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想勸各位....房市的漲跌...景氣循環是一定會有的.....人一生中;20歲到60歲.........數十年中...你一定會遇到幾次房市的景氣循環....聰明的你 應該學會的 是如何在景氣循環中獲利...或是買到""心愛""的房子....而不是 怨聲載道 怪政府 怪建商 怪投資客.......................這是真心話...................................
不要買太超過自己能力負擔的房子,而且考量一下工作轉換風險的問題,將來說不定都去國外當台勞去了,還買房子勒。必要時,甚至可以考量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否一定需要再房價那麼高的地區。房子買了能夠不折舊,能夠保值,那當然最好,老了先拿房子跟銀行借貸,住老人院去,還有剩。現代人也不需要考慮留房子給子孫的問題,反正空房一堆,十八歲一到就趕出去住。就算不趕人,子孫一定會想獨立的。租便宜的房子也是要挑地點,打長約,好好過生活,相信有存款能力的人,投資存款的所得,不會比買房遜色,房子要付的房貸遠遠高於存錢的收入,一來一往,退休儲備金都沒有了。真的覺得,像陸劇蝸居中誇張的劇情,每每看了都傷心,為了夢想房子(還只有使用權25年不能傳子孫土地)犧牲孩子相處時間,犧牲所有生活娛樂,連累親人,每每一直上演。前面網友說的對,最後還不是只需要佔一小塊地,我覺得更多人是根本不需要佔地,不過幾十年。找間遠離都心但交通順利的地方,自己住開心,不論租或買都好。多存錢是真的。真正想表達的是,心安,知足常樂,到哪裡都快樂,不一定要買,換句話說,買了房子來住,不一定能安心,包袱多負擔重,煩心的事就來。買了房子不能換鄰居,不能住新房,老到一定程度,不是遷就子女住所,就是住老人院或醫院。有小孩更是,孟母都麻會三遷了,更何況我們,將來有小孩可以一起住,一起找地方住,一起分攤,沒有小孩一起住,住老人院去,遲早的事。執著,何必?我們家有間房子的房客,在市場擺攤,一租房子就是十幾年,將來要回鄉下去住大坪數的房子,或是看念大學的子女將來在哪裡工作,就要出錢搬去同住。這種人非常多,根本不想買屋。把幸福定義為找一間有形的房子,被建商催眠啦,背一身貸款,倒不如過得簡樸快樂踏實好。
小杯子 wrote:聰明的你 應該學會的 是如何在景氣循環中獲利...或是買到""心愛""的房子....而不是 怨聲載道 怪政府 怪建商 怪投資客.......................這是真心話......................................(恕刪) 您說的沒錯人民自己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自己該做的還是要做,不能什麼都怪別人、怪政府、怪投資客.....etc只是這不代表政府就可以豁免所有的責任、繼續配合財團、建商裝死不作為我並不要求政府要打壓房價只是該有的制度還是要有房價透明化、按市價課稅.....etc,樓上已經有人說過了,這些國外行之有年的制度,國內有沒有?我不認為批評政府沒做到這些,是在怨聲載道、把自己的責任推卸到政府頭上,人民要督促政府,這個國家跟社會制度才會進步,人民才能獲得幸福,民主制度的存在價值不就是在這裡嗎?
偶然看到 醒世文以下為節錄一生都是命安排 求什麼豈可人無得運時 急什麼死後一文帶不去 慳什麼他家富貴前生定 妒什麼治家勤儉勝求人 奢什麼世事如同局一棋 算什麼聰明反被聰明誤 巧什麼虛言折盡平生福 謊什麼是非到底見分明 辯什麼誰能保得常無事 誚什麼與大家分享
maggiedavid wrote:財力不夠,用租就可以...(恕刪) 我想大部份很會買股的人, 應該也不大會報怨房價怎會越來越高吧政府是應該照顧中下階層的食宿問題.這些人可能三餐溫飽的不够了, 還會去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