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想請問各位先進,開放陸客來台投資的好處在哪裡? (非政治文)

開放陸客來台投資的好處在哪裡?

其實我不是經濟學者,這高難度的問題,我真在答不上來
大家各有各的調,又期待又怕被傷害!

我人在上海工作,對台灣的情感是每日遞增!
懷念她的天氣、景物、活力、風情,特別是民間的活力和親切感!

有人說香港地緣很好,是的!
可是台灣就我自己在上海的角度來看,它更是潛力十足
比如說,我在上海要出去郊外或名地走走,沒有個幾天,是沒法成行的
在台北市的話,那可玩的行程可又快又豐富!

舉例來說:我前年帶個上海姑娘到台灣14天,
她剛到台北時,覺的台北市怎麼舊舊破破的!?
市容也有些髒髒的!?
台北美的印像,好像瞬間被打破!
後來,我帶到去幾個點,路程如下:(花2.5天時間)
第一天早上從台北市民生社區出發,
先到陽明山(這可是國家公園),沒哪個國家的國家公園會離市區這麼近,又方便!感覺像我們的後花園
走馬看花之後,到北投去泡溫泉,之後去士林夜市,體會台灣小吃的威力!當晚再去誠品,享受書香氣質
第二天早開車到東北角,老天,什麼國家有這麼多地形出現在這一小小的地方呀?而且花的時間又那麼少!
然後再到九份,體會民間的活力悠閒和生命力!之後轉戰淡水!.......以後省略

我之寫以上東西是點出!這也可是台灣旅行團的規劃行程,
即可看看台灣的土地、台灣到處的夜市文化、獨一無二的許多特殊地形又連結很近、最重要的是
上海妹,被台灣人的熱情、親切、活力,所吸引
你到夜市,我們的服務態度,在大陸是比不上的,文化層次沒有個10來年,是培養不起來的!
所以台灣的優勢很大,利基點太多了,我這麼笨都可說服對岸的人,喜歡台灣,下次還要來!
聰明的政府,你有想過怎麼好好規劃了嗎?

再說,管他什麼陸資不陸資?只要做好措施,有什麼好怕的?沒措施,全是台資,對我們小老百又有什麼好處?
上海什麼資都有,發展快速,國際化超越台灣,雖然高官貪腐程度高! 
哈!和台灣相比,台灣也差不多的貪!
貪不要緊,重點是要做事!沒做事也不要緊,好壞表面功夫要做好!
哎!人在國外,每每看了台灣的事,不知是該笑還是憂?
就像上面有人說了,管他是誰當選,我們就是要好的生活,前進的動力呀!
就像我在上海,最常被當地朋友問的問題是:你是要統一還是獨立?
我都笑笑說:誰給我一個月美金10萬,我就做那個國家的人!
做非州人也ok,做中國人有什麼好?護照那麼難用,去個香港還要港簽、通行證的!?台灣護照去日本,還不用簽證呢!哈!






流浪上海~
把經濟投資重心放在房地產對國家長遠發展乃至於個人都是弊多於利...
不過顯然大家並沒有學到教訓...無所謂了...也沒辦法...

炒作房市最後的受益者絕對不會是你我這些平凡的受薪階級,雖然這其間充滿了各種美麗的假象跟令人心動的說詞...
諸如帶動股市活絡...周邊產業的發展之類的...

話雖如此,房地產仍是一種普通的商品,並沒有啥特別理由需要強加管制,所以外資的標的是房市那也只能由他...
只是大家在看待房市時不要一頭熱...隨著這些炒家起舞...不管對象是誰都一樣...
yehgary wrote:
之後轉戰淡水!.......以後省略

XD 我對被省略的更有興趣

yehgary wrote:
我都笑笑說:誰給我一個月美金10萬,我就做那個國家的人!

美金貶值,要改歐元啦~


discoby wrote:
炒作房市最後的受益者絕對不會是你我這些平凡的受薪階級

這些人永遠是中產,M型化的中間,除非會運用金融工具投資


superscreen wrote:
根據香港的統計,大陸客的消費能力還是遠低於其他的國家

歐?
我了解的是,一開始香港人看不起大陸人,寧說粵語也不學普通話,
但是後來,大多數的商家都學普通話,再怎麼嫌也不會跟錢過不去


banmi wrote:
消費能力真的是很夠,但如果要講水準.... 真的是很差....

當年的台灣暴發戶旅遊團,也不惶多讓,
出去就拼酒.....

其實,這都是每個階段的狀況
如果不嫌棄把我當朋友,請到msn聚首 arda.arda@msa.hinet.net
mvfang wrote:
那越南妹、泰國妹、韓國妹、日本妹甚至是俄羅斯妹,是不是要跳出來舉右手喊"又"?
您把海關,警察和情治機關想得太無能了........

無能? 我覺得本來就很無能了!不然一堆XX人為何跑到國外逍遙去了.....

有年輕的大陸妹誰還要年老色衰的台灣公娼?
一些人已經是弱勢,開放後會更差。
當然這種產業目前上不來臺面,看看澳門性產業真不錯。知道門路的有很多種可以玩。
真的是最全球化的產業..

