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100.8億,外資群買了91.8億,自營商賣了6.69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買了2.68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57752口,外資群近31個交易日買了台股1545億,今天指數收漲24點,來到11186點,自營商近26個交易日賣了379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20億,今天台積電盤後要進行法說話,所以股價跌了3元,為什麼台積電法說會股價要跌?因為台積電已經漲過頭了,所以會造成法說會好是正常的,法說會不好就會跌到你叫不敢。

台積電法說會 公布Q4營運展望

台積電(2330今(17)日公布第3季財報合併營收2,930.5億元,稅後純益1,010.7億元,每股盈餘(EPS)為3.90元。與去年同期相較,2019年第3季營收增加12.6%,稅後純益及每股盈餘則均增加13.5%。與前一季相較,2019年第3季營收增加21.6%,稅後純益則增加51.4%。若以美金計算,2019年第3季營收為94.0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加10.7%,較前一季則增加了21.3%;第3季毛利率為47.6%,營業利益率為36.8%,稅後純益率為34.5%。台積電預期,第4季營收將達102億至103億美元,將較第3季再增加9%,展望符合市場預期,將續創歷史新高,毛利率也將攀高到48%至50%,營業利益率37%至39%。


台積電的第三營收法人們早就知道了,不確定的是毛利率、營利率,結果出來後就是就在財測的高標附近,第四季的財報比第三季好9%,全年和去年比起來也沒有成長,去年前三季賺9.69元,今年前三季賺8.84元,去年股價在200~268之間,今天收在293.5元,其實台積電沒有變更厲害,只是股價在漲罷了,台積電聽聽就好,a大單純以獲利對股價的角度用粗略的看法比較而以。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了24434張,近六個交易日買了鴻海94095張,很明顯的導火線就是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和談,鴻海除完息後,很明顯就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升溫而跌下來的,第三張圖我幫大家消息了錨定效應,這兩三個月來,鴻海真金白營的賺了1.57元(估第三季eps),股價目前從除息時的81.3到今天的77.2元,其實還沒有漲回到原點,如果你覺得漲多了,你就天真了點,第三季真金白銀賺的錢你都還沒有算進去,最近開始往填息之路走也不意外,昨天我說外資群是金鐘獎級的演員,有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也說過,外資群短線買了一堆股票不會是為了套在那,之後買的差不多股票就會向上暴衝,雖然我不確定何時會衝,但只要知道外資群策略後,你靜靜的等待即可,今天有比較明顯的向上發動了。


外資群是一群不同的基金經理人所組成的,所以不一定是每一個外資群都買夠了才不擋,有可能是大家搶著買,發覺壓不下去了,所以直接放手開始買,畢竟進到fb的版友的股票是消失在市場上的,對於市場上鴻海流動的股票多少也是有影響的,試想一大堆股票都不動,對7x,8x的價格都無感,當然外資群放開來買時上漲不太會遇到阻力,今天外資群都攤牌了,想要買的也裝不了了,我說過鴻海淨值87.77元,一年賺8元,股利率5.x%,股價才77元,台積電股價293元,淨值60不到,一年了不起賺個14元,股利率4%以下,一直去拉抬台積電是找死的行為,鴻海是台灣第二大權值股,股價又在這麼甜,不買鴻海真的是有毛病,自從我幹譙完後,外資群似乎有聽到,六個交易日買了94095張(其實是因為中美貿易戰降溫),不論是什麼原因,鴻海才是最具落後補漲的潛力,若以台積電這樣的股價,鴻海漲到200,250都不為過,漲到250時差不多才是目前台積電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常常聽到我在譙台積電,因為在錯的價格買到積優股,你一樣會受重傷,不要現在一直在聽別人說台積電什麼台灣之一,什麼都被外資買光之類,現在的台積電你只能賣,不能買,鴻海你只能買,不能賣,83元以下我還有保留一些利潤給你,83以下眼晴閉著然後大力的買,然後死咬住就對了。
感謝版本分享,您的看法十分受用!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63.4億,外資群買了61.2億,自營商買了2.42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買了3.07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54203口,外資群近32個交易日買了台股1607億,今天指數收跌6.66點,來到11180點,自營商近27個交易日賣了377.6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16.8億,台股指數持續在高檔整理,散戶不敢買,外資群就一直買,當外資群一直在買時,指數就會一直在高檔整理,時間久了後,散戶就會覺得這就是正常指數,錨定效應就會生效,外資群操作是以平均成本為主,散戶都是三秒進,三秒出,所以只要在高檔進,成本就一定是在高檔,如果磨一個月,外資群成本就是在月線10970點,磨一季,外資群成本就會在季線10746,在磨的同時也許會遇到除權息,成本又整個掉下來。

