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請益~思考孩子的理財教育

hsnu786 wrote:
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下列幾點:
1.建立正確的金錢觀(錢難賺)
2.及早跟小孩"討論"社會黑暗面
3.給小孩完全自主的零用錢掌控(恕刪)


1.金錢觀,我想,在生活中,我就會給他們一些提示,我想大家都會做,只是會隨著本身自己的成長環境,而會有所不同,我算在節約中成長的,所以,我也會比較偏向這一側吧。
這也是為什麼發這個主題一樣,有錢人想的不一樣,因為他人的成長方式不同,唯有了解他人(有錢人)的想法,我才有機會跳脫我自己狹窄的想法。謝謝

2.這個其實也是成長環境不同,父母親的工作環境,真的很影響小朋友的成長;我自己,軍中13年,民間3年,很單純的環境,還好,現在社會炸編很多,還是可以機會教育一下。

3.這個,我還要想想怎麼做
小時候,我也是有零用錢,也會放定存,但本金太少,實在沒什麼效果,感受不強。所以,我想,可能會以存股為主吧。最簡單方式創造合理收益的被動收入。

最後再分享
從小,我給孩子三條祖訓
1.不吸毒
2.不賭博
3.不為他人做保

祖訓的東西很怪,很有約束力喔。
以上三點,以後要很窮也很難~

jonathan6320 wrote:
社會黑暗面這一點真的太重要了
從小看著父親蓋房子、簽約、開支票、做金流
父親是一個非常細心、謹慎、保護自己的人
即便經過數十年,還保留當初相關文件!
早期沒有什麼資金,但游說一堆人入股投資
因我父親營運分析、財務透明,所以蠻多人投資
但父親常告誡我,若要投資一個事業,
一定要自己掌控營運及金流,別傻傻去投資別人
技術、人脈、最後才是資金
當你擁有技術及口碑,自然會引來人脈與資金!
也說別去投人你不了解的東西。
母親常說你要人家的《利》,人家要你的《本》
父母把所有他們遇到的事都跟我討論
長大打工經驗、出社會後的工作環境累積經驗
都會讓我引以為戒⋯⋯(恕刪)


哇,謝謝謝謝~

這個太重要了,我還想說,未來有點錢時,想要找東西來投資,開公司~
因為自己工作技術,基本上是沒有辦法開公司的。
當我想要人家的"本",他人可能只是要我的"利"

投資日子很長久~
切勿只看利益而忽略風險~


shih3246 wrote:
你比我好太多了,我...(恕刪)


禮拜五~~~~大家閒聊打屁練瘋話啊!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資源越多,家人對你的期望越大,也更會有些人見不得你好,說風涼話,想趁機踹你幾腳。

以前總是會有親戚,看到我爸媽這樣栽培小孩的態度,就會加減冷嘲熱諷,基本上我媽都是原版拷貝給我,拿來刺激我。
什麼都會拿來比,從念書到交女朋友,以前那各年代,老人對銀行行員有伊種莫名的執著,"制服控",誇張的我交銀行行員的女友,我親戚就到處放話,也要人家介紹銀行行員給他兒子當女友。真的OOXX.....,

當年我打算出國讀書,畢業後打算留在國外發展,當然剛開始幾年一定會有撞牆期,處處碰壁,不順。就在我爺爺耳多邊嚼舌根,什麼家裡的金孫,大孫,怎麼會放到國外去流浪這一類的話,講一些酸話,想要把我叫回台灣。不過我老爸把這個壓力都擋下來。

現在我混的還OK了,對方也是年紀80-90,兩隻腳都踩在棺材底的老人,也沒力氣講什麼閒話了,我也不跟他計較了。看看他的孫子,再看看我的小孩,彼尺世代之間的差距,更遠,也追不上,唯一能酸的大概就是我家小朋友中文比較差。



父母的觀念對小孩真的影響很大,
這樓很多家長都很盡責在教育小孩,真的很棒。

雖然我家裡有幾個人都靠投資賺錢,
但是我們給下一代的觀念是要培養一技之長,
不是上班領薪水,也不是玩數字遊戲。
因為這個社會需要各類專家才能運作。

小孩子在遊戲之中,漸漸立下了她自己的志向,
約3歲時,玩扮家家酒,問她要當老闆還是客人,她一定說要當老闆。
小小年紀就開始扮演開了各種店,賣東西,收錢,按收銀機,找錢,刷卡。
問她賺錢要做什麼? 她說想存錢買一間大房子讓大家住在一起。
現在6歲的她迷上了看烘焙節目,長大想當烘焙師,開咖啡店賣麵包和蛋糕。
一切看似她自己決定,實則都在大人時刻的潛移默化之下。

她說她爸爸每天按按電腦就可以賺錢,可是她覺得很無聊,做麵包才好玩。

如果未來年輕人全成了投資理財專家,靠收租過日子,不知這社會如何運作下去?


iamaminimalist wrote:
父母的觀念對小孩真的影響很大,
這樓很多家長都很盡責在教育小孩,真的很棒。
雖然我家裡有幾個人都靠投資賺錢,
但是我們給下一代的觀念是要培養一技之長,
不是上班領薪水,也不是玩數字遊戲。
因為這個社會需要各類專家才能運作。
小孩子在遊戲之中,漸漸立下了她自己的志向,
約3歲時,玩扮家家酒,問她要當老闆還是客人,她一定說要當老闆。
小小年紀就開始扮演開了各種店,賣東西,收錢,按收銀機,找錢,刷卡。
問她賺錢要做什麼? 她說想存錢買一間大房子讓大家住在一起。
現在6歲的她迷上了看烘焙節目,長大想當烘焙師,開咖啡店賣麵包和蛋糕。
一切看似她自己決定,實則都在大人時刻的潛移默化之下。
她說她爸爸每天按按電腦就可以賺錢,可是她覺得很無聊,做麵包才好玩。
如果未來年輕人全成了投資理財專家,靠收租過日子,不知這社會如何運作下去?


值得思考的問題~

物極必反,應該會因彼此競爭而形成無利可圖,轉而由其他更有利方式賺錢去吧~
灰狼01 wrote:
值得思考的問題~物極...(恕刪)
那不就是理專嗎?是靠嘴巴吃飯的才對吧,呵呵!

ejan1969 wrote:
那不就是理專嗎?是靠...(恕刪)


我的想法是像金融風暴前的冰島,大家都不捕魚了,
玩財務槓桿賺利差過日子,
或是像對岸炒房炒樓,沒有人做正事,全是紙上金錢遊戲,
一棟房子從一百萬經過十個人變一千萬,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賺到錢,
但是對整個社會來說,依然是一棟房子,
加上十個游手好閒不事生產的有錢人。


iamaminimalist wrote:
我的想法是像金融風...(恕刪)
台股第一次上萬點時就是這樣啊,我也恭逢其勝,那時全民瘋股票,盛況空前啊,多少人不工作了去炒股票,後來怎樣大家也都知道,所以我不擔心這個。
五專時零用錢每月500,麻將卻從二五打到兩百五百,欠同學好幾萬,不知如何還,不敢跟家裡講,不花錢,伙食費省下來也無法解決,只好拼命打工,這就是理財教育。



bigsuper wrote:
如題,由於個人成長環...(恕刪)
刪...刪...刪...刪...刪...刪...刪...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