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_kewei wrote: 你拿錢放美金定存,一年賺3%,這不是正常的?你買特別股,一年賺3.5~5%, 這不是正常的?為啥投資股票每年都賺錢會讓有人覺得不可思議?真是不懂~~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霸氣100分!
鴻海:為求才留才 6月起平均調幅7%鴻海今天表示,為求才與留才,已於6月份正式生效員工年度調薪計畫,符合年資滿一年以上各資職位同仁,平均調幅7%。鴻海今天上午證實,為求才與留才,已於2019年6月正式生效員工年度調薪計畫,年資滿一年以上各資職位同仁,平均調幅7%。鴻海指出,透過提高薪資福利,與同仁分享公司營運成果。鴻海表示,此次調薪適用範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個人調幅,依各單位績效和員工個人考績而定。此外,鴻海科技集團其他台灣企業,依各公司營運情況、薪資政策與市場競爭力等,各自進行調薪檢討。今天凌晨就有網友在PTT網站爆料鴻海可能調薪的消息,引起外界矚目,有網友回應「好猛,結構性調薪」,也有網友回覆「有加薪就給推」、「至少有加,比空話好多了」。***********************************************************************************************肯定郭董對於台灣低薪環境努力的付出
鴻海線上法說會`~目前進入問與答~~~(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1日電)鴻海集團新董事候選人劉揚偉表示,美中貿易衝突「情勢越來越嚴峻、發展詭譎多變」,鴻海透過洞見未來能力等3大對策因應。他並指出,鴻海集團在中國以外產能,可因應美國產品生產需求。鴻海今天下午在土城總部召開首次自辦法人說明會,4位新任一般董事候選人包括鴻海副總裁兼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6088.HK)主席盧松青、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兼京鼎(3413)董事長劉揚偉、工業富聯(601138.SH)副董事長李傑,以及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共同出席。談到美中貿易戰,劉揚偉指出,鴻海集團的宗旨是長期、穩定、發展、科技和國際。他指出,美中貿易衝突詭譎,要清楚貿易衝突發展方向,思考的不是短期對策、而是長期對策。此外劉揚偉指出,鴻海集團的發展方向是「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面對未來新興產業應用。劉揚偉指出,美中貿易衝突,「情勢越來越嚴峻、發展詭譎多變」,對於因應之道,劉揚偉表示,依照鴻海過去積累的實力,提出包括洞見未來能力、快速敏捷反應能力、以及全球布局在地化生產等3大對策。洞見未來能力方面,劉揚偉以鴻海轉投資日本夏普(Sharp)為例指出,3年後看到成果,奠定鴻海在日本基礎。此外鴻海集團2017年在美國威州布局,而2年前沒有美中貿易衝突,鴻海就預先在美國布局,因應未來數年後發展,面對美中貿易衝突,這樣的布局顯得非常重要。在快速敏捷反應部分,劉揚偉指出,鴻海以執行力著稱,具備快速的反應能力,他以蘋果iPad在中國成都廠從無到有為例指出,只花90天工夫。他指出,面對美中貿易衝突,可以將生產鏈快速搬到需要的地方。至於全球布局在地化生產,劉揚偉表示,這是集團過去20多年來努力的方向,朝向國際化邁進,集團已經陸續在全球16個國家設立生產基地、4個國家設立研發中心。他透露,在中國以外產能,可以因應美國產品生產需求。
