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vincent690324 wrote:


請問版主,元大台...(恕刪)

這位神聖已經賣很久了,賣都賣不完,看起來不是單一股東在賣,誰有那麼多鴻海股票,從去年初到今天為止已經賣了50多萬張了,十大股東除了郭台銘沒有人的持股有那麼多?
hl26 wrote:

這位神聖已經賣很久...(恕刪)


很多人不約而同一起賣的概念嗎?不知道是有什麼隱情?而且看起來都是散戶接走了,賣超都是單一券商或外資,買超都是各地國內證券分公司。
hl26 wrote:
這位神聖已經賣很久...(恕刪)


所以郭董偷偷用元大-台北賣?結果股票愈賣愈多?你的邏輯是不是哪裡有問題?這邏輯如果說的通,我有231張,我若偷賣100張後,你再幫我把持股補到231張,拜託了。下圖少了330050張是去年減資兩成少的,所以股價賣一賣股價數不變?要懷疑也要找一個說的通的邏輯。


郭台銘6月再加碼買進鴻海550張 連8個月買進逾4萬張

但6月仍然持續加碼買進鴻海股票550張,已是連續8個月買進鴻海股票,合計買進達40,460張,累計持股達133萬7,938張。





下面申讓信託50萬張是給永齡基金會,以信託的方式把股息給永齡基金會,所以是中信信託郭台銘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天申讓信託50萬張鴻海股票,若以鴻海今收盤價89.9元粗估,市值達新台幣449.5億元。據了解未來孳生股息股利,將全數轉贈永齡基金會。









#############################################################
pigstand

Acer_kewei wrote: 那我有231張...(恕刪)

A大,你all in了喔?之前那些美金定存、儲蓄險都解約了嗎?
另外...文中有筆誤,應該是$79.9。

ans:那個信託給永齡基金會50萬張是2017/02/18的事,那時股價是89.9元,美金定存已經到期了,2018年3月,我29.1~29.2就買美金了,31~31.4賣出,有的是到期,部份是提前解約為了賣31.4,100萬台幣的美金儲蓄險也沒什麼好解的,鴻海的資金還不到歐印。
Acer_kewei wrote: 那我有231張...(恕刪)

A大,你all in了喔?之前那些美金定存、儲蓄險都解約了嗎?
另外...文中有筆誤,應該是$79.9。
^^^^^^^^^^
謝謝回答,原來$89.9是2017年的事。
我粗略算一下,231張鴻海應該已經接近你總資產的9成了,比例並不算少。
hl26 wrote:
這位神聖已經賣很久...(恕刪)


從這一張圖就能知道元大台北不會是郭董或是另外前十名股東,每個月前十名股東都會公佈持股,你都放前十名股東出來了,怎麼還會覺得元大台北是前十名股東賣的?有一位版友看到這一張圖就直接把你懷疑郭董賣股票的懷疑排除掉了。




1、首先你只要持有15萬張以上你就會被列在十大股票之列,所以元大台北不可能是單一個大股東。

2、集保股權分佈20181102到20190712,千張大戶共少了看集保,從20181102到20190712,超級大戶(1000弢以上)才少了40996張。

3、20181102到20190712外資群共賣了230362張

4、20181102到20190712元大台北賣鴻海203883張

5、從去年11月郭董連續8個月買進鴻海股票,合計買進達40,460張

第一點明確的表示元大台北不可能是單一大股東,不然前十名股東早變了,第2、3、4點可以明顯的看出,元大台北在20181102到20190712元大台北賣鴻海203883張,在同一個期間20181102到20190712外資群共賣了230362張,外資群一定是千張大戶沒問題,如果元大台北也是千張大戶,那集保千張大戶應該是要賣434245張,但看集保股權分佈20181102到20190712這段期間,千張大戶僅少了40996張,所以元大台北是大戶的機率非常的低,從去年11月到7月,郭董多買了40460張,那千張大戶應該也要少393785張,但千張大戶總共就是少了40996張,所以元大台北是大戶的機率不高,是前十前大股東根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要對的起來,那就是元大台北是由外資群少的230362張中的203883張,這樣差距就是26479這樣才比較合理,很多無知的散戶一直在那幻想郭董偷賣股票,大股東偷賣股票,前十名大股東每個月都會公佈,不要這麼無知吧。

