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有人說鴻海老臣在20年前就在150~200元出了一堆鴻海,說現在還痴痴等鴻海股價上去的人很笨,我看了這些言論後,我就去找了一張圖,粗算了一下如果你過去15年持有鴻海你會賺多少錢,以複利及不是複利的角度切入去看,兩者都是完勝20年前以150~200元賣的人,這也間接的證明長期持有鴻海的好處。
鴻海從2003年到2018年這15年來,總共發出了42.15元的股息,發出了1836股的股息,這算法都不是以複利的方法去算,所謂的複利就是2003年你有1000股鴻海,你配到1500元現金,200股的股票,2004年,配150股時,你是以1200股再去配180股,以此類推,現金股息也是以1200股配,得到2400元,這種算法還不包含你拿到現金股息後把再錢買鴻海股票,試想,如果每年配到的股息及現金都再進鴻海,你1張鴻海在15年後應該都變3.x張了,還拿了60~70元的股息,以目前鴻海股息77元來算,賣在150~200元好像也不是很聰明或很厲害。
當初賣不賣鴻海是別人的財務規劃,如果真的不賣到現在應該遠遠高過150~200元,有時候投資時要看複利及投資報酬率,不要單純看現在幾元,幾十年前別人賣幾元。
今天有版友說不知道G20會議,我開玩笑的和他說,這幾天我機乎天天都在說G20會議,一開口就G20, 說了三次G20後,他再加個3就能買到深海大最愛的G63了,言歸正傳,新聞上指出6月28日G20舉行,但那是20國峰會,不是中、美峰會,所以今天沒有什麼消息,明天中美雙方還會找個地點好好的展開習特會,簡稱shi~t會,沒啥內容的一個會,但全球都關心,目前課3250億美金25%的機率非常的小,因為一課川普無疑是找死,中國只要撐到2020年後,川普選舉必敗,但這對中國傷害太大,習近平應該也不會這麼衝動,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拖待變,中國給美國一個面子,雙方重啟談判,美國現在少贏一點,雙方再談,讓一些美國企業及消費者喘口氣,不然下半年聖誕消費旺季一來,所有的東西都變貴,目前大部份的工廠也沒有這麼快能撤出中國,所以一定是企業,代工廠,消費者三個一起分攤,當消費者明顯感受到薪水不漲,東西貴到爆時,情緒就會反應在選票上。
目前市場推測是以3250億課10%,那最好就是3250億美金都不要課,然後之前課的先暫時全數取消,讓中國有一個面子能繼續往下談,所有的企業也都開心,得到一些時間可以去進行一些搬廠或是找對策,之前我說過,一定要打到雙方都很有感時中美貿易戰才會結束,這會比一直拖來的好,股市最怕就是不確定因素,哪怕知道第二季財報不好,只要中美貿易戰結束,投資人,外資群就會以看第三季,第四季為由強力買進,股市當然就會開始反彈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