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inlai wrote:
請教僧大樓主財報好...(恕刪)
⊙我這幾天一直在追蹤其他令我忐忑不安的成長股的財報。因為元太是送分題,心裡一直很安心踏實,所以有時候很容易忽略他的財報何時貼出。財報我是今天才看到。
⊙ 和去年同期比較,營業收入減少,但營業毛利率大致和去年相同,只掉1%。和公司法說會說法符合。
⊙ 推銷和研發費用都是增加的,對元太來說應該是好事。
⊙ 權利金收入竟然是增加的。今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掉的很慘 ,元太權利金竟然逆勢增加。注意這個是不是會成為一個趨勢。
⊙ 在電子標籤方面,合併財報第一季只有6.1億,不如預期,因為去年整年度出貨有30.56億。我自己的推測是下游的廠商,去年拉貨還沒使用完畢,因為下游廠商利如漢朔,一定是一次大量進貨,才能享受 較高的折讓,但東西總有用完的一天,未來值得期待。
⊙ 匯損方面,比去年同期減少。
⊙ 存貨有明顯增加,依元太的公司發展前景,未來值得期待。 依據公司的性質,有時候是可以從存貨抓到飆股。很僥倖的,從去年第四季的財報,我最近就抓到一隻小飆股。
⊙去年元太及子公司合併財報,電子標籤的收入 3,055,711(千元)。 四捨五入大約30.56億。 但並未揭示一共賣出多少張電子紙標籤。
⊙ 但在元太公司個體財報,本身電子標籤的收入451,998(千元),四捨五入大約4.52億。 更重要的是還揭示了一共賣4,956 (千張)電子紙標籤。
● 電子標籤在元太公司的定義上,包含行李箱、電子貨架標籤等等
。不管大張小張或者彩色黑白,也不論是點陣式或是斷碼式,平均計算下來一張大約91元。
● 同樣的計算方式來計算,元太所謂的顯示器電子紙,包含電子書 和平板等等 ,平均一張計算下來大約是938元。
⊙有關【官方電子紙網路商店、電子紙價格】,相關討論請參考第517、1175~1177、1193樓討論資料
■ 電子紙【產品討論快速檢索】請參閱 第一頁第3樓
Qekstaldn wrote:
電子標簽賣的量真的...(恕刪)
⊙ 如果就合併營收來講 ,去年是30.56億,其實是蠻多的, 去年元太總營收也只是152億。比起105年成長很多。
⊙ 今年第一季淡季淡,賣了6點1億,也超過營收的兩成, 今年第一季 總營收也才28.97億,成長的態勢明顯。只是電子標籤今年 總量到底會成長多少,會超過去年30.56億多少,可能要進入旺季我們才會看得出來。
⊙ 當然,如果從新聞報導來看,很多公司剛開始進要陸續導入成長期,未來相當值得期待。
⊙ 至於你說的市調機構,甚至連已經結束的公司都列在裡面,錯誤百出,之前我就說過不要採信他們的資料。
他們一般認為電子價簽(這裡不是指電子標籤嗯) 的成長只有兩到四成,市調機構的預估都太保守了,元太去年整年度的電子標簽佔營收比重,就差不多是兩成,今年第一季更已經突破兩成,就看旺季的表現是否會倍速的成長。
https://itw01.com/GN5T8EM.html
【摘要】
⊙文/ 天下網商記者 汪佳婧 走進書店,沒有工作人員,人臉識別系統卻「認出」了你,導購系統根據識別結果為你薦書,書架上的電子水墨價籤,隨時同步著線上價格,挑完書了,幾本書摞一起往自助售書機上一放,總價就算出來了,掃掃二維碼就能付款……

⊙位於北京新華書店總店的「城市書房」已於近日正式對外營業,這是新華書店總店與阿里雲聯合打造的智慧書店樣板間。這套智慧門店解決方案未來將連結新華書店全國12000家實體門店、近千家出版機構和全國3000餘家大中型圖書館,實現全國新華書店、出版社、圖書館等文化單位線上線下資料的融合互通,共享出版物出版、發行、閱讀大資料,形成以文化為核心的閱讀生態圈。
⊙在特色書籍櫃檯,電子水墨價籤讓圖書線上線下的價格做到同步。「只要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資訊更改,電子價錢就能同步更改,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人工貼標籤了。」新華互聯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兼運營總監唐榕蔚介紹,電子水墨價籤還可加入讀者評價,推薦意見、推薦語等。顧客還可以掃碼,進入網上商城查詢更多商品資訊。

⊙新華書店方面計劃將聯合全國12000家新華書店實體門店、近千家出版機構、3000家大中型圖書館等全產業鏈上系統資源接入中臺,目前新華書店總部已於31個省份的新華書店簽署了相關協議。目前,全國12000家新華書店有13萬員工,未來人工成本將大大節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