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真正的存股

我在乎的是獲利+股利而已
發哥股價不需追誰
也不需大漲特漲
對小資族的我來說
發哥不漲才是對我最有利的
我每年才能持續撿便宜
加油 …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一套的投資方法 … 不管用什麼方法能在投資上賺得到錢都是一個好方法


目標財富自由 wrote:
我在乎的是獲利+股利...(恕刪)

顏筆 wrote:
真正的存股 … 找...(恕刪)

還有一隻台電子公司台汽電,不過去年工程收入高,但是毛利超低,20以上要看很久我才會出手,沒po到別人的股吧…
很開心能看到樓主的分享文

請問從一開始的180張

到9年後的今天850張

這一路走來只有單純用股息再投入嗎?

好像不太可能

應該中途都有再用額外的自有資金加碼吧?

----------------------------------

不知道是不是我試算錯誤(配股算錯?)

當年一張綠意經過這9年來配股配息後的成本

是22元變成7.9元

報酬率約是1.8倍

結果卻是180張->850張??

理論上還要看總成本

(雖然樓主一定是賺錢的)

但最好開頭還是註明一下

不然這麼神的報酬率

雖然我也是存股派

這篇蠻容易容易誤導存股新手的.....
我每年都有額外的再加碼股票… 而且領的股息也在投入。在楼上都有講到 …我算過成本應在10塊左右
推推熊 wrote:
很開心能看到樓主的分...(恕刪)
我比較好奇2010年來投入的本金有多少?

短短的十年間,本金可以從400萬,飆到3000萬? (股息要拿150萬,年利率5%推算出股票總值)
如果單以72法則來算,光是本金400萬要滾成800萬,那也得要14年!

所以,期間至少要要投入不少的本金,這點應該要說清楚!

坊間許多老師,都說存股力量大! 這點其實沒錯! 但沒說的是,這些老師除了教學外,還出書拿版稅,也接校外演講拿酬勞,每年的主動收入之高,都遠大於當年配發的股息。甚至還不說,後來也藉錢去做投機股! 反正多方都賺,即便投機損失了,也不怕!

我相信,如果手上有個1000萬,選個好股票滾個十年,應該獲利不會太差,但如果只有400萬,那個中要再投入的本金,肯定遠大於400萬才是! 否則,就把存股的效力給美化了!

剛開始投入兩百多萬元 後來陸續加碼到9佰萬左右
js_corps123 wrote:
我比較好奇2010年...(恕刪)
不管哪個討論區都會看到支持指數型投資方法的人會不斷的攻擊或把存股族酸的一無是處,好像存股族真的就只能一直存,都不能依公司經營的狀況出了明顯問題或股利異常做調整,一做就被酸假存股真價差,有必要這麼極端嗎?存股做價差本來不就是同件事嗎?能存到成本都拿回來當然最好,存個2、3年,報酬率夠領10年股利不想再存了也是存啊,或是存個5年,存到股利發放異常,不想再存了,這也是存啊,個人是覺得存股做價差真的是同件事,只是時間的長或短而已

綠角的文章跟書個人也看了不少,蠻認同他的觀念,也覺得指數型投資是個風險相對偏低的投資策略,確實把資金撒到各種全球指數型基金以股債按比率分配,絕對是比押單一區域一間公司風險來的小多了,但相對的報酬率有可能就不是這麼吸引人,今天會選一間公司來存股就是期望能有更好的報酬率,真正會存股也懂得資金控管的人,用與指數型基金同樣的操作手法,定期購買,只在乎單位數改成只在乎張數,也同樣經過一個全球型的景氣循環,真的要打敗指數型投資的機率是真的高很多,但絕對不是百分百,這本來就是期望存股報酬贏過指數型投資所要承受的風險

指數型的投資人最喜歡用你存股成功是好運選到好公司,或是這10年走多頭才讓你賺到,萬點以上才在存股等遇到長空頭保證變存骨,沒錯,選一間能存10、20年的好公司確實有運氣的成分在,但這種公司也不少甚至都是顯而易見,1.打算長期存股的人通常都不會去選高價或電子股2.能長年穩定發放股利的公司才值得久放,經過這2點的篩選還能存錯公司,這應該才叫運氣好吧,公司未來是不是能長期保持相同的水準,這不是投資人能控制的,但投資人卻能控制投入的資本與時間,萬點以上存股如果能確實管控好資金,公司也沒出啥大問題,只要能定期存過一個景氣循環,要輸真的很難,指數型的投資人也常說不要把投入的成本看成一個團塊,某段時間難看的報酬是短線進出者才要煩惱的問題,套在存股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10年多頭存股才會賺錢,難道同樣的操作手法,10年空頭,指數型投資會賺錢嗎

只要能賺錢就是好方法,真的不用互相攻擊,資金的控管跟耐心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請問版主 您拿到股息後再投入買股的時間點
顏筆 wrote:
我每年都有額外的再加...(恕刪)
  • 5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