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12、2018年鴻海的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有哪幾間?2019年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變幾間?佔多少持股?各佔多少獲利?
2019第一季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為17.31億,這些分別是由哪一些公司貢獻的呢?
1、夏普42%
2、鴻準29%
3、ZHENDING 38%
夏普第一季賺了31.55億,認列42%的話,就是13.25億,鴻準第一季賺了8億,認列29%的話就是2.32億。
看這一張圖,ZHENDING第一季賺6.32億,認列38%的話就是2.4億。
-------------------------------------------------------------------------------------------
上面是你寫的


第12題寫錯了

當初鴻海投資夏普時,包含了商譽攤銷,以及夏普與鴻海之間的未實現毛利,你都沒有算進來

鴻海集團正確的認列夏普損益數字應是15億1千萬元

同樣

鴻準跟鴻海間也是有關係人交易,沒有扣掉

正確的認列數字應該是2億2千6百萬元

ZHENDING 就不列了



合併報表時,常常會忘了商譽的攤銷,以及未實現毛利的計算,尤其集團的合併,這些都是必備的。

相關完整的計算,要看會計師的底稿,通常會做淨額測試,避免有算錯

*鴻海投資夏普的實際價值,可以從105年Q3的財報開始翻閱,因為鴻海當初對於技術權金額這塊,有請很多專家估列,實際會計師認列的情形,要多看幾本財報,會比較準確。
7月19日為鴻海融券最後回補日,目前融券餘額為642張,這些明天全部都要強制回補。


我常常和大家說,有股市中投資沒有神,沒有人能準確的天天測預股市走勢,你可以看出哪一個方向機率大,但絕對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準確預測股市天天的走勢。


這時候會有人會說,如果a大你不能準確預測股市漲跌,那為什麼fb上會有將近2000位的版友天天來看你講古?是口才好?還是文章有趣?還是a大長的帥?(其實蠻帥的~哈哈)


其實都不是,我雖然不能天天預測股市的走勢,但我能告訴你避免犯哪一些錯,這些錯是我用八年破產兩次(一次三萬元,一次七十萬元,運氣好在一開始進入股市還沒什麼錢就破產),血淚的教訓得到的,當我避免愈多的錯誤後,我連續八到九年成功的經驗,這些可以幫助你入門,幫助你在股市中得到該有的報酬,我常說,投資百分之一百穩贏的,新進的朋友聽到這後開始不以為然了,覺得進了詐騙集團或邪教,怎麼會有人這麼跩的和你說投資百分之一百穩賺的,然後在那說不能天天預測股市漲跌,怎樣穩賺的,你倒是說看看啊,你這騙子,沒有說服我,我就要退fb了。


我相信大部份的新手不相信,但在01看我寫過文章兩三年的人一定是相信,道理很簡單,當你把錢放銀行定存時,一年銀行給你1%,你不會懷疑穩賺的,當你把錢放到美金定存一年得到3%,你也不會懷疑穩賺的(僅需要避免匯率買在太高點,例如31以上),你買十年公債2%(僅需要避免評等太差的垃圾債),你也不會懷疑是穩賺的,那為什麼投資股票就不一定是穩賺的?問題在哪?投資股票是把錢投到公司中,公司每年用這些資金賺錢,然後配股息給你,怎麼聽都是穩賺的,那為什麼很多人會賠錢呢?


重點出來了,就是你投資有弱點,你什麼都不懂就進來股票市場來投資,股票市場分短線、長線,短線你是和別人在對戰,贏的把錢拿走,輸的把錢留下來,政府在當組頭,確保不會有人耍賴,券商幫你服務讓你們可以對賭,這兩個角色在你每一次對賭時各抽千分之三,當你對賭的愈頻繁時,你要付愈多次給政府及券商,講到這後,聰明的人就發覺第一個弱點了,當你做愈多次的交易,你要付出的費用愈多,如果你的投資沒有過人之處的策略,時間一久,你必死無疑,這是最多幼幼班在股市賠錢原因之一(最近在屁踢踢看到一些新手畢業,對帳單上手續費,交易費是總共賠的四分之一,你就會知道交易有多頻繁 ,賠100萬元,其中有25萬是輸給政府及券商 )。


