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德 wrote:我也是滿反對出書的...(恕刪) 一般來說,坊間的書寫的都很足夠了,不同的面項,不同的心法,只要想得到的,從古至今有多少的投資、理財書,很多投資人看了這些投資書後,還是沒有太大的感覺,其實問題出在看別人寫和自已寫這是兩碼子的事,自已會和教別人這也是不同的境界,如果真的想進步神速,除了多閱讀看前人留下的投資知識外,更重要的事是自已要試著動手去整理,把一些知識整理起來,在整理的過程中會比較容易融會貫通,如果加上有人提問,再針對更細節的方向去詳述,這才是進步最快速的方法。當出書後,成了名人,頂著名人的光環時,其實靠的不一定就是投資收入,而是靠著上節目,出書得到的收入,因為會花太多的時間在這些所謂的節目及書上,能研究股市的時間就會相對的被壓縮,我說過,投資及理財找一個自已想要的,做之前了解這件事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有人就是愛出名,有的人就是愛上節目出風頭,但我還是喜歡走在路上當路人甲,至少不會哪天走路闖了紅燈,路上吐了口口水就被討論,何必呢~靠自已投資的好處在於,我喜歡哪時候停手我就能停手,不然像巴非特,他有了這麼多的錢,他的投資卻不是他想停就停,賺了一堆的錢,最終死後也許也是裸捐所有的產財~真的有志要學習的人,其實就試著自已複製這棟裡的內容,自已整理成自已的一本投資或理財書,其實有一些版友是會做這些事的,有的是單純每天看我寫的文章然後就複製放到word上,有的可能融會貫通後自已再為那段字取個名稱,有的整理完後還會分類,反正做愈多的人,最終勝率就愈高,愈不容易在股市中受傷害。
Bob Dylan wrote:前30名,該不會A...(恕刪) 這是100億~~請笑納~~ 可以買半條吐司~如果把這一棟的知識都學去,未來有資金比較大時,別說100萬了,再多錢也贏得到,股市中就是10個有9個賠,其中1個就是了解了大部份的股市知識及常識,避免了大部份的股市陷阱,用時間及眼光就能賺錢,一般來說最差最差靠時間應該是穩賺的,只要基本功可以,靠時間一年賺個3~5%不是什麼難事,運氣好一點的話,一年遇到幾次散戶恐慌送錢波,一年10~20%應該也沒有問題。
感謝A大不斷提醒閱讀的重要也一直表態最近不宜進場有看到書上(口木醫師)說本益比是落後指標低不一定就是好結果最近狂出一些前十低本益比強先回補的新聞(33的亞泥不推 等38才推)用在A大這邊習的的技能看看每隻的基本面竟然沒有一隻想買想到以前自己一定會毫不猶豫進場成冤魂唉 今年我一定要有所突破!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裸」字錯太多次了...(恕刪) 也才錯五個,比起之前的怖->佈還差得遠~ word有錯字就紅底,語法錯就錄底,01應該是沒有,對我們這種無蝦米輸入法的來說,字錯了就會一直錯。########################################downpourqq感謝A大不斷提醒閱讀的重要也一直表態最近不宜進場有看到書上(口木醫師)說本益比是落後指標低不一定就是好結果最近狂出一些前十低本益比強先回補的新聞(33的亞泥不推 等38才推)用在A大這邊習的的技能看看每隻的基本面竟然沒有一隻想買想到以前自己一定會毫不猶豫進場成冤魂唉 今年我一定要有所突破!ans:一般來說,大型穩定的權值股一定是在恐慌時才買的,如果過熱的話,一買短線容易有帳面未實現損失,一般的投資人看到自已的帳面損失又會壓力太大,聽到新聞上說要止損,會在賠3~5%或是5~10%賣出,那倒不如恐慌時買進,買進的價格一開始很甜,就不容易出現虧損,進可攻,退可守,買了後以時間就能化解風險,很多投資人買進之前都不了解自已想要的是什麼,過熱時買後花了很多年的眼光費才能回本,又害怕所謂的機會成本去砍掉股票,最終東賠一點,西賠一點,賠了差價,賠了手續、交易稅後,最終資金就一直縮水。