一、法人們提問1、為什麼鴻海要保留這麼多現金,現在鴻海沒有像之前這麼快速的成長了,為什麼不多發一點股息?ans:鴻海需要保留現金因應數位化,有助於增加效益2、鴻海有沒有考慮執行庫藏股?ans:若市場因中美貿易戰非理性,股價產生恐慌,鴻海不排除執行庫藏股3、中美貿易戰美國課的25%,鴻海是不是有能力處理?ans:法人關心鴻海全球生產基地如何因應美中貿易戰進行調整,以及Apple與華為訂單對於鴻海未來1年營運的影響。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劉揚偉表示,鴻海在全球有16個國家有生產基地,以及在4個國家擁有研發中心,以生產的角度來看,除了了中國之外,鴻海在其他國家擁有25%生產能力,可以因應Apple在美國的需求。鴻海法說會後的記者提問~第二個媒體問的,和我推測的差不多,請問轉單效應是增加還是減少,鴻海的回答是a增加,b減少,反正市場就在那,誰勝出,還是有那麼多的量需要代工,劉揚偉回答的好,記者陷阱題,請問,a增加,b減少,那整體是減少嗎? 鴻海: 是有10%的增加。記者:請各位董事說第三季的公司情況財務長: 我們公司是以競爭力強出了名,只要3000億美金課下去確定,我們很快就能調整。a大:現在其實可以驗證之前我們的推測及看法是不是正確,在這些董事們口中講出來的,是不是和我們想的一致,我是覺得和我看財報及我的認知是一樣的,而且這次法說會很明顯就是強力在做多。記者:如果川普要課3000億美金25%, 鴻海會選在哪兒增加佈局?鴻海:美國及墨西哥,美國廠2020年就能啟動,一些顯示器,車用,伺服器都能在美國生產記者: 為啥夏普的董事沒有來?鴻海:在忙~~但他還是會執行共同決策的權力記者:郭董以後真的不會再介入鴻海嗎?和董事們會有什麼 互動?鴻海: 郭董還是董事,經營委員會做了決策送到董事會,董事會來決定,但一般來說,經營委員會決定的事,董事會應該也會同意記者:鴻海調七%會造成什麼影響?鴻海: 得人才者,得市場,沒有正面回答記者會造成多少成本負擔,這和我們之前說過的一樣,鴻海這麼有競爭力,人才都是一等一的,有人才公司才會強,這也是強者恆強的道理所在。記者:中美貿易戰會有多大的影響,影響多久,影響多大a大: 我還沒有聽鴻海說他們的看法,但這個問題有啥好問題,不就是一句話,川普什麼時候爽他就停了,鴻海應該不敢像我一樣去推測川普選總統前會停,因為這種太大膽的推測,公司不能這樣做,果然,鴻海回答沒有人知道,唯一的辨法就是靜觀其變外國記者:bala~~ba~la~ba~la %!$%#^%#^@@$!@#^%$鴻海:今年鴻海的資本支出會朝化數立轉型增加效益的方面,固定的資本支出就和去年差不多,今年是朝向技糐及質量去走。 第二個現金就是鴻海現金這麼多要幹嘛 ,鴻海: 也沒有特別的高啦,才八仟多億,我們是相對保守的公司,多留一點錢防身,有燒一點錢在學品牌及行銷上 。黃德才有說,郭董以為很保守,都是看到有訂單才去買原料,買土地,蓋廠房,這是郭董特別要求的。a大:一些鄉民還以為鴻海很危險,這麼保險的經營方式,講的一付要倒的樣子,這是很多公司自難不如的經營方式。財務長表示: 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強的現金流星,這麼穩健的現金流,都是拜鴻海這麼有競爭力及保守所賜。a大:一些鄉民看不出健康的現金流健不健康,在財務長眼中這麼健康且保守穩健的,無知的人卻以為要倒了,看財務長在說現金流時一臉自信的樣子,笑瞇瞇,有自信的咧,之前沒多久前,不是有人在質疑為啥鴻海什麼自由現金流是負的,說啥地雷的記者:剛剛那個外國記者的$%!$!#$!#@$!@$%!@%$!@#,我聽得啦,資本支出每年維持300~500億嘛,你們說員工有100萬人,是達到了嗎?還是目標100萬員工?鴻海: 其實我們員工最高是120萬啦,但有淡旺季,120萬最高後,我們開始有引進自動化,所以員工數雖然減少,但營收還是有增加,這代表我們自動化有成,員工數會因自動作引進,員工會漸嶄減少,鴻海最終有說,如果世界經濟被中美貿易戰搞到景氣開衰退,在種情況下,鴻海佔全球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四成,這種情況下就會有影響,這也是之前我在fb上說的,中美貿易戰最惡化時,獲利下降我相信,因為世界景氣都打趴了,鴻海這麼大的經濟體說沒景影就是騙人的,這些都是可以用正常的邏輯推測出來的。a大:記者有一題,我覺得也是陷阱題,鴻海在非中國的地區有25%的產能,這部份雖能應付中美貿易戰的需求,但因為在非中國製造成本增加是鴻海吸收還是和廠商吸收a大:這問題真犀利,就是給你鴻海吸收或和廠商一起分攤,鴻海也四兩撥千斤的回答,不同國家生產因應法規或需求會和廠商溝通後,不一定是中國製造就是成本最低,不然為什麼要有25%的產能在非中國,這題回答的算漂亮, 對外資群來說,透明一點的公司,他們是愛的,這一點是加分的,今天說全球有十六個基地能生產足以應付美國關稅,這也是加分的,鴻海還說盡量使用原有的廠區去生產,這部份也是陷阱題,因為如果你要擴廠,就要增加成本,資本支出,很多法人、記者在問問題時,都充滿了陷阱版友:就是調整最少廠區,來滿足需求就是~a大:對~~這真的是陷阱題,你沒有看有幾個記者在問資本支出會不會增加,去參加鴻海的記者都是有準備過的,從不同的角度切進去問,讓你說溜嘴版友:確實資本支出可能增加,但不要太誇張,應該都還好
