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上海商銀(5876)交流區

灰狼01 wrote:
感覺這一篇主要亮點...(恕刪)

我說需要20年的時間不是隨便說說的~
我在地17年的時間,看到當地的發展是
蓋了排序1.生技園區2.展覽館3.中信金總部4.文湖線5.南港高鐵6.轉運站
開了條市民大道7段新路,多了一間六福飯店
中信金跟南港車站一半以上的餐廳跟店家我都消費過
基本上人潮只有車站那邊比較多,品牌也較優質(潤泰新.全經營)
我不看好台肥自己搞~聯合開發會比較有展望
中信金這裡,要形成商圈幾年內還蠻難的!
斜側邊一堆舊公寓等都更,對面蓋好的大樓,機能也不夠!連超商都沒有
台肥週邊土地,不論要形成商圈或飯店群,都需要蠻長時間
做生意的經驗~要快速形成大量~就是讓利=便宜招租
他的後面有東湖商圈~前面就算南港車站!

以發展來講,車站週邊會比較快,(中信金到車站約800公尺~1公里)就家樂福那一區!所以我3年前以21元買入聯華
也是著眼在他自己在車站旁邊有2棟大樓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1/post/201808290045/%E5%A3%9F%E6%96%B7%E8%A1%8C%E6%A5%AD%E5%B7%A8%E9%A0%AD%EF%BC%8B%E9%AB%98%E7%B4%9A%E5%8C%85%E7%A7%9F%E5%85%AC%20%E5%82%85%E5%A4%A7%E6%88%B6%E6%95%99%E4%BD%A0%E7%9C%8B%E6%87%82%E5%8F%B0%E8%82%A5%E6%B7%B1%E5%BA%A6%E5%83%B9%E5%80%BC

雜誌是說賣上海商銀去買台肥,不過也沒說全賣
我個人比較注意的點是
資產股的熱潮總是代表多頭最後一波....
財訊集團的雜誌如果都在吹捧資產股的時候,賣股遠離市場會是個好時機 =.=
對比台灣金融業,上海商銀的獲利能力及配息狀況屬宇每年穩定成長,應該享有較高的股價淨值比;我認為上海商銀若對比玉山金、第一金、兆豐金,PB 1.2~1.5x 比較合理,換算後上市股價應該是36~45之間,若考量到與台灣其他壽險公司策略合作或合組金控、入選台灣指數的話,股價應該還有進一步向上的空間。
今年都快上市了
都還沒填息....唉

HenryABC wrote:
對比台灣金融業,上...(恕刪)
parus wrote:
https://www...(恕刪)

看不出台灣人的客套嗎?我是美式教育習慣了(平白直述)
賣出大部分的持股=全賣出了
因為他提出3年也成長不了1倍!留一個伏筆!
萬一3年漲1倍,受訪時他還是可以說,當年有留一部分的持股!替自己留一道台階下

我會買上海銀是受到他的啟發,看了論壇這麼久,發現多數人資產都很少(不足10萬美元)
布局卻又超分散,一旦下挫!要出脫也很難選擇出脫!獲利也一樣!平均值也跑不贏0050

資產股要漲的大前提是=台幣要漲,這幾年台幣走勢在亞洲來講,是很強勁!
你有研究過資產股?根本都跟不上大盤漲幅!何來的最後1波?有哪一支創新高?
很多以前的慣性!現在都不見得存在!
真正的最後一波!大多是低利太久,炒到沒得炒,從地產到原物料到運價指數
然後利率開始往上跑!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老是要預測高低點!
資產不足35萬美元,應該找到好一個標的!固定時間買入才對,不用管價格

現在很多在寫書存股!理論上都很對,但有注意到年紀嗎?55歲=約100萬美元
其實不用投資股票,以他們的年紀時機,買對房地產還不用忍受波動!一樣也有等值的效果
投資最困難就是資訊太多!選擇也太多!我已經從10支簡化成4支核心持股!
加大核心部位!
chouceo wrote:
你有研究過資產股?根本都跟不上大盤漲幅!何來的最後1波?有哪一支創新高?
很多以前的慣性!現在都不見得存在!
真正的最後一波!大多是低利太久,炒到沒得炒,從地產到原物料到運價指數
然後利率開始往上跑!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老是要預測高低點!


真激動阿
回過頭看看我上面寫的是
資產股的熱潮,看起來像是說資產股會漲?
....好像有點像,真是抱歉
不過我只是在說雜誌媒體上鼓吹的題材,不是股價
我看了財訊雜誌社的雜誌大概10多年
它的內容有循環性

資產股的最高價在民國79年就結束了
這麼說來跟台幣連漲也是有關,你的說法正確


chouceo wrote:
投資最困難就是資訊太多!選擇也太多!我已經從10支簡化成4支核心持股!
加大核心部位!


這倒是,真要讓財富升級
只有在看對的機會上壓上大部位資產
說來簡單,要做到卻不容易

parus wrote:
真激動阿 回過頭看...(恕刪)

抱歉!打字用字沒注意到用詞!我現在在健身房重訓中,邊看邊回,
只是表達資產股還沒有真正的發動!上海本身也是資產股
不過他跟中華電一樣,土地基本上只有紙上的估值!暫時不具真正開發的價值!
可以研究看看!關於行庫土地用途要變更須要經過多少機關及法令受限!
沒有任何意思!只是理性討論!至少我覺得他的佈局就這幾週發展的型態來講!暫時是對的!
看書不用盡信書,但是好的推估跟經驗可以學習!

https://goo.gl/1Y8Ydt

香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全體股東已根據售股協議條款終止出售交易,根據售股協議條款,沒收First Origin International Limited支付7億1千萬港元的保證金。

好奇這筆沒收的保證金是?

風之步 wrote:
https://goo...(恕刪)


合約不成立,責任不在賣方一般就是沒收保證金。
香港的上海商業銀行持有香港人壽16.67%股權,可依此比例認列其他業外收入。
感謝英大總是熱心回覆、分享自己的觀念。

  • 1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