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陪史蒂芬 wrote:
沒錯就是這樣,那時候公司已經沒有錢可以借了所以才跟親戚借
借了300萬後好巧不巧來了張大單,還清親戚的300萬也還了銀行一些
到前陣子又借了300萬,又到底了
好險客人又下了單,暫時沒事
但我真不曉得還能撐多久,我爸身體也不好了
至於顧問,他是我媽在教會認識的朋友(某大學企管老師)
說要注意是甚麼意思?...(恕刪)
都這種情況了還有鍵盤巴非特在護航,真的是..
MLAB wrote:
樓主說公司負債三千萬 但為什麼你老爸可以把公司撐2X年...........
不知樓主家是怎樣的製造業?
以前一般有訂單的公司,其實都有一定的利潤!只要有一定的利潤公司就撐的下去。
我們這邊以前也是靠一間比較大的公司,幫他們代工,只賺代工費。(這時期做這行業已經很薄利了)
那也是傳產業,也是幾十億左右的公司,近幾年也是被打到東倒西歪。(我也希望他們能戰勝大陸‧‧‧永續經營)
除了經營者交棒的關係,經營者的態度,再來就是員工太多,訂單太少,光發工資就受不了。
最慘的就是大陸的競爭,再不然就是轉單到其它國家等等。
訂單少,就什麼都不用混了!只能吃老本!
看似樓主家的問題也是近幾年才開始負債?
影陪史蒂芬 wrote:
至於顧問,他是我媽在教會認識的朋友(某大學企管老師)
說要注意是甚麼意思?
那比較要注意的是""學術理論""與""實際狀況""。
該以怎樣將實際狀況搞到最完美為出發點。
因就我的觀察,許多財經管理教授老師講師等等的行事觀念邏輯方針,似乎都與實務上有所脫節。
比較像是都是由書中的理論去行事!不是不好,就是有點屬於比較天真派。(這可能與他們缺乏長年經營工廠公司所累積下來的實務經驗還有運作模式吧‧‧‧)
[經營不外乎就是開源節流‧‧‧ 他建議的先還掉一筆大的貸款 小弟認為這沒問題!只就目前文字判斷]
[欠缺的資料是產業未來的景氣,及為什麼會大量減單?是全球銷售景氣本來就差?還是硬生生都被大陸的工廠吃掉?]
樓主提到的突然有大單,在大單之前的債務是怎麼欠的?
純粹就是公司的開銷為主?人事費用?所以必須去借錢了?
那貨物的原料呢?沒訂單就先不用進原料,通常就是薪資跟原料是佔最貴的吧?
會開始需要借錢是因為訂單少,支出多,這時你們沒有先不製造嗎?
(先不進原料,員工的上班時數開始將之減少一些?)
嗯,我說不下去了,能參考的資料太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上面還清1.5E的網友大大還款經驗應該對樓主很有幫助,或許可建議一下當時的情況給樓主參考?
Mirage-Ulysses wrote:
至於大大說的什麼弟妹,目前樓主是著重在於錢的問題,
不是婚姻小三家產問題。都已經在煩一事了,還要讓他煩第二事?(至於第二事究竟有沒有成立?是根本就沒這回事?是隨便玩玩?還是已經玩的很嚴重‧‧‧樓主目前有力氣處理這問題嗎? 大大隨口一猜,不管真的是不是有這回事,這只是增加他的負擔,對整件事沒什麼幫助滴!)
(光是入不敷出的問題就已經煩不完了,再增加其它的事來煩,意義性?)
倘若真的不幸有那麼一點點疑慮,最基本的就是別將健康上的問題帶回家裡。...(恕刪)
不是這樣的喔。聽過"虎毒不食子"吧?但這虎如果另外還有子,那就難說了。
多少男人栽在女人手上?也許這才是問題根源。
我花了五年時間確定我老爸不惜讓我死,也要去養我那沒見過面的妹妹。兄台可有類似經驗?
樓主現在需要的強悍的意志力,此時討論技術問題根本沒很大幫助,該怎麼做他早就知道了。
問題出在他做不做得到而已。所以我才說再看一次股海大的留言,
懂的人一看就懂,不懂的就繼續討論技術問題,然後說這觀念很新穎。
其實我也沒必要嘴砲,更沒必要教樓主,搞不好他還是我家的競爭對手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