經過了鴻海首次的法說會後,今天看起來投資人甚至法人都對鴻海比較樂觀一些了,昨天聽財務長對鴻海現金流是非常保守的態度、拿到訂單才生產,買設備,擴廠、國外有十六個生產基地足以應付美國的需求、還有優化自動化工廠及拿到世界燈塔工廠的高榮耀…等,昨天法說會後,法人認為鴻海未來會變得更透明且昨天出來的幾個董事在對答方面都非常的精準及流利,使大家對鴻海更具信心,今天就先反應了昨天的利多。既然外資群、法人,投資者對於鴻海了解更多了,接下來賣壓就會減少,之前幾周觀察,外資群就算大賣,鴻海還是很穩的守在71上下,現在很多問題都比較清楚了,比較沒有疑慮了,賣壓當然會減輕,股價自然就會漲,股價回到八十x,九十x這種淨值左右我個人覺得不難,但要回到一百以上,還是要等中美貿易戰結束後,市場才會對鴻海更有信心,我說過,鴻海競爭力很強,可以應付很多種情況,但如果是世界景氣因為中美貿易戰而衰退,以鴻海這麼大的公司一定會有一點影響,我一直說,獲利稍微下降一些我相信,會發生什麼危險是想太多了。有志一起投資鴻海的朋友們,有私訊給我的,目前我已經把這一棟整理的心法送出去給你們了,fb我也都幫你們核準了,有本事便宜的買到鴻海,你也要有本事抱得住,八十x以下的鴻海我認為機乎是不敗,了不起風險就是兩年就能化解,一樣是小風險換大報酬,很多人運氣好買到70~72元,但如果你不懂鴻海的競爭力及價值,恐怕你也會抱不住。
昨天鴻海開完首次的法人說明會後,今天外資群總計還是賣超 7,472 張,是外資群對鴻海的法說會還是不滿意嗎?其實法說會,記者會還有很多容易可以說,但我今天先來看籌碼面。看一下今天外資群中賣超最大的外資是誰,我看得到,最明顯的 港商野村 ,今天賣了8774張,比今天外資群總賣超的7472張還要多,那 港商野村 是聽完鴻海法說會不滿意才賣的嗎?看起來不是,最近六個交易港商野村 賣了鴻海40789張,所以在法說會前五個交易日就大賣了32015張,所以很明顯港商野村 和昨天鴻海的法說會結果就是無法,港商野村 打定了主意要清倉。那港商野村還有很多的鴻海股票嗎?從今年算起,港商野村共賣超27,815張,若從2018 1月1日起算,港商野村 共賣4,129張鴻海,這一年半港商野村的股票算是清倉了,也沒有這麼多股票能再賣了。今天在外資群賣7472張,三大法人賣 6,601 張下,鴻海還能漲1.3元,看得出來一般的投資人在聽完法說會後,稍稍樂觀了一些,加上群組中呂氏娶妻基金()出手購入了近百張的鴻海,這都是因為鴻海昨天的法說會讓很多投資者心中疑慮有減輕的原因。最終,也不是我愛說,電子五哥中連最鳥的和碩都漲到月線以上多很多了,仁寶、廣達,緯創早就站上季線了,裡面最具競爭力的鴻海今天才剛碰到月線,現在大家是以為中美貿易戰是鴻海最弱就是了,最具競爭力的公司,股價反應卻最慢,一方面是鴻海股本最大,另一方面就是刻意的被打壓,目前鴻海還是非常的便宜。
工業互聯網公司網址http://www.fii-foxconn.com/昨天在鴻海法說會上有聽到工業互聯網這間公司,去年鴻海賺 1,703 億中有687億是來自已這間子公司,這間子公司下還是有一個大的組織架構,這間公司在中國也有上市,昨天法說會中有聽到,鴻海未來不在靠繼續擴大生產產能為目標,而是要靠數位化、自動化整合來達到質的效果,鴻海是說轉型,聽到轉型兩個字就很熟悉,未來鴻海要依工業互聯網把數位化帶到鴻海的工廠中,達到不再追求擴充產能,但能讓成本更低,獲利更高,鴻海是期望接下來幾年是能維持和過去幾年差不多水準的獲利,轉型有成後,會讓獲利更上一層樓,是不是如此,未來可以持續追蹤鴻海的財報。擁抱數位轉型,大量投入相關研發至於集團本身的發展,仍以郭台銘過去常提到的「雲移物大智網」與機器人等七大領域為大方向,並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以及健康互聯網三大網。其中,工業互聯網更是鴻海這幾年大力推行的目標。李傑指出,數據是未來的一大資源,企業所傳承的知識,全都藏在數據裡;尤其,鴻海集團有17萬5千台工具機、8萬台機器人等設備,透過工業互聯網,蒐集、分析其中的數據,創造出新價值。