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我的產業分析實例-希望能救你的命

當年次貸發生問題的時候剛開始也是一堆人覺得無關痛癢,等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的時候.

什麼無薪假,還會壞三年的事情都會跑出來.

所以有時候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僥幸的心理.老是以為最衰的一定是別人.

產業欠銀行的錢可以不用還嗎?為何現在產業敢跟銀行討價還價.還不是為了要營造出國泰民安的氣氛.

不然為何股市在七千點的時候要花那麼大的力氣去撐.

問題大勢所趨,改變的了一時.改變不了永遠.體質爛的就是爛.就像希臘債券問題一樣.

只是放在那裡等著看什麼時候引爆而已.

炸彈永遠是炸彈不會因為時間久了就不會是炸彈.

https://hiveos.farm?ref=693615 推薦碼,使用後會有10美金‧
平板電腦和 NB不見得是同一個市場
但是 更大的問題是
平板電腦讓整個NB的知覺價值
大幅的下降

以往NB一台 可以賣到3-4萬元
我們覺得很合理
高階的甚至可以賣到5-6萬元
但是自從 NETBOOK開始
後來又是APPLE的 IPAD
只報價1萬多

很好
這下子慘了
IPAD才賣一萬多
請問有誰會花3萬多
去買一個比IPAD厚 又比IPAD貴的 UTRALBOOK NB?


都說「平板電腦和 NB不見得是同一個市場」,那又拿ipad跟utralbook比,
實在不太能認同您的看法。

請問樓主ipad除了拿來上網打嘴炮、打電玩它還能編輯什麼鳥東西出來嗎?
終就還是要靠PC或NB的。
板大的見解真的相當深入, 給你個讚!

在下是從 Apple II 的年代就開始玩個人電腦的,

當年 Apple II & IBM PC 剛出來的時候,
當時的大中小型電腦業者也是這樣說 ~ 除了拿來打電玩它還能編輯什麼鳥東西出來嗎?

後來 Notebook 剛開始出來的時候,
個人電腦的業者也是這樣說 ~ 除了拿來上網收信打嘴炮、它還能編輯什麼鳥東西出來嗎?

再後來, NetBook 剛出來的時候,
Notebook 的 User 也是這樣說 ~ 除了拿來上網收信打嘴炮, 它還能編輯什麼鳥東西出來嗎?

現在, 平板電腦出來了,
還是有人這樣說 ~ 除了拿來上網收信打嘴炮、打電玩它還能編輯什麼鳥東西出來嗎?

電腦這行業, 永遠都是先有平台, 再有應用的!

我的字典裡沒有減法, 因為我跟定你!
windwaltz wrote:
我發現講了一大堆網上...
APPLE GOOGLE AMAZON FACEBOOK IBM
的成功 告訴你新一代的競爭者已經起來了
他們的軟硬體整合
一切都是硬裏子

創意 才是不斷成功的關鍵
創意才是你獲利的關鍵
所以
你可以發揮你的創意
(恕刪)


有"硬裡子"才有資格談"創意"! "創意"要靠"硬理子"來實現!

沒有基礎研究, 沒有投資研發, 哪來的創意產品可以行銷可以賣?

台灣的"硬裡子"已經跟不上腳步了, 能夠實現的"創意"範圍自然受限且低落! 過去十多年台灣電子品牌過度行銷, 重表面輕本質鍛鍊, 已經開始自嘗惡果!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台股會不會上萬點很重要嗎
即使上10萬點還是95%的人賠錢
我實在搞不懂台股十年不上萬點
這有甚麼可以開砲的
請問諸君
台股上一次上萬點是幾年前?

十年沒上萬點
以現在產業現況來預期
很正常
有甚麼好奇怪?
分析的不錯!!未來投資可以參考指標

感謝大大的佛心!!
craywu wrote:
板大的見解真的相當深...(恕刪)



說真的
我其實也一直覺的ipad這些真的就是給小孩玩的東西..
但是前陣子去國外開會
我看到滿座的老外很多都拿ipad當NB在用,當筆記本在紀錄東西,或收發mail等等
重點是它們的掄指手練的超熟練的啦...
對於一些會議ipad省去空間大小,很容易像本書一樣就可以開始記錄文字等...
所以現在也不敢小看他了
我覺得還是使用上的習慣..畢竟若是每天帶來帶去...NB跟ipad比起來真的重多了也麻煩多了..開機時間也久..

好大的一把金槍 wrote:
我看到滿座的老外很多都拿ipad當NB在用,當筆記本在紀錄東西,或收發mail等等
重點是它們的掄指手練的超熟練的啦......(恕刪)


我覺得因為中文很難打的關係...

我用 iphone 它還會幫我自動修字

只要指法的位置不要差太多英文都可以幫你調成正確的字,而你只要繼續打就可以了

但是注音沒有這麼簡單

--

我是不知道未來的發展會怎樣... 但是就目前的狀況是這樣

所以外國人可以用它當筆記本,但我只能拿紙本筆記本記東西

之後再用google日曆同步到IP上

BTW 小弟我英文很爛,但是很基本很基本的還是OK (文法會錯一堆的那種)
謝謝大大的提點

其實我也認為 台灣製造業 靠降低人事成本的這個模型 不行了

但是 台灣真正能夠 硬底的產業或公司有哪些呢 ?

另外 牽涉到各股

目前軟體 能夠維持高獲利的(電玩不算) 僅此一家 5203訊連

但是股價告訴我 他正面臨 巨大風險

大大如何看 台灣的軟體業呢 ?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