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_kewei wrote:
鴻海減資前股本為1,...(恕刪)
http://0rz.tw/Hn8No
上面是2018年01月13日的追蹤文,原文已刪,這是備份網站的資料。
真的是有先自己研究觀察了2年多,無意間看到您這篇好文,才想請教看看。
1.比起外資大賣,為何更重視元大台北?
短線外資賣壓當然很大,但既然是長投就不能只看短線,長線來看外資就是買買賣賣一波一波。
但元大台北不是,在A大開始計算50萬張的日期2018/01/02的之前的一年裡就已經先賣了10萬多張了,這是一種長線綿密的賣壓,不論價位線型,不論當時市況,不論消息面好壞。
只有在去年8月減資,大股東一次從鴻海拿回大筆資金後,我一度判斷拓業所需資金已經湊的差不多了,加上2018/11/05開始,元大台北曾連續數天千張買超,後來事實證明我誤判,那之後的賣壓反而加大。
或許A大認為1年半時間賣不到3%,就算加上之前1年的10萬多張,2年半也賣不到4%,可是這2年半的時間,外資有買有賣,正像大大說的,持股%數有一個區間在來回,但元大台北除了去年11月的那幾日連買,這不到4%的賣盤區間卻是從120到目前價位,中間還有一次減資。
郭董公開可查詢的名義上[個人]持股,從去年底以來真的如媒體宣傳的,的確是增加幾萬張的阿,但元大台北去年底以來賣超加重幅度多少張?哪個員工或哪群員工這麼有魄力這麼有實力直接跟老闆對做?還做的比老闆兇狠?
2.正如A大說的,從一年半前的追蹤文內容也可以看出,我根本上也不認為元大台北是為了價差要獲利,這種層級的人士也不差這幾百億來過活,或是要賺股票的操作財。
元大台北對這整個集團所有母子公司股票的賣盤,看起來就是在籌資,去支援其他全球佈局拓業所需的資金。
新佈局會成會敗?無法得知,只能幾年後事後看結局,起意也是好的,為了企業永續經營跟成長。
3.今年初之前,元大台北對相關子公司能賣的部位其實都賣的差不多了,賣壓似乎已經結束快半年了。
反而是去年底郭董宣示增持鴻海並參選總統的這段時間以來,元大台北賣超集中在母公司鴻海身上,而且幅度擴大。
4.我是真的會買,要長期投資,所以這點真的很在意,需要搜集各方的討論研究,如果A大認為需要是股東才能在公開的討論區討論或請教,那簡單,這價位我先買個幾張擺著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