鴻海部份應該是大家比較有興趣的,今天外資群買了14036張,近七個交易日買了108131張,外資群波段的成本各位也不需要懷疑,一定就是在周線附近75.66元,今天尾盤爆大量是美林指數調整,一年中會有幾次這種被動基金的調整,自然就會爆出大量。"MSCI季調整,一年總共有四次,分別是2、5、8、11月的月底生效,另外,還有富時指數調整,是3、6、9、12月的第三個星期五生效,美林指數調整則是年度10月的時候,影響比較小。"

不過令人比較有趣的事是,美林今天買了22964張,為什麼在這麼強大的買盤下可以把鴻海最後向下壓低了0.4元,操作手法相當有趣,大概有幾種可能,雖然正確答案也沒意義,畢竟我們看的是結果,最終外資群們就是買了14036張。

1、台灣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新加坡商瑞銀三間早就知道美林今天要大買股票,所以提前就買了,今天尾盤全部丟給林,賺差價,這一個星期四個交易日買的鴻海均價在74.5~75.2元,今天賣76.9元,還是賺了兩元,2萬張,一張賺2仟,一周賺四仟萬。
如果以上這項成立的話,那就是很喑黑的~

2、這三家外資群會知道美林今天要買兩萬多張,這也是蠻不可思議的,所以也有可能是美林券商部門透過不同的外資券商提前先買,然後今天倒給基金部門,美林券商部份自已賺一手。
這項可能性算稍高一點,肥水不落外人田,還是有一點喑黑~

3、台灣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新加坡商瑞銀並不知道美林今天尾盤到底是要買或賣,美林在尾盤試撮時假裝自已想要賣,先丟大單去試撮,上面兩三家外資群一看到以為美林今天調整的方向是賣出,就故意丟出大單進行壓制價格,企圖用很低的價格吃掉美林今天要賣出的股票,例如74.8(去死吧),這三家外資在上面掛賣單時,在下面也掛了很多買單,準備要收美林的屍,結果在五分鐘的對決內,只要你猜錯對方在想什麼,就算是電腦撤單、掛單也沒有這麼快,最後以美林出的價格最高,成交了大部份。

這項我覺得是最正向的外資群對決,這項正確機率最高~

很多人會說自已尾盤掛77元,為啥最終成交買到76.9元,有人掛76.9元,最終尾盤大量成交76.9元自已卻沒有買到,其實尾盤試撮價是價高者得,如果美林掛78元買,那三間外資群掛77.9買,最終還是會被美林全數買去,我是舉例才說的這麼高,外資群的電腦程式在跑試盤價時跳的很快,反正最終價高者得,如果是第三種情況的話,三家外資真的就是偷雞不著蝕把米,想要低低價陰美林,結果自已股票卻被吃光光,不過這三家外資群還是賺錢就是了,雖然股票被買掉一大部份了。

也不是我在說,和碩這麼鳥,股價都站上淨值56元以上了,盤中還拿了一年的眼光費,和碩也是電子代工廠,前幾天電子五哥資產負債表系列比較過,不論是現金,保留盈餘,獲利能力…等都差鴻海一大段,鴻海填息是81.3元,站回淨值拿一年的眼光費是96元,應該不難看出來鴻海目前還有多值得買吧,不會是什麼國際隱憂,貿易戰都只關鴻海的事,投資人對鴻海還是太沒有信心了,外資群回補的速度快到嚇死人,七個交易日買了十萬張,你還不知道鴻海目前股價很甜很值得買,你以為外資群天天在演戲壓盤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你便宜的把股票賣出,為什麼上面我會例出第三點三外資群被美林反將一軍?原因很簡單,因為進fb的版友們股票就消失在市場上了,外資群就只能和外資群買,當然啦,還有一些意志不堅的散戶,不過他們量很小,要吃到多的量就會弄到其它的外資。
Acer_kewei wrote: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63...(恕刪)


看到大大的言論 是每天必經之路

手上滿手阿海成本低到不行不到72......
2019年10月12日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和談,和談後外資群展開瘋狂的掃貨,外資群這周買了97542張,上一周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要談判前,外資群押寶買了12320張,但集保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只增加了1381張,代表外資群押寶,但大戶及中實戶有疑慮,所以倒給了外資,這一周外資群買的97542張中,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增加了59835張,代表外資群買的97542張中有37707張是來自於超級大戶,剩下的59835張全部就是來自於非仟張大戶。

