,你告訴我在淨值你要止損,你是來投資還是來做善事的?如果你是來做善事的,我給你一個讚,如果你是來投資的,你趕快把錢拿去銀行定存,這麼跨張的投資觀念,很快就你賠到脫褲子了。


當你賣出了鴻海,你去哪找到這麼好,這麼安全的公司?一家告訴你接下來三、五年毛利率要改善到10%的公司,一年賺8元多,股價還在淨值,這種你不敢買,你以為你還有什麼標的能買?有基本面又有夢想面。一般公司新上市,上櫃,淨值28元,一年賺個2元,給你70要你抽,你爽的半死,原因只是在興櫃價現在股價100元,以為有30元的差價,投資時你要搞清楚什麼是有價值,什麼是投機,價值投資沒有看到某價格就要止損這件事,只要公司基本面沒有改變,抱到天荒地老都行。


這兩天自營商避險權證一樣,近兩個交易日賣了6269張,今天是大賣了3686張,近九個交易日賣了9221張,不然就是投資有弱點的融資,握著怕死,放了怕飛,近八個交易日也少了4583張,看一下今天哪家外資群在賣?香港上海匯豐今天賣了1569張,你以為香港上海匯豐真的想賣?這38個交易日香港上海匯豐買了22835張,再看一下今天買超的前幾名,瑞士信貸(近38個交易日買87135張)、摩根大通(近38個交易日買97531張)、新加坡商瑞銀(近38個交易日買69869張)、花旗環球(近38個交易日買32192張)、美林(近38個交易日買45160張)、台灣摩根士丹利(近38個交易日買201458張)、看到了嗎?今天香港上海匯豐的股票都是被這些金光黨等級的外資群騙走了,我說過,外資群現在就是在裡面騙融資戶的股票,騙權證戶的股票,騙散戶的股票,不然就是會吃到一些在演戲外資群的股票。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66.27億,外資群買了45.73億,自營商買了18.52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買了12.5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46644口,外資群近64個交易日買了台股2965億,今天指數收漲10點,來到11513點,自營商近59個交易日賣了414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04億,自營商避險在賣了三天56.6億後今天又轉買12.5億,原因是又看到外資群的期貨多單又增加到41888口了,今天再增加4756口來到46644口,散戶天天追高殺低就飽了,11月29日外資群賣了126億,這兩天又買回80億,外資群這一波的成本在季線11222點,散戶們現在都還跑這麼快,外資群怎麼可能會放給指數跌,以去年2018年為例外資群在10500到11000點玩了12個月,我戲稱為恐怖箱,光在恐怖箱上上下下來回的整理,散戶就死一堆了,玩了一年外資群不但領了4xx點的股息,期貨賣給台灣五十反一的扣血金…等,外資群就賺飽飽了,外資群敢不敢從2019年9月和你玩到2020年10月?然後一直在114xx到116xxx和你玩,說真的,撐一年外資群光台灣五十反扣血及核心持股的股息,外資群真的沒有理由不敢跟散戶們磨,期貨、選擇權就在某個區間操作也比較好控制。


外資群今天買了鴻海4847張,有版友說,每天開頭就是外資群買了xxxx張鴻海,不然大買x萬張,不然就是買了x千張,外資群每天買,當水買,一直買,無敵買…等,其實我也很無耐啊,我就和你們說外資群很想要鴻海的股票,每天在那演的要死要活,不就是為了要多騙一些便宜的股票,昨天說什麼87要止損,破月線要止損的人,今天有聽到啪啪啪的聲音嗎?被外資群打臉打的不要不要的,昨天外資群騙了9049張,鴻海才漲0.1元,很大的原因是昨天自營商大賣了3683張,融資戶大賣了1301張,外資群影帝般的演戲才能買到近萬張,均價87.8~88.6元,昨天最後一筆外資群甚至收在88.6(拜拜~囉),昨天就透露了訊息了,外資群心想,一堆傻瓜,我近39個交易日都買了757932張,你們那個什麼A的每天追籌碼在那告訴你,我買了多少張,成本又不會低於87元的,這樣你們都能被騙,真的是夠了。



