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group wrote:有道理,如果錢存中國銀行,應該有6%
是啦放著定存利息2....(恕刪)
c326679a wrote:
再沒有資產的進行上市本身思路就有貓膩~
那應該要詢問證管會,當初為何要引進這些KY公司?
很多KY公司應該也很無奈,被騙進來台灣掛牌!
幾家爛公司出問題,卻連帶被貼標籤,淪為次等公民!
看看勝悅的客戶---安踏,李寧等在港股掛牌,股價淨值比能有十幾倍,
而勝悅在台灣掛牌,股價卻遠低於淨值,甚至連每股現金價值都不到!
也許被購併或換到別的地方掛牌,還比較能反映應有的價值!
一堆人馬後炮,跌這麼低了,才在提醒投資KY公司的風險,嚇的許多投資人,慘賠停損走人!
之前提過大股東上市以來,申報轉讓賣了4萬多張,得款24億多,
當初掛牌公司更是以136元現增收了11億,
若這價位讓公司或大股東把股票收一收下市,算是保護投資人嗎?
LKKSPP16888 wrote:
為何要引進這些KY公司?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13004795-260410?chdtv
KY補漏措施 下周上路
"KY公司頻爆雷,掏空的掏空、作假帳的作假帳,金管會修法強化KY公司監理。金管會證期局13日發布新法規,明定會計師對KY公司財務報告2021年起,要從原本「一年一次」進行查核簽證改為「半年一次」,且要經三大程序:「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此法己完成法規預告、近期發布施行,預計下周可上路。"
查核越嚴格,財報能作假舞弊的風險自然更低!
有違法的揪出來該給于重罰,一切正常而被拖累的,也該還他們一些公道,不要再戴有色眼鏡來亂貼標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