其中1~10張的小散戶少了7951人,股票被吃掉25392張,1~30張的小散戶及散戶們少了8952人,股票被吃掉42277張,很有趣是吧,當一中美貿易戰降溫了,事情明朗了,結果小散戶及散戶們就因為漲了幾元後就把股票賣給了外資群,在8月初中美貿易戰升溫到10月5日這期間,小散戶共增加21193人,共買了股票64555張,1~30張的小散戶及散戶們增加了24037人,買了股票114737張,為什麼散戶及小散戶會賠錢?因為他們去負擔了風險,但風險一旦解除後他們立即就賣出,在8月初開始買的人是錯誤的事嗎?絕對不是,你在買進時也許是因為危機入市,這樣不一定是錯的,但這一周只要你賣出的人,代表你8月初買進的決策就是錯的,因為你負擔了風險,現在風險第一階段降溫解除了,你在沒有看到接下來的情勢發展就賣出,做出這樣買進及賣出的決定的人,你永遠都是賠大錢賺小錢,永遠都是在悲慘的時刻買進股票,持有的時候也是有疑慮的,但局勢一旦轉好,你沒三天就賣了,在兩個月有疑慮的情勢下天天在那機機叫幻想快快漲,現在情勢一轉好,漲三天你就賣了,然後開始幻想快快再跌下來,你要再逢低買進,你覺得這樣是不是在妄想及幻想?

中長線投資你要在悲觀中買進有價值的公司,持續佈局,樂觀時持續持有直到瘋狂價出現,若你要操作短線,你一定是在疑慮發生時立即出場,疑慮解除後快如閃電的進場,大家沒有發覺外資群波段的玩法嗎?在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一降溫,短短五個交易日大買鴻海97542張,短短七個交易日買了108131張,這才叫做玩短線,在沒有新的事件發生前,外資群就會持續回補持股,誰管你漲幾元了,出現新的局勢後,目前就是偏多,在偏多時,外資群快速的一直回補持股,從八月三十到今天,我追了四十八天的大盤籌碼給大家看,應該有發覺外資群的玩法吧,近32個交易日買了1607億,散戶在漲到第五天後就天天賣,近27交易日賣了377億,從第五天開始就天天幻想,妄想快快跌回10304點,他們要重新再買,結果大盤機乎天天漲,就算國際股市大跌,台股也是大跌後慢慢的盤中就收斂跌幅,一旦國際股市轉好,立馬加倍奉還,這是外資操作的方法。

鴻海是大型權值股,外資群的操作方法也是會一樣,今天在沒有什麼新的利空事件,外資群買了十萬張後,賣掉的散戶及小散戶天天在幻想、妄想跌回72元,你要再重新再買,你是當外資群來市場做善事的?如果沒有新的大事件,發生外資群不可控的大消息,賣掉鴻海的你就只能每天在那幻想快快跌,在討論區每天在那講一些幹話及瘋話,會這樣做的人不是蠢就是壞,蠢的是因為他不了解外資群買了十萬張後為什麼會讓鴻海跌回72讓你買,壞的是知道外資群買了不太會跌,所以要騙散戶、小散戶快賣,最好是恐慌的賣,這樣他就能再重新買賺差價。
在看完一些資產負債表的項目後,如果有想要把這些資產、負債項目再多做深一層的比較,那代表你考慮的比別人更深、更多,其實財務比率有很多新的名辭,那些名辭也不是為了整你,讓你看到頭昏眼花,每一項的名辭都是為了比較資產及負債的健康程式,是一個量化的(數據性的)比較。

我們先簡單的分類成資產佔比,負債佔比,獲力能力及現金流量,這時會有人說,哇,一堆公式,好可怕唷,那個...不就是一些加減乘除嗎?不是小學生就會的基本數學公式,應該沒有這麼難吧?如果真的覺得很難,買台計算機,你會按就行了,很多人的問題不是在於加減乘除不會,而是名辭看不懂,不知道背後代表的意義及為什麼要看這一些比率,如果你不是很想懂,其實你對賺錢及管理財富沒有強大的慾望,試想,未來你賺大錢後,你也要去管理你的財富,你也是需要去分門別類的看你自已的資產及負債的健康程度,我剛剛說未來你賺大錢後,其實如果你對自已的資產及負債管理很力很差,你根本不可能賺大錢,道理很簡單吧,你本業薪資賺到了,等於是你本業獲利能力,結果不太會管理,使得你薪水進來的錢大部份很快就又流出去,剩下的一點點你也不懂的去管理,最終讓你的錢因管理不善而無法長大或賠光。