在股市中,短線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所以一定不可能穩贏的,了解這一點後,你就該了解我所說的穩贏是指長線,當你買進一家公司後,用時間去換合理報酬,這是穩贏的,這時有人不服氣的說,唉哎,a大我聽你在那說,我爸爸八年前1300買了宏達電,八年過去了,賠了一屁股,呵呵,a大你漏氣了吧,我準備退fb了。 那個,先等等, 一開始我說過,投資你要避免犯錯,當你爸在投資宏達電時,有先研究過宏達電的基本面嗎?宏達電在2012年時,股價1200元,淨值才96.69元,一年賺73元,你在買1200元的宏達電時,16年的獲利已經被拿走後,當2013年獲利從73降到20元時,如果宏達電股價還在1200元,等於是55年獲利被拿走了,講到這後,發覺了嗎?在中長期投資前,如果股價已經被拿走很多年獲利當眼光費時,你這筆投資失敗的機率就會很大,這就是你的弱點,你沒有看基本面就用過高的價格買進一家公司。


以上短線,長線我各舉一個弱點當例子,當然股市沒有這麼簡單,如果你要操作短線,你有短線要克服的弱點,如果你要操作中長線,你有中長線要克服的弱點,當然你也能用中長線保護短線,當你和我一樣,短線,長線都沒什麼弱點時,你就能把短中長線混著用,讓你的投資更靈活且勝率愈高,我在fb的公告放了四篇目錄,第一篇中有很多文章,那些文章都在教你如何避免錯誤及增加勝率,自已還是得花多一點的時間去看,我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把幾百個要避免的弱點重新打一遍,我才各舉一個例子就已經是長篇大論,如果有舉一百個,我想我可以出一本書了。
Spurs for Real wrote:
12、2018年鴻...(恕刪)


我是單純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17.31億,如果你要考慮到更細的商譽,綜合損益…等,你算不出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17.31億這數字,以你的算法,夏普加鴻準已經17.36億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覺,那ZHEN DING要負0.05才能得到17.31億,但ZHEN DING是賺錢的。

1.夏普第一季賺了31.55億,認列42%的話,就是13.25億
2.鴻準第一季賺了8億,認列29%的話就是2.32億
3.ZHEN DING第一季賺6.32億,認列38%的話就是2.4億

如果你要更精準的話~
夏普41.74%
鴻準29.48%












原來你是在網路看到數字,然後去財報找資料,用湊數字的方式算,難怪會有差額,你自己的算出來的數字其實也無法跟網路的一樣。當初我就是發現你的數字矛盾了,才去翻閱財報計算。

您單純用稅後淨利沒有考量集團的內部沖銷交易(詳財報),商譽也是,合併時商譽有可能攤銷到各期,造成認列的利益比帳面上還多。商譽也請詳財報。

最近鴻海是否要併購夏普的議題又出來了,商譽這議題會是最重要的課題。

鴻海是個集團,不是把所有子公司依持股比例相加就可以,不是把一群個體相加就是全部,要扣掉重疊的部分,也就是我說的內部沖銷交易,還有因收購產生的商譽等無形資產。其實這些財報都有寫,要強迫去看財報,就像你考銀行利息一樣,這些要看財報網站寫的不會寫,或無法全對。

我們常講的母子公司交易、關係人交易,這些財報都寫的很清楚,我是有把這些都考量進去了。

網站的數字看看就好,而且你也無法完全跟他一樣,你只是算的跟他很接近而已。

我猜A大不是會計系出身,也沒有受過專業財報編制的訓練,應該是對股票有興趣進而去了解財報,或是看網路的一些教學,並沒有實際翻過中會以及高會。老實說,這份熱情很厲害,但就像我上面所說合併的盲點,容易去湊數字,所以說財報閱讀是需要一點功力的,從事相關工作也需要3年左右,才會比較熟悉,這點對於沒有編制過上市集團財報的人來說,更何況鴻海是跨國企業,會非常吃力。
小時不讀書 長大當記者

素質參差不齊


dan125088 wrote:
小時不讀書 長大當...(恕刪)

可惜A大非記者,他言之有物,
我就沒辦法,像他一樣厲害!

酸人很容易,不用讀書就可,但又何必,賺錢最實在。

a14927 wrote:
可惜A大非記者,他...(恕刪)


你應該誤會了,dan125088是指我上面有一篇文章提到記者說鴻海有8000億的應收款,說是債留台灣那件胡說八道的事~~
Spurs for Real wrote:
12、2018年鴻海...(恕刪)

可以請教一下S大,關於鴻海認列夏普、鴻準的正確金額,實際上應該怎樣計算,可以麻煩演示一下嗎?感恩~

認列夏普損益數字應是15億1千萬元,鴻準正確的認列數字應該是2億2千6百萬元。

Acer_kewei wrote:
你應該誤會了,dan125088...(恕刪)


哈哈,原來我誤會dan125088大大了,sorry!

祝大家投資順利愉快.

Bob Dylan wrote:
可以請教一下S大,...(恕刪)


Spurs for Real大 也很蠻好奇到底要怎麼算才是正確的?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