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0935 wrote:
贏錢都不吭聲輸錢都...(恕刪)
enzo69356 wrote:
那請問你買了幾張,...(恕刪)
我沒有買興航, 只是純粹價值思考..

這個資產是個不夠確實的東西, 因為飛機價值可能賣的跟估的會有很大落差, 但是就帳面數字來說淨值是正的58億. 這58億就是股東權益(股東權益 = 公司總資產 - 公司總負債) 公司債是包括在負債項目, 當然優先權大於股東權益.
但是帳面上58億除以股本75.87億就是淨值7.6元--- 股東權益
我哪裡有算錯? 請高手指導一下..
這中間兩個變數是飛機實際賣價跟飛機訂金12億.
所以我的思考是這58億淨資產(股東權益), 如果最後只剩30億實際價值, 那3.8元的股價就不一定賠錢..
有錯誤可以指正, 我只是提供我的想法而已..
我根據這個想法去買了6.25元的國產2504的股票..

國產目前最大問題是要認列興航的投資損失, 但是整個清算需要很長的時間, 所以未來一二季內國產反而會因為甩掉興航這個大包袱讓損益表變得好看.
Ml5711 wrote:
我沒有買興航, 只...(恕刪)
通常企業無法營運下去最主要的原因除了一直虧錢
很多企業猛虧也是照營業
問題還是現金不夠,才導致無法繼續撐下去
很多人認為淨資產就是公司的價值
但是實際上資產中可以變現的東西通常不會像帳面那樣理想
舉例來說像是辦公室的椅子好了,我買一張6000折舊3年
說真的你用了一年要賣4000還蠻困難的,還有像是裝潢...無法變賣
不過負債就比較不同了,估計的東西相對算少數
絕大多數是明確必須給付的金額,你欠銀行100萬
就是100萬,要給廠商100元,就是100元
所以資產說真的牽扯到估計的東西比較多
實際情況會跟估計得有些落差
Ml5711 wrote:
我沒有買興航, 只是...(恕刪)
不想害人 要算我來算給大家看 復興的股東權益這裡大大的算法都有問題
第三季財報股東權益剩下57.6億這是9月30號的數字 但別忘了10月到11月底的營業損失
兩個月的淨損失保守估計6億以上(淡季每月賠3億) 另外公司也把12億信託出去了(員工薪水+機票)
扣掉以後股東權益大概剩下40億左右 有人說空中巴士的12億都賠掉了 我認為可能不會那樣慘
當初購的飛機若可平價轉手或是少賠轉手 就跟預售屋轉手一樣就不會太慘 這是合理分析
其實空中巴士可能還沒有造這些飛機 取消復興的訂單也只是少一些收入而已 不會構成重大損失
要說真有多大的損失都是騙人的 這部分要看空中巴士是否能放復興一馬 畢竟空中巴士也是股東
另外存出保證金與預付租金因為提早退租飛機/設備/房屋 應該有部分都收不回來了 這有10億
最後的關鍵是在飛機的"帳面價值"與能夠售出的"市價"差異 復興的飛機價值在財報上沒有顯示
所以飛機價值減損的資料很難去估 依照國內航空公司的慣例 新的飛機的殘值會比市價高很正常
如此急售飛機 買主會砍價很正常 復興的飛機與設備有141億的價值會被砍多少實在很不好算
還有一個關鍵 復興還有許多信用借款與公司債 股東權益的順序應該還在信用貸款與公司債以後
資產處理完畢以後剩餘的錢應該還是會先償債以後才有分配給股東的空間 這是現實的部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