下面的一些名辭算是簡單的,之後還有更進階的名辭,如果你連這麼簡單的都無法接受,之後更進階的名辭你應該會更頭大,當你在看下面這些名辭前,你要先想像如果你自已開了一家店,今天你想要知道你這家店更細的比率,以數據化來表示自已店的財務健康度,你要怎麼做,當a大開了一家a大雞排店,今天我說我以1000萬賣你如何,這時你怎麼去評估值不值得?如果我說a大雞排好賺錢,你要不要入股投資,你要怎麼去判斷雞排店值不值得你投資,投資下去後風險大不大,報酬大不報,這家雞排店是不是能夠一直營業下去,哪天遇到逆風或不景氣時是不是能撐的下去,有了這些疑問後,你再來看下來的名辭,這時你就會發覺新大陸,原來想要的答案都可以從下面這些名辭中得到。

很多人在念書,看書前,他們不懂的先想清楚自已想要了解什麼,就一頭跳去一本書中,然後從頭開始看,因為你沒有目標,你不知道想要從這本書上得到什麼知識,所以看著看著就漸漸的意識模糊,覺得好無聊,接下來要嘛就睡著,要嘛就是把書蓋起來,試想一件事,今天一本英文字典這麼厚,有人會從頭看到尾嗎?應該不會吧,今天你想要去查abandon這個字代表什麼意思,你會查到一半就意識模糊,覺得好無聊嗎?應該不會吧,因為你有一個目標,就是想要知道abandon這個字代表什麼意思,有了目標後,你就會去查,這就是你查這麼厚英文字典的動機及動力。

以2018年為例,我把鴻海的下例比例放上,讓大家感興趣,畢竟你手上有鴻海,對於了解鴻海的各項比率自然會感興趣,在了解名辭,也算出比例後,大家還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比率是好還是不好?這時就會衍生出要找同業來相比,以鴻海為例,最好的比較公司就是電子五哥所以會產生下面的三張圖,下圖三張資料出自於goodinfo財務評比,其實大家可以發覺,鴻海在大部份的財務比率中是相對出色的,其中有幾項是有一些疑慮,例如現金流量比,這也是近兩年鴻海一直在質疑的點,但如果大家翻開鴻海現金流量表,把十年的獲利相加及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相加,會得到僅差2000億,今年上半年鴻海稅後賺了590億,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多了1318億,可以發覺原本2017年,2018年的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是負的原因是因為前幾年在做應收,應付,庫存…調整時,早就多超流入現金,2017~2018年鴻海成長沒有這麼快速時,這些提早先流進的現金在2017~2018顯現出來了,其實也沒什麼問題。

還有股東權益報酬的公式,鴻海落在2~3名,但股東權益報酬的算法是稅後獲利除以股東權益,也就是稅後獲利除以淨值,廣達你想要有11%的股東權益報酬,你要有本事在33元買到廣達,鴻海股東權益報酬是10.4%,那是你在87.4元買到鴻海,現在鴻海在77,所以你真實得到的股東權益報酬是更高,所以有一些公式你還是得深入的去了解,不然一般人說廣達股東權益報酬優於鴻海,結果在55元去買,買完後,發覺僅有7%的股東報酬率,買完後就哭哭了,以為鴻海只有10.4%,其實77買還有12%以上。

1、資產佔比
1.1.現金(%)23.3%
現金及約當現金/資產總額 x100%
1.2.應收帳款(%) 35.2%
所有應收款項合計/資產總額 x100%
1.3.存貨(%)18.5%
存貨/資產總額 x100%
1.4.基金及投資(%)9.5%
基金及投資/資產總額 x100%
1.5.其他資產(%)0.9%
其他資產/資產總額 x 100%

2、負債佔比
2.1.負債總額 (%)60.6%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x100%