今天外資群才買了4847張,鴻海就漲了1.4元,來到90元,如果昨天你盤中被騙出去,大概就是86.8~87元,今天都差了3元了,其實這3元對外資群根本就沒有差,近三天鴻海的日成交量不過三萬張,外資群買了75.7萬張後,你以為近三天這種小的交成量對鴻海股價有意義?昨天有人問我說,a大,為什麼你追籌碼從39個交易日前追,為什麼你不算一季,半年,一年外資群的成本,他說他算出來的成本是更低,大概才77~81元,版友說,因為外資群從10月8日持有鴻海40.7%增加到今天的46%,這39個交易日外資群共增加了5.3%,所以a大在算增加這5.3%的均價,但後面又補了外資群一年的成本經過他自已算不是87以上,而是77~81元。



我舉了一個例子給他聽,如果你去年在10月減資前持有鴻海44張,成本在減資前的83元,減資後等於成本變高成104元,到了今年10月你手上有40張,這時你能用2019年1月到10月鴻海曾經出現的股價來加權平均計算你的成本嗎?答案當然不行啊,你成本還是103元,你賣了4張掉,你剩下的40張成本當然還是103元,所以回到鴻海,去年減資前外資群持有鴻海44%,到今年10月時剩40.7%,這時你當然不能用近一年外資群在那買來賣去的總量再去平均39個交易日買的5.3%,這樣應該很好理解吧。


如果外資群總持股沒有增加或減少的情況,這時你用周、月、季,半年,月線來推測市場對價格的接受度,例如一年來年線在76.6元,半年線在78.4元,季線在81元,月線在90.3元,一年來大家平均願意成交在76.6元,在短線算外資群的成本時,你最好是用外資群原有的持股,某一個期間增加的數量,如果可以的話,再加上每日收盤價格加權當天的成交量,這樣你就能算出外資群某一期間的均價,這樣你就能大概推測出他們玩的低點在哪,畢竟如果外資群的均價是87元,這時如果某一個賣86.5,剩下的外資群也許就會把這價位的股票吃了,畢竟大家比的是平均成本,外資群也不是只有一位外資群,每個外資群還是爭的關係。
昨晚12點時在群組有版友在貼美國大跌,川普又在說不在乎要這麼快簽協易。

以下是我的回答
抱股票一年中會遇到不少次這種情況,川普在12月15要和中國簽協易前打的心理戰,如果散戶每次光害怕殺出,貪心時買進,一年幾十次,你光付手續費交易稅你就賠死了,想一下自已是川普的話,你現在在幹嘛?當然就是談判得到對自己有利的條約,要簽約前夕難道和你說,我好想要快快跟你簽唷,快和我簽吧,這當然不可能,心理戰造成美股大跌只嚇得到三腳貓,如果手上有資金要買的,這單純就是機會讓你買,如果買的差不多的,大跌就不關你的事,三、五年中每次美國大跌你都要害怕的話,那你就和一般討論區的散戶沒有倆樣了,一直說貿易戰打的怎樣又怎樣,課了多少又多少的關稅,結果今年第三季一堆台灣的公司不是在獲利創新高,11月13日的法說會鴻海說投資印度及越南,一個是110億,一個是63億,在中國的產能低於75%,重點是聖誕旺季的貨都拉的差不多了,如果美國硬是在九月課重關稅的話,也許鴻海海外的產能會很吃緊,現在在淡季去課,鴻海海外的產能隨便都能應付,之前說過,中美貿易戰,美國只有3億人口,全世界有60億人口,鴻海不是單純賣美國,所以鴻海海外30%的產能出美國,在中國的產能還是能出中國,中國有13億的人口,剩下的產能能出歐洲,亞洲,中美貿易戰是心理戰,和貿易戰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單純就是嚇嚇不懂的人,以為鴻海在中國,好恐怖啊,打了兩年下來,鴻海去年還是賺八元,今年前三年賺4.86元,重點是現在都12月初了,12月15課下去,所有第四季旺季的貨也都出了,第四季差不多也是賺了3.5~4元,今年8元多又入袋了,明年第一季原本就是賺1元多的季節,想要談,想要鬧,就去吵,就去鬧,誰在乎。