當然要有所控制,有控制才有品質..

看香港案例
北姑與大陸非法打工仔一直都存在。
香港的貧富差距為何會拉大?1/4人口都是非常窮困的..

其實台北也沒多好4成人口都是租房子。
房價攀升租金上漲很明顯會衝擊收入。
商業區租金炒高之後,店家勢必需要拉高毛利。所以物品售價也會提高。
也是一種惡性循環。
炒房當然不是長期持有。炒高之後當然就是要賣。當然會帶走一些現金,除非他們要賠錢銷售.
silence1975 wrote:
然後賣不掉認賠殺出(恕刪)

賣不掉時等政黨輪替
就可以派人到公營行庫卡董事席次
然後把手中拉抬到高價賣不掉的房地產丟到銀行去超貸
便成現金後再匯到美國
再靠擁有美國公民的老婆或小孩依親申請綠卡
半年內就可以拿到綠卡
到美國好好花錢了
我騎大型重機上下班,我節省能源,我節省道路空間,我的行為應該會被大家稱讚,但是今天為什麼我被歧視?
pcicu wrote:
賣不掉時等政黨輪替就...(恕刪)


真是 "糟糕" 的 "高招" 啊~~
真饒舌...
人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莫名其妙.. 遇到莫名其妙的人,經歷莫明其妙的遭遇, 連工作也莫名其妙...
本來來這里仔細看看上次看到的跑步鞋的的文章,看到這一篇,討論真是激烈,不過我覺得我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說出來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對了,我是北京的。

我覺得到現在還有人在討論開放不開放的問題真的是.....我覺得以目前的形勢,好處肯定是大于壞處的。臺灣的優勢在哪里?當然臺灣以前也是代工靠低廉的勞動力起家,和大陸這邊有共同的地方,可是臺灣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太多的經驗,這才是臺灣的優勢,臺灣有宏基,華碩這樣的世界級的公司,為什么不能利用和大陸共同的語言文化優勢,以優異的管理和創新,加上這邊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再崛起一兩個這樣的公司呢?時代在變化,抱住一些東西不肯迎接變化的人是被淘汰的,順應時代并好好利用才是正道吧。

至于地產,旅游我覺得可能都是零頭吧,地產的擔心真的太多餘,開個玩笑說讓溫州炒房團去臺灣買房子就可以和平解放了,但其實應該不會。旅游吧,可能我個人的看法還真的不樂觀,這是實話,臺灣也一直不是以旅游聞名的,不是嗎?
heroo wrote:
你以為大陸能夠出國觀光的還是你認為的那些人嗎,沒消費能力水準低下嗎,
鄰近國家像是日本等都搶著要大陸觀光客去消費
...(恕刪)


是的,水準低下,常出國的感受特別深,
不排隊,很吵,衛生習慣差,吃自助餐用搶的拿一堆不吃,拍照用搶的不按順序,

消費能力,根據香港統計,平均每一個消費金額比其他國家低
可是填問卷卻說要花比別人多,(面子問題)所以要看實際消費
不要聽台灣媒體亂講

"日本等都搶著要大陸觀光客去消費",並沒有
大部份日本的高級旅館是謝絕大陸觀光客的

我是覺得每次遇到這種話題時,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環境及所見所聞而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我最無法理解的是,不就是討論嗎?為甚麼有人會覺得自己的見解比較厲害,而要別人再去加強再來...
這是有通過認證的嗎,我拿90分,你拿60分,所以你比較低分,去唸唸再來...這不就是個人的見解嗎?
對於各方的言論,應該秉持著的,不就是聽聞聽聞...

個人閱版後,小小的感覺....

其實一開始發文的想法,
是真心想聽聽各位朋友的看法,
因為厭倦了台灣選舉以來的亂象,
以及總是單向看到媒體發表一些斷章取義的訊息,
不管是不是要三通還是要有條件的管制,
我想在這邊有不少朋友是常常來往兩岸與其他國家,
多少大家一定是依照自己的環境與經歷來發文,
這樣也能多多了解原來有這樣的角度,
所以是不是要向經濟學者一樣鉅細靡遺的舉出數據,
我覺得倒不用這樣嚴肅~

另一方面,
是因為好奇大家想甚麼,
畢竟以我自己的想法,
撇開經濟面,
我自己對於陸客來台是有一些複雜的情緒的,
就以前我去大陸東北與北京旅遊的經驗,
我也見識到大陸人民的種種,
有淳樸講信義的人,
也有做生意不老實的人,
那個地方沒有呢?

只是,在那樣環境下長大的大陸人民,
我覺得其好勝心與好鬥心遠遠勝過台灣人,
前面有朋友說我們是6,7年級的草莓族,
我想台灣優秀的人不少,
只是沒有對岸的狠勁,
或許有不少人也是因為去的對岸工作後,
變身成一個更加厲害更能在那邊生存的狀態,
這或許是大幅開放後,
我們要面對的挑戰吧!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