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6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這兩天成交金額增至1300/1400億,金融股也趨基本面導向了。


suyusheng5520 wrote:
https://tw...(恕刪)


所謂週轉貸款就是短期的意思,不用想太多; 銀行呆帳多是不良企業或錯誤投資。


weber2654 wrote:
所謂週轉貸款就是短...(恕刪)

謝謝解惑

weber2654 wrote:
目前你手上四支持股不錯,若資金不大,持股也不需要分散太多支。...(恕刪)

沒錯,金融股已經算是穩健保守的投資了,不需要太分散

我只有一檔玉山金

台中銀收盤10.70
剛好是去年的填權息

KingDavid520 wrote:
沒錯,金融股已經算...(恕刪)


感謝 weber2654,KingDavid520 兩位版大,熱心回覆與解答^^
以前金控友壽險是加分,現在不見得了。富邦老總的話......

***********[工商]

壽險業是金控2018年的獲利金雞母,卻也承受極大壓力。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26日表示,2019年面臨大環境不確定、經營成本逐年墊高、金融科技仍在投資與研發階段、外溢保單等創新保單叫好不叫座,讓壽險業必須花極大力氣去克服變數。

富邦人壽2018年底總保費收入5,430億元,較前年成長5.3%,且超越南山人壽,坐上壽險業第二大,新契約保費1,904億元,則是去年全年的第三名。富邦人壽因為去年12月一口氣增提30億元外匯準備金,全年稅後獲利252.2億元,從第二名落到第三名,但也先厚植其外匯準備金到80多億元,成為業界第二高。

陳俊伴26日提出壽險業經營四大難處,首先是2018年是壽險業經營很辛苦的一年,雖然仍有獲利,但下半年面臨資本市場及大環境劇變,2019年前景依舊不明,且無法預測,壽險業經營與投資依舊很辛苦。

第二是經營成本持續增加,無論是發展組織、業務,或強化經營等各方面,未來幾年壓力都很大,第三是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下,各家公司都積極投資,但現階段仍是研發,未見科技帶來的效率。

如人臉辨識等仍未找到最安全、有效的方式,網路投保去年富邦人壽以6億元保費,拿下業界第一,但陳俊伴說,這數字對整體壽險業績來看,仍是極小,與同業是「一步與半步的差距」,對於千里的競爭來說,仍是拉不開距離。

同時保險科技可參考的很少,壽險業不斷投入,但初期看到成效不大。

第四是壽險業一直追求保單客製化、創新保單,但如外溢保單投入極高研發成本,但叫好不叫座。
京城銀行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受到華映重整影響,京城銀去年共新增逾放新台幣18.57億元,其中有16.4億元屬於認列華映曝險部位。董事會通過去年每股配發現金股息1.5元。

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表示,雖然一度也有意針對綠能的曝險部位打銷呆帳,但因綠能處於債務協商階段,仍在正常繳息,京城銀基於綠能負債比不高,且經營團隊在認真經營,現階段不會打呆。

戴誠志指出,仍盼望華映走過最困難的時刻,銀行經營需考量產業鏈的完整,以及華映幾千名員工的生計,雖然京城銀持有華映的抵押品價值遠大於債權,但並未像同業聲請本票裁定。

京城銀去年稅後純益28.78億元、年減49%,每股稅後純益(EPS)2.51元,資產報酬率(ROA)1.29%、股東權益報酬率(ROE)9.91%,資本適足率(BIS)14.21%,逾放比0.02%,備抵呆帳覆蓋率6863.31%,放款覆蓋率1.53%;除了認列華映呆帳外,戴誠志說,海內外股票部位也認列約5億元損失。

此外,京城銀去年操作海外債券表現不佳,帳上一度出現3300萬美元的未實現損失,京城銀說,今年1月海外債券的未實現利益已經翻正為約700萬美元,國內債券也有約新台幣9000萬元的未實現利益。

針對今年台股看法,戴誠志認為,今年是大選年,股票應該不會太差,但因為台灣企業獲利不會太好,資金會追逐現金股息高的個股,預期今年台股在萬點之上的天數會比萬點之下的天數多;京城銀董事會通過去年每股配發現金股息1.5元,以今天收盤價31.4元計算,現金股息殖利率約4.78%。
有沒有人對網銀(line bank or 中華電為主的)將來興起後 影響未來整個銀行產業生態的看法?
AS MAN wrote:
有沒有人對網銀(line...(恕刪)

今後金融業更需著重在不同平台間的整合,雖這早已是近幾年金融業努力的目標
  • 30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