3、獲利能力
3.1.營業毛利率6.3%
營業毛利/營業收入x100%
3.2.營業利益率2.6%
營業利益/營業收入x100%
3.3. 業外損益率0.6%
業外損益/營業收入x100%
3.4.稅後淨利率2.5%
合併稅後淨利/營業收入x100%
3.5.股東權益報酬率10.4%
合併稅後淨利/((期初股東權益總額+期末股東權益總額) / 2) x 100
3.6.資產報酬率3.8%
合併稅後淨利/((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x 100%

4、現金流量
4.1.現金流量比(-2.2%)
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流動負債x100%

#####################################################

01私訊給我自已庫存圖的鴻海股東超過460個人,我也送給他們這一棟的投資心法書及讓他們加入fb學習投資的心法,對我來說,你持有一張如果你虛心討教,我一樣尊重你,對我而言,你持有一張鴻海你是鴻海股東,你持有1000張鴻海,你也是鴻海股東,我都會你一本投資心法及讓你加入fb。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50.9億,外資群買了47.2億,自營商買了3.22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買了1.18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51796口,外資群近33個交易日買了台股1654億,今天指數收漲3.93點,來到11184點,自營商近28個交易日賣了374.4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15.7億,值得注意的事是,外資期貨多單從上星期四的57752口降到51796口,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台積電漲多了,之前我也說過,在所有的新聞,媒體,外資,散戶一致看好台積電時買,你就是找死,台積電上星期的法說會出來的獲利也沒有多亮眼,那時我說外資群如果夠聰明,就該來買鴻海,台股第二大權值股,股價淨值以下,還沒有被拿走任何眼光費,而且鴻海向上的空間很大,如果要炒到台積電這樣近三百元,鴻海都能250以上了,以安全性考量來看,買鴻海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自從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口頭和談後,外資狂掃電子五哥中的鴻海,廣達,緯創,和碩,其實鴻海掃最兇,近八個交易日買了鴻海116086張,今天外資群還是買了7955張,畢竟鴻海在資產負債表的各項比例都是佼佼者,中美貿易戰外資群及散戶覺得鴻海受傷會最大,現在第一階段和談後當然應該也要回頭來掃鴻海(不過我認為中美貿易戰除非是全世界的景氣受重創,不然鴻海其實是強者恆強),很多散戶每天就在那幻想外資群買了十萬張後會殺下來給你買,外資群天天的演戲為的就是阿瓜散戶把股票便宜賣出,今天早盤鴻海回測半年線76.5元,結果測完後尾盤繼續走高,最終收77.6元,很多人每天在那為了幾毛,幾元一付很忙的樣子,其實我說,鴻海一百以上是正常的,一家能每年賺八元的公司,淨值87.77元,眼光費兩三年你會覺得貴?鴻海是世界前五百大的第二十四名,說台積電多了不起,了不起也是全五百大的第十九名,淨值六十元不到,一年賺個13~14元,眼光費已經被拿走了十六年,還有一堆人在那台積電好棒棒,台積電是一家優質股這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但在不對的價格買到優質股,以100元的風險去換10~20元的利潤,這種投資你若常做,早晚輸光你。

當鴻海股價上漲時,外資群買了一大堆,結果你覺得你能77元賣,然後幾天後74元,72元再買到,你買完後外資群再拉到77給你賣?你以為外資群到市場做善事的?外資群波段操作以均價為主,外資群這種買法,除非遇到很大的突發情況,不然走勢一定會和大盤一樣的,大家應該知道這三十三個交易日大盤怎麼走的吧,散戶在漲五天後就開始天天賣,然後天天機機叫快跌,時間一久,散戶發覺指數怎麼都不跌,結果漸漸的回來想要再咬一兩口,外資群就給你來個高檔波動一下,結果你又被嚇出去,然後又想進來咬一口,在這樣的偱環下,真的可以賺到大錢?真的是別傻了。

鴻海目前已經站上周線,月線74.28元,季線74.71,半年線76.49,年線75元,接下來會遇到的均價就是三年線87.5及十年線92.5,我說過,和碩和鴻海一樣是蘋概股,和碩早就填息了,鴻海資產負債表各項指標都比和碩好得多,沒有理由和碩填息了,鴻海還在那撐吧,重點是,和碩股價都在淨值上了,而且眼光費都快有一年了,鴻海只要有一年的眼光費,隨便都是96元,所以很多討論區的散戶在77賣,78賣,79賣,我只能說,阿瓜,你錨定效應中的太嚴重了,以為股價一直在7x磨,你就以為鴻海就值7x,醒一醒吧,投資要你看基本面就是讓你不會中錨定效應,如果你那麼容易中錨定效應,你就會在國巨1200元一陣子後,跌到1100,跌到1000元時就去買,900元就加碼,其實國巨值一兩百元就該偷笑了。

