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的時候,一個濾毒通風機要撤換,得標後軍方跟廠商說"價格欄裡面的數字由你們填"...
再加上,做土木工程的親人私下透露,換了"草色"政黨持政後,送的紅包比以前要多很多...更不用說總計八年的數字...
現在,已經拿下執政立法的政黨,混了兩年完全沒建樹,鈔票還一直燒...
還政於民的時間已經很久了,民智到底還要多久才養成,百姓到底還要面對"黑、金、權、勢、庸、愚、懶、散"多久啊...
對在位的政治人物們來說,我們都只是群搖錢樹,同胞啊,醒醒吧,現在已經不容那些只有花錢收錢的政客與覬覦者還有忘根的資本家一再糟蹋台灣全體的生命財產了...清末政府就是腐敗到沒得救,才有國父推翻滿清,血洗江山的事情發生呀...難到大家還期盼類似"出埃及記"裡的奇蹟嗎?那也是付出多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像命如草芥一樣的代價呀...那個叫做一無所有呀...
現在全體同胞得要做出讓那些在位者與覬覦者驚心膽寒的事,才能獲得新生的曙光呀...
不要再盲目的支持,人情難卻也得捨棄,不然我們都只能看著台灣步入漫無止境的黑暗地獄...
最有爭議的一點 應該是有種說法
央行的外匯存底不是淨資產,它是用同值的新台幣換來的
是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項 必須與另一邊 的新台幣 負債項 平衡
要用多少外匯就必須拿多少等值的新台幣來換
外匯資產 == 新台幣負債
個人覺得不是這樣的
外匯形成的過程中 扣除外資流入
出口商把用出口勞力賺的外匯存入銀行
絕不是像銀行存款 把錢借給銀行
由銀行保管 然後拿換到的支票來用
不是這樣 明明就是(買賣斷關係) 一邊有外匯 一邊有新台幣
兩邊都是資產交易
所以 外匯資產 == 新台幣負債 這個不對
那為何還很多人這樣說呢
猜可能是 外匯是資產 可是新台幣本身不是
新台幣 有它本身的資產負債表
新台幣 == 中華民國國債 (這才是借貸關係)
所以外匯是淨資產 新台幣不是
真正需要資產負債表平衡的是新台幣 不是外匯
因此 要用多少外匯就必須拿多少等值的新台幣
這太怪了
外匯是出口勞力換的淨資產
然後把這個淨資產跟銀行換新台幣(是換的 不是借給銀行的)
是換的人自己要把 淨資產 換成 xx幣
所以這明明就是央行的淨資產項
如果不是 央行的淨值是0 出口勞力賣給銀行的是0
全民努力作工出口 得到0?
央行如果把換到的外匯 拿去還 中華民國國債
外匯跟新台幣跟中華民國國債這三個都會一起減少
台灣外匯都排世界前幾 新台幣也一堆 債卻很可怕
三者一起減少 應該是好事
這個資產既然是全民的 現在也是民選政府
就該有權動用
否則難不成全民可以用選票選進銀行的董事會 作決定?
kantinger wrote:
看過各位說的 跟去網...(恕刪)
錯
中華民國的國債是政府花的,政府自己的花銷要自己負責
央行的外匯所產生的新台幣負債、是央行為外國匯入的資產產生的
換句話說、央行也為這些外匯背上同等的債務
兩者收支沒有關連,央行外匯再多、也不是政府賺的
不是政府賺的、又有何資格亂花在政府自己的開支上
就像你私人亂花錢欠債10億(政府債務)
但你手上有一筆因為本身工作(央行)運轉關係、他人所寄放的10億(外匯)
而這個他人也有你這筆資金的10億元欠條(台幣)、有權隨時拿回自己的10億元(外匯)
結果你把這筆錢拿去還你的私人債務,那你的工作(央行)怎麼辦
你的做法只是把政府的債務轉嫁給了央行,央行再轉嫁給全體國民承擔
另外所謂民選政府也沒有任意充公不屬於自己的全民資產權力

每個團體都要為自己的收支負責
不然就去實行共產主義好了
另外你的做法:債會減少、外匯會減少
但新台幣沒有減少的理由、而且還會加倍翻高
cwyu1003 wrote:
外匯存底不是政府的錢
舉個例子,你開公司賣給外國人一個產品售價100美元
你拿了100美元也不能在台灣消費,必須換成台幣,這時候政府跟你換,給你3200台幣,100美元暫時存在政府這邊,外匯存底就增加100美元
但這100美元並不屬於政府,因為人民隨時可能有需要美元去購買外國的東西,例如你生產的這個產品裡面有一個零組件需要向國外進口,這個零件外國人賣你50美元,你不可能付給他1600台幣,他也不會收,這時候你必須先向政府把這1600台幣換成50美元才能跟外國人買到這個零件,而外匯存底也就減少50美元
上面這個例子政府得到什麼好處,好處就是你賺100美元進來,要繳營業稅給政府,稅收是屬於政府的,但外匯存底政府不能亂動用
我不是科班金融出身,還請各位大大補充比較專業的解釋
正解!
外匯存底說穿了只是台灣賺進來換到銀行的外鈔
如果有人家中自己藏著外鈔或是存外鈔戶頭、則不在此計算之內
這些錢、實際上已經在流通了、根本不是「存款」,怎麼給你動用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