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Y大在金融版又見到你,3年前有過把全部潤泰全全換成28-30元上海銀的念頭,可惜僅換一部份,後來發現潤泰的股利無法配很大一部份和南山人壽有關,我就打算此生不會存壽險類股,它們只適合作價差。 yoyomum wrote:經過潤泰雙雄這幾年的...(恕刪)
似乎都沒人在討論國泰金富邦金??這兩檔相較其它漲多的金控股而言落後不少連2015年的高點都還沒到一堆金控早就過2015年的高點了.....之前是因去年第四季壽險業的虧損(應也只是帳上未實現虧損~今年應都漲回來了)而跌不少但這因素今年應不存在了??不知大家對這兩檔金控的看法如何?
sessler1978 wrote:似乎都沒人在討論國...(恕刪) 美系金融股外資分析師表示,壽險業去年第4季的未實現損失太大了,壽險金控有從當年度可分配盈餘提列特別盈餘公積的壓力,預估今年配發的2018年現金股利不會太好,富邦金可能只有2元,國泰金預估1.5至1.8元,新光金則是不到0.3元。除了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壓力,去年每股稅後純益較前年衰退,為泛壽險金控無法維持去年現金股利水準的因素之一。據各金控公布數字,旗下有壽險公司的泛壽險金控,包括: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新光金、中信金,去年每股純益均較前年衰退。
sessler1978 wrote:似乎都沒人在討論國泰金富邦金??這兩檔相較其它漲多的金控股而言落後不少連2015年的高點都還沒到一堆金控早就過2015年的高點了..... 現在流行是存金融股(創造穩定現金流)壽險雙雄的殖利率一向都相較低適合高手作價差所以股價炒不起來....
sessler1978 wrote:似乎都沒人在討論國...(恕刪) 大奶小奶,只要有奶,便是娘。國泰、富邦硬梆梆,也不是沒奶,也不是去年第四季的關西,就算過去EPS很漂亮,也沒辦法給奶喝,沒奶喝,就只能坳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