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加工機為例,台灣的加工機是世界上的翹楚,可惜,核心技術(設備)長期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上,近幾年才有些進展,但高階機種還是以大廠牌為主,更何況半導體業的機台更多專利、知識與技術層面。
對公司而言~
租稅負擔跟商譽、成本及賠償金額相比根本是小事。
製程中的機台變更至少為二級變更,前期需各種評估、中期要向客戶報備且經過客戶同意、後期還要持續追蹤一段時程,其中種種成本(評估、引用、聯繫溝通、甚至後來若品質有問題的下架、重工及全檢...等),更不用說其風險(客戶不會管你國產化對你國家有甚麼好處,只要交到他手上的產品品質是OK的),改用國產化機台一但有問題,賠償金額與商譽的損失巨大。
對主管或工程師而言~
國產廠商沒有足夠的資本額及市場可以完整驗證,惡性循環之下,就會發生主管或工程師不願意冒險(多事)改變機台設備。
對設備廠而言~
市場我只想獨佔(或寡占),你要進來搶?那我只好抵制你。
對美國而言~
我只准你代工,不希望你學會更多、有更多技能,所以當你想要深入往進階更上一層,我就會以各種理由來限制你或搬出懲罰來抵制你。
oculata wrote:
不須插手相關研發, 政府只要獎勵就可以了.... 只要訂出晶片業者使用國產設備的租稅減免規則,廠商為了減少租稅負擔自然會想辦法達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