一般的贏家願意拿幾元的波動去換一個賺大錢的機會,但很多散戶卻都是拿一個能賺大錢的機會去換幾毛或幾元,幾毛、幾元的機會在股市中多的是,多到你數不清,但是能賺大錢的機會卻是很少見,每一次我看到賺大錢的機會時,不論我短線多強,看得出外資群在玩什麼,那幾毛,幾元我是不要的,因為我要的是這個賺大錢的機會,如果我要幾毛,要幾元的差價,之後把台灣五十成份股列出來二十檔,一年中隨便也有賺幾毛,幾元的機會,但想要有100~200%的報酬,這可遇而不可求,大家也得感謝台灣的散戶把鴻海看到這麼衰,不然不會出現這種賺大錢的機會。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130.2億,外資群買了138.2億,自營商賣了3.22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賣了4.2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53460口,外資群近34個交易日買了台股1792億,今天指數收漲87點,來到1171點,自營商近29個交易日賣了378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20億,外資群持續的大買台股,外資群認為中美貿易戰下台灣的GDP會變的很好,所以持續的買超台股,散戶從九月六日在外資群買了五個交易日後開始賣,賣在指數10780點,接下來29個交易日機乎天天賣,這幾天一樣是買了又賣,賣了又買,總共還是賣了378億,外資群的成本漸漸的愈來愈低,愈往月線11001點及季線在靠10755點,看到外資的平均成本後,再看一下散戶賣的點,散戶天天幻想跌下來給他買,要跌到九月六日時的點數,再往下散戶買了才能賺錢,而目前外資群的平均成本已經洗到當初散戶開始出脫的位置,大家覺得外資群在沒有什麼不可控的利空出現會殺到自已的成本下?不太可能吧,有時候大家要了解,幻想歸幻想,但實際外資群操作的策略你還是得了解,了解後你就會知道你每天在那幻想是多不切實際,目前散戶愈不買,外資群就愈拉抬,外資群哪天拉到一萬三仟點抲個錨點後,跌回到一萬兩仟七百點,這時散戶就會說,哇,跌了300點了,好爽,就開始買進,跌到一萬兩仟三百點時,散戶就說,哇~~短線跌了七百點,買到算賺到,買要後要發大財了,其實外資群的平均成本也許才一萬一仟九百點,你在一百兩仟三百點買,外資群是賣你賣的很高興。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瘋掃了41123張,近九個交易日共買了157209張,這種買法直逼今年三月底鴻海開出第四季三率三升的財報,那時營收高,毛利率7%,營利率3.55%,外資群在13個交易日買了173352張,股價從73元漲到97元,目前才漲到79元,在漲到79元時就有人說,哎啊,目前是合理價快賣出,我聽到都快昏倒了,鴻海淨值87.7元,一年能賺8元,為啥合理價是79元,到底是多弱的人才敢說出鴻海合理價是79元,對我來說,83元以下你就閉著眼晴買,一家長期穩定能賺8元,股利率5.X%的公司,你告訴我股價應該在淨值以下,而且要打八折,打九折,這還蠻好笑的,大家了解一件事,現在淨值87.7元,一年後鴻海賺完8元,淨值就能95.7元,為啥79是合理價?再想一件事,台積電淨值60元,股價近300,一年賺13~14元,這樣你告訴我它好棒棒?台灣之光?買到算賺到?合理價280~300,我不知道為啥有人能中錨定效應中的那麼徹底,稍微動一點點的腦也知道外資群現在掃鴻海的動機,因為真的太便宜了,鴻海目前是便宜到你會怕,原因就是大家看衰鴻海,什麼中美貿易戰最大的受災戶,什麼中國要沒收鴻海中國的資產,什麼鴻海面板廠要賣了,倒帳了,什麼中國欠五兆人民幣,什麼台灣欠一點七兆…等,無知到可怕的想法,我常常和版友說,鴻海基本面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散戶太無知了,中了錨定效應太嚴重了。


