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123 wrote:
當下又不願意廢棄掉反應爐導致溫度過高產生核融核
"核融核"?"核融合"?-->不知道您是打錯字還是如何?您知道目前的反應爐是核分裂嗎??只有超過臨界質量的核分裂聚合物產生之能量才能誘發核融合過程。有減速棒的控制和燃料濃度的部分是不會引發你說的情況,這些相信維基百科都寫得很清楚,不要因為情緒而引響理智呀。如果我有敘述錯誤還請告知。
另外某樓有提到台灣每年2500*10^8瓩,當然能夠去用光伏電池去算,但是這邊簡單利用政府推動政策試算網頁(http://mrpv.org.tw/policy_setting_calculator),算出每1000坪每年可產出423576度(瓩)。而1平方公里等於302500坪,計算機隨便按一下;要達到每年的度數,共需要要1951.12平方公里。雖然台灣總面積有35882.6258平方公里,但是還要考慮線路和可裝設地區,還有最重要的儲存裝置和轉成交流的損耗。
這邊沒有說要100%取代,但是有很多東西太過絕對的下批判並不是正確的想法。撇去政治問題和官商勾結等黑暗面,很多東西是不知道情況下,因為未知才會恐懼。除非大家都有空去真正了解每個發電廠的環節設計安不安全、核能發電機制等,要不然只是說年份就說不行,只是說別人怎樣怎樣的也不行;那是不是所有政治事務或是科學方法都是人云亦云,哪個選項是人多的說得算?那跟中古時代的火燒魔女不是相同的做法嗎? 雖然這裡是投資理財版,但是這種不是探討既定事實或是有讓人瞎起鬨的做法應當不是個良好的文章吧?
舉例還說,樓主的問題應該是追問這45天的部分到底是甚麼,能否丟出公開技術文章供大家檢視討論?還有那紅色字體的車諾比事件,除了前面有人提到外,您可以多看DISCOVERY;印象中有一集有專題報導,其實是多重人員檢查忽視所導致的必定結果。
k82469913 wrote:
10元如果是給國家賺就算了 但偏偏卡位的電商!!!都是國外的公司 尤其是日資!!!
風電4年計畫 吸引千億投資
離岸風電台灣首度大力發展,吸引丹麥丹能、德國WPD、
美國北方電力、澳洲麥格里集團、英國玉山等籌組投資團
隊,國內外廠商為搶離岸風電商機,向經部提文件備查提
出環評計畫裝置容量逾10GW,遠大於2025年政府規劃3GW目標。
官員表示,政府已在前瞻建設投入基礎建設,在興達港投
入55億元打造海洋科技創新專區,培養海事工程人才,利
用中鋼作水下基礎基地,也會在台中港打造另一風電產業
專區,規劃組裝葉片的重件碼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417000030-260202
日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