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低所得(二十幾萬), 高稅負 平均稅率約25%.
算法: 股市平均年獲利總值約9200億, 其中現金股利約8千億, 總市值年增長約0.8% (約1600億). 扣掉手續費,(假設打4折,約400億)後, 還剩1200億. 以有效股民約400萬來算. 股民平均年所得約二十幾萬.
其中年繳證交稅約1千億(11%)+股利稅(併入綜所稅內)約一千多億(14%)= 25%
平均稅率: 9200分之二千多= 25%.
明年還要加課健保稅約2%. (約160億)
平均稅率25%有多高? 相當於年薪8百萬的薪水族(所得稅約200萬)的稅率.
薪水族是中所得(五十幾萬), 中稅負. 稅率約5%
算法: 全國約685萬員工, 總薪資約3.5兆. 每人平均年薪五十幾萬.
每年薪資所得稅總額約為1-2千億. 平均稅率: 3.5兆分之1-2千億 = 5%.
例如, 以家戶綜合所得150萬來講, 應納稅額可能在3-11萬之間.
若是7萬塊的話(淨所得額79.2萬), 累進稅率雖達12%, 但平均稅率為4.7%.
房地產是高所得, 低稅負, 實質稅率在 0.x% 到 3% 之間.
每賣出一戶房屋或一塊地獲利從幾十萬到幾十億. (但2003年 SARS時,也有可能是虧的) 納稅人多以遠低於實際成交價的”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現值”來計算獲利. 大部分的實質稅率約在0.x%-3%之間.
劉版的證所稅制
我個人認為還是假公平 至少 對多數的交易者是如此 只是一個政府想從交易者身上弄錢的理由
簡單說來 無法針對真正大戶課稅 只會課到無法轉換身份的偶發性大賺散戶與實戶 大戶可利用的資源太多 轉換身份 甚至黑一點 直接深入稅務單位 不進行申報或從寬查核即可 亦有會計師進行專屬的避稅方式 但付出代價的是全體股民和市場 有錢人作的是資產配置 有錢有股票有地產有債劵 打壓市場下跌 倒楣的還是資金量少有變現需求的一般操作者而已 剛好被有心的有錢人吃貨 這簡直是合法搶刧
能行之有年的政策 必然比突發奇想或心懷母仇的有心人士 在幾天內推出的倉促會有道理 起碼有實際的市場經驗 劉小姐惡意抹黑股民 刻意忽視股民提供的大量稅收 卻對自己持有的資產稅賦正當性隻字不提 再者此交易的證交稅明明已隱含了所得稅 劉小姐卻刻意不提且堅持不降 其心可議
劉小姐的資本利得稅 亦未作到利益迴避 針對自己名下有的財產均暫緩或免稅 同樣使人心不服 另外股票交易的實質稅率亦極高 獲利者極少 卻是中下階級無法投資房產的致富管道之一 只對此高風險高賦稅管道強行加稅而暫緩多數富人壓搾的房產 多數人心是不服的
強加對股民徵證所稅 我是不會服氣的 我相信多數股民都不會服氣 我相信多數中產階層都不會服氣 當然我不期待您也認同 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 我不認為世間有所謂的絕對公平
我想 我會堅持我的看法 就像您會堅持你的一樣
先祝您操作順利
hoamon wrote:
以前的聯考公平、簡單...(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