當初鴻海從68元減資變83元,外資群的股票少了150萬張,結果鴻海減完資後股價從83又跌回68元,外資群的150萬張股票等於就消失了,一張退2000元,但你要把200股買回來,佚要花16800元,那錢跑哪兒去了?憑空消失了?其實錢一直在鴻海中,你的股東權益變大了,幾周前我一直說,7X你不敢買,你就別投資,減資後中的1X元差價一直在公司中,這種穩賺的你竟然都不敢拿,你投資什麼,每天在那賺1元,賺2元好爽,賺幾毛終於解套了,這種擺明著就送你的錢你要勇敢的拿,了不起就是花時間就能得到,散戶很有趣,當鴻海天天上漲時,就會覺得鴻海好棒棒,大家不用懷疑,第一階段鴻海漲過淨值87.7後,就有一狗票的散戶會和你說鴻海好棒棒,漲到拿到2~3眼光費104~112元時,就會說鴻海是高優質股,漲到拿到15~20年眼光費時,208~248元,就會和你說鴻海是台灣之光,股票不要都被外資群買光,所有外資群同步調高鴻海目標價到300元,所以散戶一致看好,屁踢踢人手一張鴻海,去菜市場人人在談論鴻海好棒棒,各大新聞媒體開始訪問郭董及股東…等,這就是瘋狂價。


當我看到瘋狂價時,當大家說鴻海有多棒時,你要多少我倒多少給你,我就會感謝你說鴻海好棒,說鴻海是台灣之光,說鴻海管理佳,技術好,前五百大的第二十四,工業四點零,自動化工廠,AI、5G,無人機,無人車,智慧醫院…等,這麼好,我手上的股票全部可以在瘋狂價248~300全部都給你,如果你愛的話,現在大家覺得鴻海貓狗不愛,看衰它,覺得要倒了,有多少我收多少,收完後我會感謝你送我發財的機會。
美林升目標價,外資吃到一半,有人開始喊燒了,接下來應該還會有別家跟進,基本面優,技術面佳。
貿易戰還沒落幕是最大變數,川普不是那麼好捉摸,在他的推特面前,什麼面都沒用,12月15日的關稅如果沒撤或延,可能就不太樂觀,手機與電腦的關稅對台商確實很有影響力,對台股更甚。大盤創新高時,一點風吹草動,可能就會演變成大逃殺了。
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台股33.4億,外資群買了50.1億,自營商賣了19.63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買了3.25億,外資群期貨多單留倉了53471口和昨天相比多了11口,外資群近35個交易日買了台股1843億,今天指數收跌31點,來到11239點,自營商近30個交易日賣了397.5億,其中自營商權證避險賣了216.6億,外資群持續的買台股,昨天在美國股市下跌的情況下,道瓊工業跌39.54點,那斯達克58.69點,史坦普指數10.73點,費城半導體12.45點,台股今天守住周線均價的11212點以上,之前說過了,外資群買了一大堆股票,散戶天天幻想要崩盤了,要跌下來給他買了,別想太多,真實的情況和你妄想及幻想是有一點差距的,外資群不是來股市做善事的。

在分析鴻海之前,之前記得我常常和大家說,很多買到71,72,73元的散戶,其實不需要太高興,因為他們不懂鴻海的價值,所以很容易就會被洗出去,也許看漲了1元,來到74就高興的貼出賣出單說大賺了0.8%,漲到75,76就說先跑了,等72再買回,操作股票如果你這樣玩,一輩子都是小賺大賠,道理很簡單,每次你賺了幾毛、一兩元就跑,下跌的時候就抱好抱滿,上漲的時候打死不敢加碼,下跌的時候因為不服輸,賭性堅遣買好買滿,如果你的基本面研究像我這麼透徹的話,知道價值在哪,這時你下向加碼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很多散戶就是這邊啃啃,那邊咬咬,別說是基本面了,連那家公司做什麼的都不知道,眼中就只有價格,漲了就想賣,跌就就買,在你不懂基本面的情況下,只要你向下加碼,很有可能會受重傷,很多散戶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向下加碼,什麼時候不該向下加碼,單純就是聽新聞說,不要向下加碼,就傻傻的以為向下加碼是錯的,其實你要視情況,當你買進一檔有值價的公司後,你要試著接受風險,一時的波動你不要太在意,這樣你就不會被最近幾天外資群影帝級的洗盤給迷惑,很多散戶買進後不願意接受風險,搞得一有風吹草動就緊張兮兮,股價盤中一波動就殺進殺出,其實你只要看出價值後,緊緊的死咬就對了,外資群因為部位大,他必需要演戲吃籌碼,所以會透過一些價格的波動讓一堆散戶心理產生猶豫,進而把股票賣出,真正能賺到大錢的走勢絕對不會是一波拉到底的,如果你不懂價值,不願意接受波動及風險,太過在意股價上漲後下跌,這樣你無法賺到大錢的,人性弱點中,得到後再失去痛苦是三倍,這道理我知,主力知,外資群也知,就散戶不知,所以他們常常會利用人性弱點來折磨散戶的心理。

