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買股的目地是存股,本來心態應該就是要賭長期的,那10年間有發生股災,本來就是發生機率很高的事,心態上本來就應接受這個風險遲早會發生,所以要有準備好的心態與應變的方法,能夠等待時間來將重創輕淡化。如果若未來真的發生持久性經濟蕭條,那我想不管是有投資或保留現金的人來說,都很難比從前好過,所以反而心態正向思考很重要,因為只要還有健康、體力與時間,加上從錯誤中學習改善的方法,就有很大機會可以將逆勢翻轉,時間變成你的好朋友。人生不是只有金錢遊戲,輸贏本是常態,現在處於劣勢不代表你應永遠處於劣勢。持續定期投資,本來就不是穩贏的方法,但若選到穩定標的,它絕對是一種幫你降低風險的好方法。長期來看,你變贏的機會就會提高,等獲利到可以滿足你的生活,到時才會有另一課題,就是是否要持盈保泰。這門檻,每人都不同,有人500萬就好,有人5億都還覺得不夠,持續進出各種市場。
我是比較偏向樂活大叔派的,不預測股價,一定會套牢,安心上班。你一定是沒看樂活大叔的書,相信複利,但是別相信長期複利。覺得受不了就停損,至少選的股票都是安全的。另外一個講ETF好賺的什麼老師就很事後諸葛,0056就是很事後諸葛的一個例子。一直狂出書賣文章,真的賺很大,但是粉絲還是一大堆。反正會賺錢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以往利多,長抱績效比KD線買賣的的資產多了20%左右,但是用KD線在今年1月底出清的人,資產卻比長抱的人多了30%,下個月如果又來一隻熊,資產就會差50%。負10%,要漲11%,才會打平。負20%,要漲25%,才會打平。負50%,要漲100%,才會打平。負75%,要漲300%,才會打平。負95%,要漲1900%,才會打平。既然知道是空頭,就等外資進場再來慢慢存也來的及,比如說每個月定期1萬,外資12月進場,就12萬直接丟進去了,也是一樣符合定期定額標準。我也想放空,但是放空的手續費好貴,真的不如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