###################################################其實這段期間我一直都在做你後面說的事把自己當成在學校上課的學生,翻著前面的內文作筆記跟整理,一邊小玩股票解個癮只恨自己對於投資醒悟的晚,大部分是因為沒錢,沒錢的原因是來自於剛退伍就買了一台全新的車80萬,直到我賣掉後,這台車子一共花了我一百多萬,可是我卻使用沒幾次,等於我的時間成本都送給黑洞了等到我不需要再為了車子煩惱,那時已經32歲了,當時手上也才不到五十萬的資金,相對於同輩來說我已經算是省到沒人性的那種了,可是一樣沒甚麼錢在身邊正式開始投資股市前三年懵懵懂懂,也搞得一場誤會沒賺錢也沒賠錢,直到四年前意外看到宏碁,才踏入長期投資的行列,當時幾乎是把薪水都投進去了,現在也慶幸當初很勇敢的投進去,到現在才有一點點的甜美果實可以應付往後的生活現在只等待再一次投資的機會,到時也一定會按部就班地來,希望您如果有看到穩當又可以投資的標的,可以偷偷跟我們講一下最後有個問題我看文很久好像還沒看到,可以讓我作弊一下嗎?我很想知道我怎麼去幫一個股票去訂出他應該有的合理價位,沿著均線再加上幾年的眼光費嗎?"幾年"是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有甚麼依據可以推論出來的??我很想知道我怎麼去幫一個股票去訂出他應該有的合理價位,沿著均線再加上幾年的眼光費嗎?"幾年"是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有甚麼依據可以推論出來的??ans:這沒有標準答案,這會依不同類型的公司,不同股本而會有不同,試想,如果是穩健股,放眼10年內不會有對手的,眼光費至少都是獲利加10年以上,如果是成長股,一般投資者把未來能獲利及成長的都算進去了,所以有時獲利當眼光費20年,30年都有可能,有一些黃昏股,今年賺了後,明年就不一定能賺,這種的通常眼光費就僅會有1~3年,如果是賠錢的公司,也許股價會是淨值的7~8折,因為預期性的把未來會賠的錢都先算進去。所以不同類型你要有不同的判斷方法,很多人會把同一套方法套在所有類型的公司上,所以會造成有的準,有的不準,當你在某一類型的股票中找到一種行得通的方法,那你就要把那一套方法套進該類股中,例如 亞泥,廣達,這種大型權值股,很明顯就和宏碁不同,判斷的方法不同,操作的方法也不同,但這兩類的公司還是都能以基本面為底去發展,有一些妖股,像之前的宏達電,那種基本面都看不到什麼進展的,號稱轉型轉到不知道哪兒去,那種拼的就是心理及籌碼,通常來說,太小型的股票我不會碰,原因我當初說過,我深知我沒有內線,1萬股東有內線的也許是幾百人,30萬股東有內線的也許也是幾百人,在很多股東的大型股中,我不需要打敗有內線的幾百人,我只需要透過基本面打敗剩餘的29.x萬人就行了,這些人大家立足點就一樣,透過基本面,籌碼面,自我心理面、法人心理面,技術面,資金配置,產業面…等,知道的愈多勝出的機率愈高,如果是小型股,別人有內線,一年前就知道一年後的業績,這時你在研究基本面,在怎麼研究也比不上內線的人,既然知道自已的不利點後,當然就要避免這類型的股票。有一些景氣偱環股,看報價、產能、工廠加班時數,原料進貨…等就知道接下來的業績,這類的股票如果你沒有跟進去研究這一些,你會被痛扁的機率也很高,通常在股市中只需要研究幾類出來即可,也不需要所有的產業,所有的股票都精通,像我,我也才操作那幾檔,賺的錢應該不會比去操作所有產業的人少,如果把火力分散到各產業,你要面臨的也許就是在個股中的a大這種高手,初入那類型的個股,一定是送錢的,雖然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資金配置可以讓你有六、七十分的底,但真正高手在過招時,差一分就差很多。寄這封私訊的版友:按~~a大你回我的只有第一段,為啥公開回的多了第二、第三段~a大: 剛心血來潮想到了,所以就多回一些~##############################################mrpupu=>淚淚淚都收到A大的雲端連結私訊~但是出席名單還是沒看到我的名字~A大~~A大~~我在這裡~別漏下我了!!!ans:你還在時間內,所以我把你加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