真正想賺大錢的人,你只要知道一件事,我在價值區買進,中間你怎麼演,怎麼搞我不在乎,我知道合理價在哪,偏貴價在哪,瘋狂價在哪,只需到達你目標價格你再動作即可,我看很多人每天就在那猜,最高到多少,他要先出,今天最高在哪,我要先出,然後再買進,其實你只要完整的下重注從頭賺到尾,會比你小注小注的跑來跑去賺得多,就明知道鴻海是一個賺大錢的機會,你卻會為了幾毛,一兩元的差價而心動,那真的是太不值得了,賺小錢的機會股市中多的是,但你能下重注又能賺大錢的機會是非常少的,真正的贏家抓到這種機會是不會放手的。

今天外資群再度狂掃鴻海36147張,在這麼強大的買盤下,還能盤中順大盤的勢讓鴻海翻黑,真的要給今天操作外資金馬獎了,真的是影帝級的,外資群近十個交易日買了鴻海193356張,短短十個交易日掃了近20萬張,這樣你還看不出外資群的態度?你還會為了幾毛、一兩元的波動在那害怕?你會幻想今天下跌是外資群的出貨,我說過,外資群這樣的買法不可能股價上去後直接下來的,除非發生不可控制的大利空,外資群在拉高後如果不盤整,沒有辨法吸引散戶回來買的,大盤跌了31點後,自營商避險買了3.25億,散戶中了錨定效應後,看到高點下跌31點後會在指數11239點買股票了,大家就知道外資群在鴻海也必須這樣玩才能吸引到散戶買,才有可能倒貨,這是屬於外資操作策略。


如果你單純看鴻海目前的股價對淨值,對獲利能力,為什麼你會覺得外資群會倒貨給你?現在買到鴻海還是安全的很,還是在閉著眼晴買的階段,我相信天天在fb看文章的人不會被最近的盤勢洗出去,因為你已經知道鴻海的價值在哪了,你怎麼會在閉著眼晴能買的價位被唬出去,還記得我之前說的嗎?我說你在7x元買鴻海,隨便一個小利多,隨便一個向上的波段,你都會賺錢,目前看起來是不是如此?外資群手上核心持股一堆,拿到了股息若股價不填息,那單純就是賺了股息賠了差價,所以填息一定是外資群的目標之一,之前減資兩成,外資群少了150萬張的股票,如果外資群不拉上去83以上,這150萬張股票等於就是消失了,我常常說,減完資後錢都在公司裡,都在股東權益裡,只是大部份的散戶太無知,把股價和價值混為一談,很多散戶在估價格時,會用一年賺8元,本益比10倍這種傻瓜方式,淨值87.7元,每年獲利8元和淨值10元,每年獲利8元,這兩家價值該一樣,如果認為一樣的,你就該打屁股了,淨值是你的身家,你身上有100萬,年薪50萬,我身上有1億,年薪50萬,你說我們兩身家一樣,現實生活你講出去會被笑死的,但在股票市場上有人說給你聽時,你竟然還會相信。

今天大小摩聯手進攻,買了三萬多張,美林前幾天買了2萬多張後,發新聞說看好鴻海,認為鴻海非常的便宜,之後真的也都天天買,看來又有一家外資看到a大看到的價值了,外資群在掃貨時手腳很快的,現在第三季財報還沒有出來就這樣掃,之前我說過,鴻海近八年十月營收沒有低過九月的,十一月五日公佈十月營收是應該是好消息,接下來就是十一月中的第三季財報,如果外資群不在財報前押寶,就如我之前說的,只要財報好,外資群才想買,一定會買到他們哭出來的,之前三月三十外資群已經和散戶搶過一次,他們應該領教過和散戶一起搶股票股價有多難壓,哪這麼好康像最近幾天,每天都能壓著買,每天買好買滿,每天這樣大買,一般討論區還在那已賣,先跑一趟,要跌了,高點近了,跌回72我就買…等,會說那些話的人,你可以直接在他們的頭上貼一個弱字,真的是弱,基本的籌碼理論及外資群心態都看不出來,還敢玩短線,這不明擺著到股市送錢的嗎?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