「如果鴻海不是一個小宇宙的話,我不知道誰是。」他很是自信。有了工業互聯網打底,鴻海接下來要更積極擁抱數位轉型。劉揚偉引述管顧公司麥肯錫的報告指出,數位轉型能提升實質效益,以鴻海集團年營收5兆的規模來說,即使效益只增加1%(500億),「對鴻海的影響也非常大。」李傑表示,富士康想把工業物聯網當成新的商業模式,從原先將代工做得完善,再到推廣工業物聯網給客戶。鴻海先把它做好,再影響到全世界。而工業人工智慧扮演的角色,就是符合製造業節省成本,增加效能,提高質量等剛性需求,鴻海轉向工業互聯網,希望協助企業達到以上目的。李傑指出,工業人工智慧是ABCDE,A是代表AI或者叫Analytics,B是大數據(Big Data),C是雲端(Cloud),ABC是全世界都在談,再加上D是領域知識(Domain know how),目的是證據E(Evidence),透過證據經驗不斷提高AI的可靠性,達到省成本、提高價值、增加效率的目的。「人工智慧改變人類生活,工業互聯網則是改變產業,」李傑表示,工業物聯網轉型,第一個得做的就是建立新文化,任何東西必須要了解它數據哪邊來、資料哪邊不好、成本哪邊最多、怎麼樣提升效率,這將是鴻海集團未來轉型的關鍵。
昨天鴻海法說會後的記者會中,財務長有提到,鴻海在做ODM/ODM的方式,我個人覺的很有趣,很多人擔心鴻海的庫存很高,這些庫存會不會是廢料或是賠錢庫存,畢竟鴻海的庫存高達5705.69億,聽完財務長說郭董當初是如何要求鴻海是怎麼做生意的後,這部份應該就沒有疑慮了,在下面影片法說會29分50秒時,財務長除了提到現金流是用最穩健、保守的方式管理外,還有提到如何管理庫存,他們都是確認有訂單後才會去備料,買設備,買土地,建廠房,甚至雖然庫存及原料是列在鴻海的財報內,但在訂合約時是有明確訂這是算客戶的責任。財務長是用下面的英文說的,可能大家就會忽略了~inventory 庫存liability 責任contract 合約firm 確定的所以就算鴻海庫存很多,就是因為訂單很多,都是為客戶備的料,合約都訂了,未來大家就不需要去擔心鴻海財報中因淡旺季鴻海庫存的多或少,因為這種做生意模式,庫存根本就不會是什麼問題,這段話未來就當做分析鴻海財報的其中一項已知條件,以後還有無知的人說,哎阿~~鴻每現金類現金有 8,193 億又怎樣,庫存有5705億,現金拿去賠庫存還不夠,如果你聽到這種話時,就直接在對方頭上貼上,弱~~一般我們在分析財報時,對庫存的分析總是會充滿擔心,擔心庫存是不是多備的或是備了成廢料,以鴻海這種做生意的模式,確實庫存管理算是非常穩健的,那公司可不可以配出息,靠的就是現金流,法說會上都有人覺得鴻海手太多現一, 財務長都解釋鴻海是以穩健、保守為主,所以未來我們在用時間化解風險時,股息這部份也能放心了。A.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最初被稱為原始設備製造,現在則被稱為「專業(委託)代工」。主要是純代工,不含產品設計,設計及配方是由委託廠所提供的,賺的是勞力工錢。製造商依企業客戶需求,生產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後掛上企業客戶的商標品牌,由客戶自行銷售。因此,接獲訂單的製造商,所製造出的相似商品,會掛上許多不同的品牌。會下OEM單的企業,是基於節省生產成本和部份管銷費用的成本考量需具備:充裕的勞動力,提供國際市場上所需的產品製造、組裝之委託代工服務能力。B.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s「原廠委託設計」除代工生產外,產品的配方及設計是屬於代工廠的,這可提高代工價格,並守住客戶不流失,除非客戶用另一設計,所以客戶擁有品牌權。需具備:產品設計開發及生產組裝能力,並能與OD M買主共同議定產品規格,進行產品設計或改良的工作。################################################################有私訊給我的鴻海股東們,我已經把fb網址及這一棟樓的心法書私訊給你了,如果沒有收到,代表信寄有漏掉~~~鴻海的股東不要公開洗這棟樓,把鴻海的庫存,數量,包含時間私訊給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