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看好特斯拉-TESLA 如同蘋果-APPLE般,最佳長線投資標的

johanneschuang wrote:
不過看到這個FSD的(恕刪)


現在版本的fsd本身很多不足,尤其是對停止物體無法非常正確辨識,光這點就無法突破,但全世界車廠也是一樣有這問題,我那時買crv5就被嚇過一次,差點沒嚇死,後來上網查才知道,原來原廠說明書有說,而且所有車廠都一樣,其他廠牌也很多人不只被嚇到還真的發生事故,所以囉目前就是這樣,特斯拉也沒比較好,所以在特斯拉上睡覺真的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但新版3d架構版本的就非常的厲害了,現在beta版對路邊有停幾台車都超清楚完全顯示出來,而且駕駛技術也越來越進步,所以robotaxi我是覺得有機會,但馬斯克很少準時過,所以何時成真我是覺得沒人知道
johanneschuang wrote:
1000萬台我是覺得(恕刪)


小弟英文不好,目前沒看見華語圈中分析robotaxi的視頻,robotaxi我覺得是個遙遠的目標,以特斯拉檯面上L2的輔助駕駛而言,現在分析尚嫌太早,目前普遍認為2025年要發展出無人干預的robotaxi機會是很小的,所以ARK模型中才會分為人為干預和無人操作兩類估值,以下視頻在7:16有大概提到ARK建議特斯拉提早介入robotaxi搶佔市佔率,另外針對ARK的估值模型若刪除robotaxi估值,他們預判2025年股價在1200~2300間

t9996455 wrote:
現在版本的fsd本身...(恕刪)


10年Tesla不知道又往前進了多少⋯

t9996455 wrote:
現在版本的fsd本身(恕刪)


木頭姊對VW的評論(中英對照)

Volkswagen Power Day Suggests the Right Strategy at the Wrong Speed

This week, Volkswagen held its Power Day, unveiling plans for battery production and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through 2030 in a way that emulated Tesla's Battery Day last September. High-level takeaways included VW’s plans to produce 240 GWh of batteries, reduce battery costs by roughly 50%, and add 18,000 fast-charging points.
What the press release did not convey, the live presentation captured. During the antithesis of an early Steve Jobs presentation, dozens of presenters, each with 30 seconds, highlighted how their team plans to contribute to Volkswagen’s EV transition strategy.
In ARK’s view, companies with 'old world DNA' are unlikely to transition quickly enough to dominate the new world. Oft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ld and new world DNA are plans for linear as opposed to exponential growth trajectories. Tesla's stated goal for 2030 is three terawatt-hours of annual production, 12.5 times more than VW's 240 gigawatt-hours. In an exponential world, companies thinking linearly could be left behind.

本週,大眾汽車舉行了“電力日”,以模仿特斯拉去年9月的“電池日”的方式,公佈了到2030年的電池生產和充電基礎設施的計劃。大眾汽車的高層計劃包括生產240 GWh電池,將電池成本降低約50%並增加18,000個快速充電點的計劃。
新聞稿未傳達的內容是現場演示。在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早期演講的對立面中,數十名演講者(每人30秒)強調了他們的團隊計劃如何為大眾的電動汽車過渡戰略做出貢獻。
在ARK看來,擁有“舊世界DNA”的公司不太可能迅速轉型以統治新世界。新舊世界DNA之間的區別通常是線性計劃,而不是指數增長軌跡。特斯拉宣布的2030年目標是年發電量達到3兆瓦時,是大眾公司240吉瓦時的12.5倍。在指數世界中,線性思考的公司可能會落伍。
健人就是腳勤
johanneschuang

木頭姊手中這麼多TSLA,怎麼也講不出好話阿。看最後是賣出還是買進比較準

2021-03-23 9:34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木頭姊對VW的評論((恕刪)


TSLA 真的應該要投入更多資源在 Model 2(?) 上面了, 最好是今年可以發表, 明年上市
畢竟, Volkswagen ID.3 & ID.4 是目前我認為真的在歐洲(甚至中國)可以威脅到 TSLA 市場的車款

真正想讓電動車佔據廣大市占率要靠的是平民車款, 而不是中(Model 3Y)高(Model SX)階車款
唯有大量的比Model 3低價的車子去攻佔市占率, 才能在未來的月租 FSD 大獲利(人們對於一次付出高額金額會躊躇不前, 但是每個月付少少卻可以享受便利的會樂於接受)

以台灣來說, 我都覺得 Model 3 160萬太貴無法打開廣大市場, 要有價位在100~120之間的車子來快速搶佔市場
johanneschuang

我覺得需要有80萬左右的,不然很難賣到1000萬台

2021-03-23 10:04
今天看到的有關lidar的影片
供大家參考

johanneschuang wrote:
今天看到的有關lidar...(恕刪)


如果講的那麼厲害,那他應該去做自駕車才對,若他沒能力做然後去批評比他更聰明的人(很多人認為馬斯克市天才,實際的研發結果也證明),也未免太無腦

網路上很多無腦說不出原因的支持特斯拉粉,跟更沒腦找一些歪理去說馬斯克在騙人也很多,網路上的文章水準有很好的但也很多無腦的

有人拿特斯拉 FSD 與 Waymo 來了場自動駕駛的路測對決

沒光達沒高精地圖沒傳輸紅綠燈電子資訊,實測結果都成功,但特斯拉時間上大贏,open book的waymo居然輸了,我不知道有沒有把那人臉打腫了
jhlien wrote:
TSLA 真的應該要(恕刪)


我也覺得75萬的車有量產才有可能到1000萬,但是我覺得目前的發展方向很好耶,先把cyberturk跟semi的技術克服了,開始打擊高耗油的車,這樣才對能源產業有幫助,一但可以全方位取代汽油車,這情況不管油車電車廠要追就更不可能了,然後利用這段時間提升品質,畢竟最大公差車廠這種特色,也需要時間消除的,等cyberturk跟semi成功後,約過一兩年後我想那時品質也可大幅提升,再來大量做低價車款,一但品質好了價錢低了,消費者更可以接受,那時量產也更有經驗了,再做低價車我覺得比較好,所以我非常滿意馬斯克現在的規劃,他真的超誇張
t9996455 wrote:
我也覺得75萬的車有...(恕刪)


  • 1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