當初信託給永齡基金會的50萬張,因為減資變40萬張(列在上圖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託那筆),現在還是列在上面,世界上有人能出貨,然後股票數目不變的?天底下有這麼好康的事,拜託快教我,a大給你跪了。



有人還會說,是不是鴻海員工賣的,鴻海在台灣員工數為8000人左右,最好員工會連續一年半不間斷的賣出,試想一件很簡單的事,如果你在公司,發現公司有問題了,你會和你同事說,今天我賣,明天換你賣,大家輪流著賣,總共賣一年半,每天一兩仟張的賣,這很容易判斷吧,絕對是不可能的事,一般人性若是知道公司有問題都嘛先賣先贏,誰會理你輪流賣,所以很多人在謠言前十大股東賣,鴻海員工賣,還是要有一點的判斷能力,很簡單的事不要基本的資料都不找,就在胡說八道。


大型權值股要估別人的"均價"時,請用均線,以季線來看,這三個月一般人的平均成本就是78.6元,今天已經帶量突破了,所以"平均"來說這三個月買鴻海的人全部都賺錢了,周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全部都過了,代表一周內,一個月內,一季內,半年內投資的人"平均"都賺錢了,沒有什麼壓力,以人性來說,當賺錢不會有什麼壓力,會讓獲利放大。

以這三個月集保股權分佈來看,零股的人股票被1~5張的小散戶吃掉,大約1萬6仟人,大戶及超級大戶的股價被小實戶及中實戶吃掉,轉移的股票也沒幾張,人數也在300人以內,股票在2~3萬張之間,沒有什麼多大的壓力,除息前漲一波的行情今天啟動了,帶量上漲,到7月25日前上漲的機率都是比較大。




目前的融券餘額還有888張,融券最後回補日為7月19日,也就是這星期五融券一定得回補。星期一收盤後融券餘額為1732張,星期二、三融券各回補423張,412張,平均應該是回補在80元,如果大家有注意到星期一的融券,星期一是增加184張,星期一是總統初選結果出來,而這放空的人一定是新手,因為星期一結束後,星期二、三、四、五,只有四個交易日就非得要回補,星期二大漲了1.9元,今天跌了0.7元,正常來說,新手一定是看到初選結果出來去空的,這就是新手,沒幾天就被教訓了2~3%。

一般新人在做動作時不會去想錯了怎麼辨,也不會去看過去歷史經驗,在強制回補的前四天,不論你有什麼理由你都不該去放空,因為只要錯了,你是非得回補,你不能用時間等待波動,融券強制回補再四個交易日就除息了,過去七年來上漲機率百分百,在星期一去放空,真的就是新手,不會有什麼意外,接下來兩個交易日,這888張的融券會被強制回補,另類的買盤。

在6月4日時,港商野村有一波清倉大拍賣,短短七個交易日賣了42367張鴻海,讓鴻海跌了近3元,由於那時鴻海在71~73元,跌到71元時也賣太在下去了,最近郭董初選沒有過港商野村這兩天各買了1500張左右,這也許是港商野村開始要買回的訊號。

今天外資群雖然賣了6000多張,但和昨天大買的外資是不同的,昨天大買4,584張,今大才賣653的瑞士信貸,昨天大買2,445張,今天續買611張的美商高盛,昨天買1483張,今天續買1,540張的港商野村,昨天買3,766張,今天小賣493張的台灣摩根士丹利…等,很明顯的是這些外資單純就是順著大盤下跌而小量 的賣出或小量的買進做一個防守,除息前的情況最明顯應該是下星期,這七年除息前有前一到兩超前開始漲的,但前一周上漲的機率才是最大的,我想外資群應該也是了解這件事。


chicowu wrote:
如何訓練洞察力.....(恕刪)


有一些人是直接看標題不會去聽內容,你下了這個標題,雖然打了問號,影片內容也是說,以郭董的世界觀,能力,眼界不可能是中共代理人,但沒有進去看內容或聽內容的人會誤會,不要下這種標題,你給的影片主旨也不是這個題標


