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orerainyday wrote:
看來水雲兄對2412的了解並不夠深入,它之前二次的減資都是以資本公積轉增資先發股票再減資把股票收回,事實上有參與除權再參與減資的人手上的股票是完全沒有變動的,你的公式謬誤之處大矣(你沒有2412,我有,而且我有參與二次減資)。而我可以很老實的告訴你,愈是大戶,愈不會採取你說的"多次交易" 的方式降低成本,先不考慮價差(一定賺得到價差嗎?),証交稅和手續費的成本就很驚人了,反而是散戶才會採取你說的方式,降低成本。
那還好小弟還沒衝去問 0050 的負責人怎麼行動

在 01 上問得到就好了

雖說想去問 0050 的負責人,很可能還問不到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star63912002 wrote:
發還你 2000 元...(恕刪)
差異在「後面沒有增資」
一般營經賠很大的爛公司、減資完必然會增資印股票換鈔票
只有減資後的增資才會稀釋舊股東的權益
原本一檔股票每年賺10000元、總數有10000張、你持有1%(100張分100元)
若減資40%(減資不會影響原先的獲利or賠錢金額)
變成總數6000張、你持有60張,但獲利的10000元是不會變的
你還是可以分到100元、因為你仍持有該公司1%的股權
但如果該公司又向市場增資4000張
總數又變回10000張、你的權益才會受損(變成0.6%、只能分60元)
中華電信減資並沒有這個問題,減資後、中華電的股票籌碼越來越少
如果一家每年賺10000元的公司
股票總數從10000張>8000張>6000張>3000張
你覺得這家公司的股價應該怎麼跑才對
至於網兄說進出搞差價零成本持股、就看個人本事了
不過有實力玩這招的人、找中華電信玩是何苦
一不小心還不夠貼手續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