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1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J大大 wrote:
勞資本來就不兩立, 我沒持股台新, 我個人是不樂見彰銀被台新併購, 會支持台新的, 我猜大部份是目前台新持股股東吧, 彰銀的股東可不會支持~

讓我們也看看下面支持彰銀一派的說法吧~

呂紹煒專欄:替台新算彰銀這筆帳-賺206億還唉唉叫?

我也是彰銀股東
我就贊成與台新金合併

台新金身為彰銀股東
領取股東分紅天經地義
你轉貼的那篇根本是廢文
什麼賺206億還唉唉叫
當初招標時彰銀市價才19元
如果台新金在市場上用19元買
一樣會有206億分紅
台新金相信政府的保證
用26元去投標
買入成本比市價貴了7元
政府違約搶回經營權
那7元當然就是虧了
台新金因政府違約而受到損失
要政府每股26元買回去很合理
J大大 wrote:
勞資本來就不兩立,...(恕刪)


過去十年我不是常持台新金,而是偶持。我也不覺得台新金的經營比所有的公股金控都好。我是覺得此案政府是有理虧的地方。

1. 當初釋部分官股,請外人當最大股東,就是要讓出經營權。結果還當總經理,甚至搶董事、董事長。

2. 商場上永遠尊重最大股東,最大債權人。

3. 花錢徵委託書,打電話給民股股東,難避「官民」不等位的委託書徵求。

4. 台新金合併意圖強時,連財政部長及立委都在誤導民眾,表示台新花幾百億要奪幾千億或上兆「國家/全民資產」。銀行有資產,也有負債,最專業的人在灌輸最錯誤的資訊 。這麼值錢原價買回就好啦。

以上數項,為何我認為政府理虧。我個人觀點表達到此為止。不是任何發言,就為自己的持股。
當初2004台新如果365億全部拿來買玉山金
不知道報酬率有多高
應該破百了吧

nawussica wrote:
你直接google來貼上一篇無用資訊 浪費我的時間...(恕刪)

看到你的回文, 我才覺得你在浪費我的時間.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意見, 請尊重每個人的想法, 大大情緒性回文, 輸了格調 XD
除非不介入經營,否則也只是比較大的台新金而已

kdg wrote:
當初2004台新如果...(恕刪)
經營權的問題
當初招標合約上寫得很清楚
政府在硬凹
之後公股銀行還要招標甚麼的,鬼才會相信
沒辦法了!那就只有等三審定讞了!只是要看財政部如果輸了官司,肯不肯、願不願照判決結果了,一堆人一直喊台灣的司法要改革,但如果台灣人大家不先養成守法的觀念,即使是官員更要知法守法,如果還要硬拗,老百姓還是拿他們沒輒,最後台新彰銀案就無解了!

2點 wrote:
FB看到的金融股108...(恕刪)


感謝分享

打卡一下
民不與官鬥,歹戲拖跨台新金發展,去年底早就換成玉山金,看樣子是對的。公部門策略就是拖,要處理彰銀工會,就很難有結果。資本大的就等改朝換代,搞不好會編預算解決。
rockstonesu wrote:
沒辦法了!那就只有等...(恕刪)
napoleon0014 wrote:
公部門策略就是拖,要處理彰銀工會,就很難有結果。


其實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工會反對
為什麼反對? 就一些既得利益而已
因為公營行庫, 彰銀員工48萬限額優儲有13%年利率(2017年政府說要改為8.x%, 不知是否已實施?), 已退休行員另有退休金4%優惠, 很多銀行的新進員工已取消這些優儲
台新員工限額優儲只有5%年利率不到, 退休行員無任何優惠, 新進員工也已取消優儲

彰銀在台新主導那些年, 已引入許多KPI, 開始有業績壓力, 但也強化了賺錢的能力
但一些既得利益, 若變為民營後, 會完全消失
所以工會是反對到底, 反正只要掛上圖利財團, 政府就不敢動, 政府官員也心存, 只要拖過任期, 就是下一任的問題
除非如當年再次經營出現問題, 在倒閉失業與合併二擇一的情況下, 工會才有機會屈服

  • 30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