##################################################
Kewei
管理員 · 7月10日下午9:55
#鴻海基本面小測驗 #基本面 #第二篇

1、fii、fih、鴻海、富士康有什麼不同?
鴻海底下有富士康,富士康再去持有fii及fih。

而2018年鴻海合併稅前賺了1455.9億,扣掉這907.7億後,剩下的就是鴻海本身賺的,包含業內及外業548.2億。

2、鴻海有幾個生產據點?鴻海在哪些國家有控股公司?
全球有16個生產據點,控股公司設在開曼群島,荷蘭,台灣,英屬維京群島,新加坡。

3、鴻海持有fii多少股權?去年貢獻鴻海多少獲利?
鴻海持有fii共84.8%的股權,2018年貢獻獲利687億。

4、鴻海持有fih多少股權?去年貢獻鴻海多少獲利?
鴻海持有富智康62.8%, 2018年富智康賠了268億台幣,鴻海認列了168億元。

5、鴻海持有夏普多少股權?去年夏普貢獻鴻海多少獲利?
夏普到了107年賺了209.91億, 鴻海認列了48.76億,FOXCONN(FAR EAST)LIMITED認列了25.97億,鴻海持有夏普的股權由26%降到24%,FOXCONN(FAR EAST)LIMITED由18%降到17%

6、fii主要的客戶是誰?fii做什麼的?
公司主要客戶包含Amazon、ARRIS、Cisco、Dell、HPE、華為、聯想、NetApp、Nokia等全球知名企業。

「雲移物大智網」與機器人等七大領域為大方向,並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以及健康互聯網三大網。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 財經百科- 財經知識庫- MoneyDJ理財網

7、fih主要的客戶是誰?fih做什麼的?
富智康集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富智康集團有限公司(英語:FIH Mobile Limited,簡稱富智康集團或富智康),前身為「富士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英語:Foxconn,港交所:2038),是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手機代工,客戶包括有HMD Global、華為、華碩、聯想、蘋果公司、OPPO、錘子手機、魅族、中興通訊,小米以及其他大量知名中國大陸的本土手機企業。富智康除了夏普、富可視兩個智慧型手機自有品牌之外,2016年更向微軟買下諾基亞功能機業務,並在翌年年底推出諾基亞Android手機。

8、鴻海在美國威洲投資什麼?預計什麼時候啟用?

鴻海子公司 AFE, INC 去年 11 月中旬與美國威斯康辛州經濟發展公司(WEDC)簽訂稅務獎勵合約,預計 AFE, INC 及相關企業未來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共同投資 100 億美元,並在當地創造 1 萬 3 千個就業機會。

鴻海在威州拉辛郡(Racine)的蒙特普萊森(Mount Pleasant)地區,打造面積達 1 千英畝的先進 LCD 面板園區,為在美國推動 8K+5G 生態系統的基礎,應用範圍涵蓋新世代電視、自動駕駛汽車、航空器系統以及教育、娛樂、健康醫療、尖端製造、辦公室自動化、互動零售到安全生活等。
鴻海這次正式動土打造先進 LCD 面板廠,代表鴻海在美國擴大投資,跨出重要一步。
預估在2020年前完工。

9、鴻海2018年5g的產品佔營收多少億美元?
以2019年6月11日鴻海法說會財務長的說法,從設備,骨幹等有側幾十億美金的營收,大部份電信商都還是試營運階段。

10、今年所得稅從多少升到多少?保留盈餘稅從多少降到多少?對鴻海影響有多少?
去年所的稅是17%升到今年20%,保留盈餘稅從10%降到5%,去年鴻海稅後賺1290億,配出554億,扣除法定提列盈餘後,大約有360億的未分配盈餘,本來課36億,現在變課18億(2020年第二季才會生效)。

11、鴻海其它收入中的銀行利息2018年能賺多少?
578點82億(這一題我故意問題,這一題你一定要去財報中的其它收入中的銀行存款利息找才有可能知道答案。google不到)

12、2018年鴻海的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有哪幾間?2019年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變幾間?佔多少持股?各佔多少獲利?
2019第一季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為17.31億,這些分別是由哪一些公司貢獻的呢?

