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秘密 : 建商不願公開降價的原因

以過去這10年來說過多的庫存與餘屋因為利息低或許不會對建商造成壓力

但是未來10年縣市政府缺錢的情況下大幅度調漲"房屋稅地價稅"

大量的餘屋這些稅費應該對建商造成不少的壓力

我看很多建案蓋好賣了5年還在賣...最近開始有降價促銷

更慘的是蓋新案的速度沒有減緩或暫停的跡象

建商卯起來蓋結果會怎麼樣大家可以等著看


其實看了這麼多…
大家都在罵建商…
可是一開始做多的人是政府…
為了虛假的GDP好看…
政府跟建商加房仲勾結在一起…
大幅的炒高房價…

說建商惡質…政府才是更惡劣的…


好文~話說民眾有啥力量能讓建商快點倒嗎???
然後呢?要不要去北京、上海問問房價
彰化鄉下有100多萬的透天厝
多用你的大腦賺錢
不要用你的大腦嫉妒社會
每天分析這些只會越來越窮


秘密:賺錢、佈施、賺錢、佈施、賺錢、佈施
柯p要調整房屋稅 反都更不調不行
將路段率取消 就差很多
另外台幣強勢升值
降息也是勢在必行

ejan1969 wrote:
20倍...你懂什麼叫槓桿嗎?
100塊的本錢玩200塊的生意,這樣叫1倍,
鄉林淨值120億,資產460億,差不多就3倍槓桿,
是比其它產業高,譬如鴻海差不多1倍槓桿,
不過這是建築業的產業特性,
建築業的借款大多是抵押借款,
而一般公司的借款則是信用借款,
槓桿倍數自然不同。

當然越高的負債比代表公司的財務安全性越差,
不過還是要參考產業特性,
建設公司的存貨就是土地+房子,
變現性與變現率還是比普通製造業的
廠房、機器、半成品等等要容易的多,
像你舉例的鄉林皇居,
鄉林財報上的資料顯示,
去年104年Q1庫存13億左右,
到年底庫存剩10億多,
到今年Q1只剩2億多,
所以主要的清庫存動作就是今年Q1,
搭配你PO的降價廣告就可以對的起來,
那你看鄉林Q1的財報,20憶的營收裡面,
鄉林皇居粗估佔6成左右,
可是Q1的毛利率還是有將近29%,
營業利益有3.3億,利息支出2億,
還可以獲利1億多。
而且你要知道利息支出是"全部"借款的利息,
不是只有庫存房屋的部分而已喔,
所以你看看,
光降價清掉一小部分庫存,
都足以cover公司營運的支出,還有賺1億多,
假如你是老闆,你還要降價嗎?

樓主很認真找了很多資料,
但最重要的建築業營運方式跟財務報表卻沒有涉獵,
這有點是本末倒置了。
財報上顯示庫存260億,
庫存房屋只有50幾億而已,
而其中士林官邸就佔了30幾億,
這個才是真正套牢的,因為地目的關係,
當時又被彭總裁點名,解套確實不易,
不過也沒那麼嚴重,台北市區的土地,
價值就是在那裡,銀行也不會不接受抵押,
就放著啊,哪一天地目變更了,也許又變金雞母。

其它200億存貨就是正在蓋的,
其中中國的案子佔了130幾億,
所以鄉林目前的重心是在中國。

現在正在蓋的,成本自然就會貼近市價,
未來要賣也就沒有所謂降價的問題,
市價永遠是市價,公司營運就是尋求符合成本、
符合市場的產品來賣,
所以不需把建設公司過度妖魔化,
你以為他撐不住了,事實上只是少賺一點,
你以為他快掛了,事實上只是推案少一點,
回收慢一點,沒有超額利潤而已。

現金流量都是負的,
那是因為收回來的錢都投去中國了,
這個得要再去分析中國投資的部分,
不能因此就判斷鄉林的營運不給力,
這樣就流於表面了。
...(恕刪)


此文一PO好比像看NHK
年度大戲紅白大對抗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wishwind999 wrote:
原文連結http:...(恕刪)


我的天...原來是如此,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認同
tiger588 wrote:
很好的分析,房價還沒...(恕刪)


推專業分析!!
==============
==================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