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0601a2558 wrote:http://ww...(恕刪) 其實沒什麼太大意涵,就是一些學術上的發表,一個波蘭的mbe公司用了德國研究機構開發出來的磊晶生長監測技術,去長了InP材料然後用監測工具的數據發了一篇文章。
Why IntelliEPI Inc. (Cayman)’s (GTSM:4971) 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Might Be A Concernhttps://www.google.com/amp/s/simplywall.st/stocks/tw/semiconductors/gtsm-4971/intelliepi-cayman-shares/news/why-intelliepi-inc-caymans-gtsm4971-return-on-capital-employed-might-be-a-concern/amp/
cheng.0601a2558 wrote:不知道a大近期有什麼...(恕刪) 先講最壞情況:公司近乎0負債經營,每月收4000萬就能損平,因此目前淨值40元是很好的價值參考點。之前有一季最慘不賺錢的時候也是跌到40左右。再分析公司實際產業面:現在很多公司雖然廠在台灣但怕料卡在大陸出不來,工廠也做不了事,公司的料源,也就是基板substrate來自美國axt跟日本sumitomo,基本上無關中國也供應無虞,也有庫存。公司幾個常聽到的客戶工廠也跟中國無關:美國:keysight/finisar/Raytheon/Skyworks/Qorvo日本:Sumitomo/Mitsubishi歐洲:UMS再講終端需求:2020講的光通產品,電信跑比較快,是用在5G電信的前傳部分,這部分是由日本客戶供給美日韓市場。我猜因為是B2B生意,影響不大。今年會回升的資料中心也是一樣的道理,雲端公司資本支出基本上訂了,finisar等光通收發模組工廠也在美國日本,影響也不大。中國需求最大的華為,在skyworks掉單之後公司間接供貨的比例也趨近於零,特別是在phemt這部分,因此影響很少,聯亞等吃大陸單比較兇的光通廠比較需要擔心。營收基本盤keysight跟ums,前者是高頻量測一個是雙B車用雷達還有國防應用,工廠都沒理由停,不過終端需求「各人想像上」也許會有一點影響,我個人是覺得普通,畢竟公司很上游,持平看待。至於公司講的成長動能也就是Raytheon紅外訂單,這部分至始就是美國國內的事情,美國人也不准你出口到國外,工廠在德州,不會停也沒道理停,終端需求也不外乎就是來自國防採購案,可說是沒受影響。旁枝可以想一下匯率,避險需求下美元回升,對公司換算財報上也是好事一件,不過這很minor,笑笑就好。這波肺炎恐慌跌到哪我不知道,不過我是多撿了不少張,也打算持續再撿。很少台灣公司工廠在美國外,業績內容裡面又能做到不少國防單,簡直可以名列全台股無辜錯殺的前幾名。先想好最壞情境,再繼續分批買進,恐慌大打折扣時買進,想通了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asiguo wrote:公司雖然說自己不算是(恕刪) 目前mmWave在高通推的方案都是用SiGe來未來GaAs PA可能走到sub 6 Ghz就差不多InP HBT 真正問題反而是 substrate很貴 目前四吋是主流 六吋良率不高而且wafer也容易破
asiguo wrote:先講最壞情況:公司近(恕刪) 這波殺盤是檢便宜的好機會,尤其是英特磊這種被錯殺的公司。但是覆巢之下無完卵,還是要靜待大盤趨勢回穩再進場,畢竟恐慌會漫延,真的說不準會跌到什麼程度,更何況英特磊不算是強勢的族群,要進場接刀還是要看清楚哦。
cheng.0601a2558 wrote:出乎意料,這些人都在(恕刪) 怎麼能說是錯殺呢...公司營收獲利低於宣稱的預期,而且本益比本來就偏高。假設2019 EPS 2,現在54左右,本益比27根本也不算便宜價阿。另外終端需求一定會受到中國供應鏈可能斷鏈、需求不振的影響。原本聲稱2成的成長率,假設中立來看EPS也成長2成,本益比22~23,也不能算偏低,而且現在這種情況,還有可能能達成嗎... 客戶的客戶一定有中國的佔比(不過即使是蘋果,我覺得全年而言應該影響不大,中國佔比本來就沒有很高,而且下半年好轉就會補拉貨),而且經濟展望差會影響消費信心,進而影響拉貨,當然國防單或其他公部門、基礎建設的需求應該影響不大。當然我覺得高本益比才是主要問題,而且也缺乏高淨值保護。原本預期高成長率才有高本益比,但是這波下來就不知道是否能達到預定的成長率,5G各國的進度都偏慢。或許短期內低點還沒到,但的確50以下對中長期來說就算偏低了,可以分批進場。目前的價格也不算貴,可以少量進,避免迅速反彈。若疫情夏天可結束,那2 3月疫情高峰或許就是股市低點。當然最壞的情況就是全境惡化,夏天也沒結束的跡象,那今年產能和需求全部爆掉,要等到明年疫苗開發出來了。老實說對於疫情我是樂觀派。除了武漢沒有及時控制住,造成醫療體系崩潰以外,其他地區因為恐慌而加強防範,反而減少擴散的情況。實際上致死率也沒有SARS這麼高,而且致死年齡都偏高,很可能是本身免疫力就差或有慢性病、其他併發症。問題比較大就是傳染力太強,沒症狀也能傳染這很恐怖。境外的致死只有一例而且是菲律賓那種醫療爛國,重症率也很低,大部分已經慢慢恢復了。經濟上比較擔憂的是中國為了控制疫情而無法開工,可能會有連鎖反應,供應鏈斷鏈甚至金融上的斷鏈一定會慢慢擴散到全球,不能說其他國家疫情沒問題就不受到影響的。對中共而言也是艱難的權衡,如果2月又不開工,供應鏈任一環節缺失都會使產能大幅降低,可能得調度其他產區甚至他國的產能,但中國供應鏈實在佔比太高了。服務業也是,很多消費應該會受影響,這對收入和消費信心是很大的打擊,有些現金流不足可能就倒閉,擔心會有連鎖反應。Q1淡季更淡,只能指望夏天病毒活性降低,存活時間減少,看下半年是不是能夠加班補拉貨來填補Q1的損失。疫苗至少要8~12個月,SARS那時花20個月,不過可能也是因為SARS夏天就差不多結束,所以比較慢。
cheng.0601a2558 wrote:IET-KY1月合併...(恕刪) 二個今年預訂vcsel研發要轉大批量產的客戶在大陸,一個就在武漢光谷。慶幸的是光通Q1是淡季,目前看來是不好過,不過全年需求來自標案跟企業升級,這是不變的。同樣的光通訊股聯亞,1月掉了YoY 50%,矽光等等都遲延,電信不分也受到武漢影響,原因是華為包下了大部分中國電信商開出的電信標案,下游都是給許多落腳在武漢的廠商。穩的是供給日韓用的磷化銦,那邊的電信需求還是強勁。另外這一兩天很多車廠很多都停了,或許UMS那邊未來也許會受一些影響,但從營收看來基本盤還是在,畢竟雙B在整個歐洲美國市佔也不少。營收利空股價其實已經反應一段,實質公布後不知還會殺到哪,不過提供一個想法是「眼睛看前方3-6個月」,以及比較現在利空跟去年封殺掉華為讓公司掉skyworks大客戶的差別,想好再做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