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國 wrote:
第一季大虧
有人都先知道
難怪還未公布之前就狂跌
沒一天是紅的...(恕刪)
技術面的支持者都相信線圖會說話, 這檔也不例外。 看報紙才得知EPS的,應該正名為「消息面」,而非基本面。
PS: 馬後砲一下,決定該逃命保命的時間點在今年1/30。
pineman wrote:也不是馬後砲,不過基本面價值選股者,更早就會出掉了。
技術面的支持者...(恕刪)

上圖是我大豐電的賣出記錄,2012年大豐電EPS 4.07,以當時60塊的股價來說,本益比15倍,這種本益比已經頗高了,當時中華電本益比18倍左右。2013年半年報公布,大豐電EPS 1.78,這時我持股續留的心已經開始鬆動了,等到第3季季報公布,EPS只有2.28,這樣以當時的股價推算全年EPS,本益比接近20倍了,大豐電何德何能,在營利衰退的同時,本益比還能夠高於中華電?不合理的價位是不會長久的,於是我開始減碼。到隔年2014Q1確定獲利不會有起色,而且公司開始擴張,發行公司債,合併同業,蓋新大樓等等,於是決定全數出清了。
其實價值投資者決定出或留的關鍵還是在價格,或是本益比,15倍以上的本益比,即便獲利沒有衰退,我也會減碼,更不用說獲利還衰退了。假如當時大豐電隨著獲利衰退而股價快速大幅下跌的話,譬如股價一下子腰斬,跌到30塊,那我應該就不會出清了,因為反應不及,只會有部分減碼,其它的就放著了,畢竟本益比也下修了。
高本益比本身就是風險,過去幾年熱門的單車股,因為成長而享有25倍以上的本益比,去年Q4開始成長不在,從今年初股價就大幅下修,本益比迅速降到15倍以下,接著還得觀察今年的營運。連續幾年的營運穩定常常會讓存股者忽略了高本益比的風險,2年前的大豐電就是如此。
ejan1969 wrote:
也不是馬後砲,不過基本面價值選股者,更早就會出掉了。
上圖是我大豐電的賣出記錄,2012年大豐電EPS 4.07,以當時60塊的股價來說,本益比15倍,這種本益比已經頗高了,當時中華電本益比18倍左右。2013年半年報公布,大豐電EPS 1.78,這時我持股續留的心已經開始鬆動了,等到第3季季報公布,EPS只有2.28,這樣以當時的股價推算全年EPS,本益比接近20倍了,大豐電何德何能,在營利衰退的同時,本益比還能夠高於中華電?不合理的價位是不會長久的,於是我開始減碼。到隔年2014Q1確定獲利不會有起色,而且公司開始擴張,發行公司債,合併同業,蓋新大樓等等,於是決定全數出清了。
其實價值投資者決定出或留的關鍵還是在價格,或是本益比,15倍以上的本益比,即便獲利沒有衰退,我也會減碼,更不用說獲利還衰退了。假如當時大豐電隨著獲利衰退而股價快速大幅下跌的話,譬如股價一下子腰斬,跌到30塊,那我應該就不會出清了,因為反應不及,只會有部分減碼,其它的就放著了,畢竟本益比也下修了。
高本益比本身就是風險,過去幾年熱門的單車股,因為成長而享有25倍以上的本益比,去年Q4開始成長不在,從今年初股價就大幅下修,本益比迅速降到15倍以下,接著還得觀察今年的營運。連續幾年的營運穩定常常會讓存股者忽略了高本益比的風險,2年前的大豐電就是如此。...(恕刪)
進出有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