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
壽險業是金控2018年的獲利金雞母,卻也承受極大壓力。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26日表示,2019年面臨大環境不確定、經營成本逐年墊高、金融科技仍在投資與研發階段、外溢保單等創新保單叫好不叫座,讓壽險業必須花極大力氣去克服變數。
富邦人壽2018年底總保費收入5,430億元,較前年成長5.3%,且超越南山人壽,坐上壽險業第二大,新契約保費1,904億元,則是去年全年的第三名。富邦人壽因為去年12月一口氣增提30億元外匯準備金,全年稅後獲利252.2億元,從第二名落到第三名,但也先厚植其外匯準備金到80多億元,成為業界第二高。
陳俊伴26日提出壽險業經營四大難處,首先是2018年是壽險業經營很辛苦的一年,雖然仍有獲利,但下半年面臨資本市場及大環境劇變,2019年前景依舊不明,且無法預測,壽險業經營與投資依舊很辛苦。
第二是經營成本持續增加,無論是發展組織、業務,或強化經營等各方面,未來幾年壓力都很大,第三是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下,各家公司都積極投資,但現階段仍是研發,未見科技帶來的效率。
如人臉辨識等仍未找到最安全、有效的方式,網路投保去年富邦人壽以6億元保費,拿下業界第一,但陳俊伴說,這數字對整體壽險業績來看,仍是極小,與同業是「一步與半步的差距」,對於千里的競爭來說,仍是拉不開距離。
同時保險科技可參考的很少,壽險業不斷投入,但初期看到成效不大。
第四是壽險業一直追求保單客製化、創新保單,但如外溢保單投入極高研發成本,但叫好不叫座。
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表示,雖然一度也有意針對綠能的曝險部位打銷呆帳,但因綠能處於債務協商階段,仍在正常繳息,京城銀基於綠能負債比不高,且經營團隊在認真經營,現階段不會打呆。
戴誠志指出,仍盼望華映走過最困難的時刻,銀行經營需考量產業鏈的完整,以及華映幾千名員工的生計,雖然京城銀持有華映的抵押品價值遠大於債權,但並未像同業聲請本票裁定。
京城銀去年稅後純益28.78億元、年減49%,每股稅後純益(EPS)2.51元,資產報酬率(ROA)1.29%、股東權益報酬率(ROE)9.91%,資本適足率(BIS)14.21%,逾放比0.02%,備抵呆帳覆蓋率6863.31%,放款覆蓋率1.53%;除了認列華映呆帳外,戴誠志說,海內外股票部位也認列約5億元損失。
此外,京城銀去年操作海外債券表現不佳,帳上一度出現3300萬美元的未實現損失,京城銀說,今年1月海外債券的未實現利益已經翻正為約700萬美元,國內債券也有約新台幣9000萬元的未實現利益。
針對今年台股看法,戴誠志認為,今年是大選年,股票應該不會太差,但因為台灣企業獲利不會太好,資金會追逐現金股息高的個股,預期今年台股在萬點之上的天數會比萬點之下的天數多;京城銀董事會通過去年每股配發現金股息1.5元,以今天收盤價31.4元計算,現金股息殖利率約4.78%。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