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中美貿易戰台灣不是受惠嗎

poimkk wrote:
雖然chiashin非常覺得台灣會受害
冷笑但我覺得台灣會因為這波反而增加很多工作機會
不能從中國出口勢必會從別的國家笑
我覺得台灣增加避稅區在出口一定會增加笑
雖然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一定會接觸但也不用講了,少了它會死一樣

電視上看到的評論,幾乎都認為台灣會受影響!
當中國受傷,14億人的內需市場受影響,跟對岸經貿關係這麼密切的台灣,不會受到影響?
美國人繳不起房貸,關其他國家什麼事?關台灣什麼事?但是在2008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經濟問題如果像你想的這麼簡單就好!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貿易戰駁火 贏家是中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ual Krugman)23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貿易戰是有害的,幾乎所有人都會蒙受經濟損失...
chiashin wrote:
電視上看到的評論,...(恕刪)


打仗也雙方有損失, 看是贏或輸而已. 聽你的歪理, 我聽到耳朵都長繭了.

你挑著看的講法都是隨便亂牽拖的內容, 沒你辦法..... 明明需求沒減少, 訂單是台灣人去接來的. 不是大陸人下包給台灣人生產的. 500億美金, 台灣人自然會找到不用繳報復稅的產品去給美國交貨. 這就不用你費心了

美國歐洲日本買主不會笨笨去繳報復稅, 台灣代工廠也會想辦法幫美國買主解決這個事情. 能解決這個事情生意才會長久. 台灣舊廠房整理一下是最快, 到其他地方還要談判租稅水電, 沒這麼快.

為什麼美歐日商都不愛找中國人下訂單呢? 因為那個國家外匯管制, 做生意缺現金, 玩槓桿,股票,融資,政治, 說倒就倒, 又會偷工減料, 死不認帳, 仿冒暗出貨, 而且一天到晚被人家經濟制裁或貿易報復, 人家找台灣人下單比較穩當.

歐美日商每個人心裡都懂, 誰能最快速搶到免稅的供貨, 他就能在美國市場提高獲利. 當中國貨開始被收報復稅, 台灣就是他們心靈上最大的寄望. 因此台灣必定得利.

歷史已經發生過了, 台灣紡織品輸美自我設限之後, 台灣就是利用中國的製衣廠與香港貼標, 轉入美國市場, 才讓中國的廣東富起來的. 現在美國如果針對電子產品報復的話, 短期之內, 台灣就是那些歐美日買主要搶進的地方.

不過就區區500億美金的項目, 台灣一年出口有3200億美金, 台灣, 韓國, 日本, 越南, 泰國, 印尼, 印度分一分, 很快就分光了. 一點都不困難. 不過, 若是台灣拿到的訂單後, 有好好經營品質,功能與造型, 或許500億美金變1500億也不是不可能





vspebrian wrote:
打仗也雙方有損失, 看是贏或輸而已. 聽你的歪理, 我聽到耳朵都長繭了.
哈哈! 這叫惡人先告狀嗎?

vspebrian wrote:
你挑著看的講法都是隨便亂牽拖的內容, 沒你辦法..... 明明需求沒減少
再說一次,美國人繳不起房貸,關其他國家什麼事,怎麼會引起金融海嘯呢?
金融海嘯時,大部分國家撒錢救經濟,怎麼全球的需求還是減少呢?

減少美國貿易逆差,增加美國製造是川普的主要目的之一
轉去其他國家生產? 問題的答案有這麼簡單?

同時間美韓FTA,北美FTA也在重啟談判,美國也在壓迫其他國家更開放市場,減少貿易逆差!
智商低的是你!
美国贸易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减少中国的贸易逆差,逼中国来谈判。
贸易战本身就是谈判解决,就跟做生意一样讨价还价!
既然要谈判,中国自然乐意!你说逆差太大,好吧,那你看看你还能卖点什么给我,我反正要买!美国说,半导体怎么样,中国说,可以啊,大不了我减少韩国和台湾的进口就是。这就是贸易战的过程!
vspebrian wrote:
现在不能用这种概念来...(恕刪)
冷眼看世界2005 wrote:
智商低的是你!美国...(恕刪)


你真敢編故事, 是中國嚇得尿褲子...

台灣根本不怕美國IC. 如果比美國差, 就不會都下單給台灣製造了. 美國除了記憶體之外, IC這個項目沒東西可以賣. 中國看準美國無貨可賣, 根本就是在開空頭支票, 芭樂票,
台灣當局的態勢就是在商言商,贏虧自負吧!

傷的是在中國台商,也只能默默承受了。
中国吓的尿裤子,那么然后呢?跪地投降么?贸易战是美国发动的,中国是被动接受。
所谓贸易战,无非就是买多买少的问题,只要对中国无害,在哪里买,有什么关系?
讨价还价而已!
只要不打起来,没有什么是谈判解决不了的!
vspebrian wrote:
你真敢编故事, 是中...(恕刪)
冷眼看世界2005 wrote:
中国吓的尿裤子,那...(恕刪)


印度調高手機關稅與手機PCB電路板關稅, 今天開始生效.

鴻海隨即宣布在印度開始出貨手機PCB電路板組, 除了可以供應印度, 也可以外銷至越南與中國.

印度築起關稅壁壘之後, 馬上就讓中國製造的產能不只是同步縮減甚至擴大縮減. 從這投資案就十足證明關稅壁壘對縮小中國出口順差與抑制中國GDP成長有非常優良的效果. 也不過就是15%提高到20%, 中國就掉了很大的產能.
.

vspebrian wrote:
印度調高手機關稅與...(恕刪)


基於想象的東西真的很難反駁,也沒必要反駁

第一個受害者已經出爐,是南韓 美國對韓國貨車課25%關稅,開放韓國汽車及藥品市場,鋁關稅照收,+貨幣條款,規定不能貶值韓緩來促進出口

以下兩項已知
第二 中國對美國的128項產品關稅,如豬肉 鋼鐵
第三 中國輸美鋼鋁232 條款

預計下個倒霉的是日本,是否在之前預測中?
但其實台灣也算間接受惠于韓國貨幣條款

記得美國是要求日本開放汽車市場,但日本汽車進口已經是零關稅。而且日本汽車產業優勢(美國汽車難以進入日本市場)。
所以基於老狗(萊特海澤)變不出新把戲的原理,猜測可能也是故技重施要求日元升值。

前幾天美國延緩對中 600億關稅 60天,已表明談判意願。也提出要求(包含汽車市場開放,廢棄物進口),估計中國會開放汽車市場,降低關稅之類,讓川普給選民交代,整個事就結束了。

那台灣呢?也許台灣逆差金額小,還輪不到川普操心(懶得理你)。去年逆差 167億美元,排名 11 真的很少。





vspebrian wrote:
打仗也雙方有損失,...(恕刪)


感覺有點陷入偏見的陷阱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78518
其中指出,中國對美出口百強企業中,外資佔 7 成,陸資僅佔 3 成,且其中很多大陸企業是貿易服務商,而非製造商。其中台資企業佔比近 4 成,包括鴻海系 (富士康)、廣達系、仁寶系等。整體上,富士康長期佔中國對外出口的 5-7%。日資因中日芥蒂,只有 2 家,美資企業 (連合資在內) 則有 14 家。

關稅壁壘的貿易戰全世界沒有誰會是贏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1930年經濟大蕭條的歷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90%A7%E6%9D%A1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228765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