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 wrote:台灣是資源缺乏的國家,有太多的原物料需進口, 並進行加工再出口.貨幣相對於美元有合適的範圍價格,不是想貶就貶.過度貶值代表台幣變薄了,能買的東西會變少.通貨膨脹更明顯.彭淮南已知發出聲明不會用貶值的方式來做處置.供參考. 如果韓幣隨同日幣貶下去,你還確定他不會用貶值來處理???
趁這個機會轉型吧, 既然無力簽FTA, 無力搞定國內鬥爭(那一國沒鬥爭? 韓國反對黨比較笨不懂焦土政策這招?), 那就順水推舟讓競爭力低的產業倒吧. 別再毛三到四, 別再代工代到死了. 但新的產業政策在那呢? 接下來要發展什麼? 問題恐怕又回到政府身上. 以現在政府官員酒囊飯袋的程度來看, 簡直就是要求豬去唱詩一樣困難...
如果連人事都一省再省,可想而知工廠設備汰舊,零件換新怎會按照正常年限辦理?萬一發生工安事故,或許在台灣還有機會逃過賠償與相關處罰,但在大陸,恐怕沒那麼好過,這種拙劣技倆,看在對岸眼裡,只不過更把台灣企業當笑話看待而已(雖然對岸也是華人企業,但企圖心早已超越大多數台企)。
不減薪,減少成本,出口訂價比別人高那就直接裁員當大陸和韓國關稅0那代表有些訂單會移往韓國那台灣沒有訂單的時候,不可能養幾百個產限人員在發呆老闆還要面對公司大股東們的財報故,裁員最快不然就真的減薪降價求訂單做研發的會看到一顆IC多1元美金...都會被挑剔的除非非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