昨天和版友說,我沒有抽中和潤,剛好手上還有十萬元,今天早上到公司後,眼晴閉著就買了一張鴻海,下跌如果有錢就買,沒錢的話,股價波動它的,我也不在乎。昨天晚上有看到某一個新進fb的人,說a大昨天寫的文章太多沒有重點,落落長,要請別的高人翻譯一下,其實啊,a大連續在股市中賺了九年,前八年還打敗大盤一倍,今年佈局鴻海,到目前未實現損益也是賺了不少錢,一個能九年在股市賺錢的人,你覺得我寫的文章沒有重點,你覺得是誰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是那個看不懂的人問題比較大,所以我就把這個人踢出去,一個人程度、閱讀能力不好我不怪你,如果程度不好又白目,那你就別怪我無情了,白目是無樂醫的。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35.65億,外資群賣了37.63億,自營商賣了1.72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買了2.06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44952口,外資群近65個交易日買了台股2927億,今天指數收跌21點,來到11510點,自營商近60個交易日賣了416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02億,為什麼要看外資群某一段時間的總買超量?原因就是要抓外資群的心態,到底是偏多還是偏空,如果你知道目前外資群近65個交易日買了2927億,你就不會往空的方向去做,如果你也知道外資群的成本在季線11510點,你也不會在沒有發生什麼不可控的大利空去作空台股,第一段就是在觀察大盤的方向及外資群的心態,透過籌碼面的追蹤。

外資群今天買了鴻海697張,不過外資群買或賣台股,外資群都還是很努力的在吃鴻海的股票,近四十個交易日,外資群共買了758629張,今天賣超鴻海第一名的瑞士信貸,a大一樣那句話,你以為瑞士信貸想要賣鴻海?別傻了!看一下12月2日及12月3日瑞士信貸買了3806張鴻海,均價在88.94元,今天買超的香港上海匯豐,台灣匯立,在12月2日及12月3日被吃掉股票香港上海匯豐1487張,均價在88.54元,台灣匯立1228張,均價88.79元,今天香港上海匯豐,台灣匯立又從瑞士信貸身上把股票吃回來罷了,而且是花了更高的價格,香港上海匯豐1269張均價89.05,台灣匯立915張賣價在89.49張,很明顯的台灣匯立是尾盤最後一筆用89.5元去吃回來的,今天很明顯的大小摩在買來賣去,順手教訓一下虎尾幫,昨天虎尾幫本來要當沖,失敗後變隔日沖,今天慘被裡面的外資群教訓,我應該是說,他們在裡面較量,大小摩近四十個交易日買了30.4萬張,在籌碼面有很明顯的優勢,反正仙拼仙,他們有輸有贏,但手續費,交易稅是穩輸,今天就爽到昨天和潤沒有抽到的版友們,早上眼晴閉著就進去,也不會傻乎乎的參與外資群老虎、獅子與狼的爭鬥,反正短線覺得自已很厲害的,你就進去玩看看,你就知道裡面競爭的多激烈,如果看a大說籌碼無感,就花點錢進去付點學費被老虎、獅子與狼教訓一下,這樣你就會懂自己只是隻肥羊。

每天我們追外資群的籌碼目的是在確認外資群的心態,在外資群買的態度中就能去比對我們看的基本面及未來展望是否和外資群一致,以我個人的看法,外資群是非常想要買鴻海,而且認為鴻海非常的便宜,長時間的觀察下來,外資群確實一直在這樣做,這一篇完後,我會再發另一篇,鴻海第三季法說會的未來展望。
Acer_kewei wrote:
昨晚12點時在群組有...昨天和版友說,我沒有抽中和潤,剛好手上還有十萬元,今天早上到公司後,眼晴閉著就買了,下跌如果有錢就買,沒錢的話,股價波動它的,我也不在乎。昨天晚上有看到某一個新進fb的人,說a大昨天寫的文章太多沒有重點,落落長,要請別的高人翻譯一下,其實啊,a大連續在股市中賺了九年,前八年還打敗大盤一倍,今年佈局鴻海,到目前未實現損益也是賺了不少錢,一個能九年在股市賺錢的人,你覺得我寫的文章沒有重點,你覺得是誰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是那個看不懂的人問題比較大,所以我就把這個人踢出去,一個人程度、閱讀能力不好我不怪你,如果程度不好又白目,那你就別怪我無情了,白目是無樂醫的。...(恕刪)

A大‧我對引言紅色這段較好奇,為何對"和潤"那麼有興趣,那個"我",應該不是A大吧!
希望聽聽您對和潤的看法。
若有不便請包函。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英英間LKK wrote:
A大‧我對引言紅色這...(恕刪)

他是加買一張鴻海
臉書有PO對帳單
Aleen001 wrote:

他是加買一張鴻海
...(恕刪)

每個人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
Aleen001 wrote:
他是加買一張鴻海臉書(恕刪)

喔!是加碼鴻海,我以為是買和潤。
讀者由其前後文直覺就是買和潤,我理解力太差要自我反省。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