1、夏普42%
2、鴻準29%
3、ZHENDING 38%

夏普第一季賺了31.55億,認列42%的話,就是13.25億,鴻準第一季賺了8億,認列29%的話就是2.32億。

看這一張圖,ZHENDING第一季賺6.32億,認列38%的話就是2.4億。

13、2018年鴻海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有哪些?各佔多少比例?
目前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是包含
1、FIH 富智康 38%
2、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23%
(鴻海集團_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3、foxconn ventures pte ltd 46%
4、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工業富聯) 15%

上面的比例是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以FII為例是15%(財報上四捨五入,其實是15.2%),代表這家賺的100元中會有15元會被納入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中。

FIH 及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IT獲利情況,FIH本期淨損負21.2億,鴻海佔62%,所以這21.2億,鴻海就是吸收13億的損失, FIT淨益為14億,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23%為3.22億。

foxconn ventures pte. ltd 及FII及,foxconn ventures pte. ltd本期淨益67.1億,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46%為30.86億,接下來就是金雞母的FII,本期淨益為120.96億,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15%為18億。
新聞在亂黑鴻海,連應付帳款都拿出來說,如果不是那個記者黑心,就是專業訓不足,這種的人怎麼出來當財經記者~

這個問題有人問過鴻海,財務長回答說,看負債時,請連資產一起看,不然怎麼叫資產負債表,下面如果覺得太多看不完,直接說結論 "母公司股東權益 12119 億",換算成每股淨值為87.43,2019第一季每股淨值為91.42元。至於應收及應付帳款有做生意的公司都會有,鴻海去年營收52,938億,應付8000億也是正常的,鴻海在2018年10月時,在中華信評的財務評等是A-等級的,和台塑四寶一樣穩,還比一些金控公司等級更高。

台積電去年營收10,315億,所有應付款為1,159億,全上市公司哪一間沒有應付款的?重點是都有在時間內付清,這叫做創造經濟效應,應收、應付愈大,貢獻愈大,鴻海是台灣第二大經濟體,去年繳稅所得稅463.3億,這還不包含股東們繳給政府的,也不包含郭董繳給政府的。


我們把資產負債表分成最簡單的三部份
1、資產
2、負債
3、股東權益

我們再把這三項再細切成
資產(以2018年為例)
1、 現金及約當現金 ( 7887億)
2、 短期投資合計( 839.6 億)
3、 所有應收款項合計( 11892億)
4、 其他金融資產–流動 (0)
5、 存貨(6,250億)
6、 預付款項–流動資產 ( 196 億)
7、 待出售非流動資產 (0)
8、 其他流動資產 (0)
(以上1~8項合稱為流動資產合計27065 億 )
9、 非流動金融資產及債券投資合計( 1578 億)
10、 長期投資合計 ( 1628 億)
11、其他金融資產–非流動 (0)
(以上8~11項合稱為 基金及投資合計 3206億)
12、 固定資產合計( 2,779 億)
13、 無形資產合計( 303.6 億)
14、 遞延所得稅資產( 162.3 億)
15、 其他資產合計( 298.2 億)
(以上1~15項合稱為 資產總額 33814 億 )

負債(以2018年為例)
1、 短期借款合計( 5523 億)
2、 所有應付款項合計( 11770 億)
3、 預收款項–流動負債(0)
4、 待出售非流動資產相關負債(0)
5、 即將到期之長期負債(0)
6、 遞延所得稅負債減流動( 364 億)
7、 負債準備減流動( 56.52 億)
8、 其他流動負債( 385.5 億)
(以上1~8項合稱為 流動負債合計 18099 億)
9、公平價值衡量列入損益之金融負債–非流動( 0.23億)
10、應付公司債( 1788億)
11、長期借款( 364.8 億)
(以上9~11合稱為 長期負債合計 2153億)
12、 遞延所得稅負債( 146.5 億)
13、 其他負債合計( 91.09 億)
(以上1~13項合稱為 負債總額 20489 億)

股東權益(以2018年為例)
1、 股本合計( 1386 億)
2、 資本公積合計( 1900 億)
3、 保留盈餘合計( 9436 億)
4、 股東權益其他調整項目合計 (負 603.1億)
(以上1~4項合稱 母公司股東權益 12119 億)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