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brid wrote:彰銀主官無感?自己都不會捍衛自己的權利和發動戰役,結合官股銀行和財政部對抗?彰銀要不是官股?私人企業早就被吃下肚 彰銀要是私人企業,早就被告背信,三審定讞了,哪能撐到今天?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彰銀要是私人企業,早...(恕刪) 彰銀 = 髒銀 , 由沒拿到好處的髒不漲主導 ,台新應私下找個熟人私下去協調協調 ,我想他會賣孫中山跟蔣介石的面子 ,因為台灣人都愛小孩 , 4~5個小孩玩再一起 ,和諧的畫面,令人感動 !!!
nancymy wrote:彰銀 = 髒銀 , ...(恕刪) 彰銀是被財政部玩得很髒。明明是12%的小股東,講起話來好像整個彰銀都是他的一樣。有道是“一朝公股銀行,一世公股銀行”?這張盛和除了噁心就是噁心。
行庫主管說,做資產重估,主要是希望減輕明年國際會計準則開帳後的衝擊。依國際會計準則規定,各銀行需提列現職和退休員工優惠存款2部分,影響約數10億元之譜,一增一減下,各行庫淨值變動不大、部分行庫淨值恐還會減少。行庫主管說,目前各銀行不動產多是自用,依規定,只能採「公告現值」重估,不能採市價重估開帳,使各銀行不動產重估後,增值金額少、對淨值貢獻有限。過去銀行一度期盼,旗下擁有龐大土地可用「市價」重估,若依市價重估,各行庫不動產潛在增值利益達200~300億元;如今只能採公告現值重估,僅剩數十億元,只有市價重估的1/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彰銀“資產重估”之後,就算不動產讓它增加300億的市值好了,也達不到張X和說的1.2兆。況且300億房地產變現起來可沒這麼容易,這些資產流動性幾乎趨近于零。不知道這姓張的狗官為什麼能屁放的這麼臉不紅氣不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