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

2018 ( 電子 / 廣達 ) 投資有風險,個人研究記錄篇

舉手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
如果這麼篤定會跌的話
為什麼不反手做空呢?@@
還是當大家都覺得會跌的時候就是............

Wei39 wrote:
老大~以我自己來看...(恕刪)
應該沒肯定跌的吧搞不好這次把你們洗出去傻眼哈哈

sean2316 wrote:
AI 和5G是未來...(恕刪)


2008 年經融危機後廣達最低有破50 喔,記得好像是49多
至於廣達說100元以上,我覺得不太可能吧,這15年內都沒看過
jessecheng0310 wrote:
舉手 我有個問題想請...(恕刪)


做空也是可以啦!

只是我習慣現股操作~~(操作比較不靈活啦!)

但是也沒有篤定會跌,凡事沒絕對,只是說出可能性而已……
小翔0214 wrote:
應該沒肯定跌的吧搞不...(恕刪)


你說的也有可能喔!不過還是選擇先降低持股了

……

wkevinst wrote:



2008 年經...(恕刪)

印象中以前的台股,個股(價)了不起 1 - 2 千元,你能想像 有6000元?晚上做夢也夢不到吧!如今 ... 有夢最美 年年 領息5%⬆️ 繼續 夢下去 

cafm wrote:
印象中以前的台股,...(恕刪)


那時期我知道阿,我阿姆就是在那波跌下來到今都沒翻身過,那時台灣錢淹腳目,現在很難吧
wkevinst wrote:



那時期我知道阿...(恕刪)

廣達就是要有這感覺,股價本是這樣奇怪的,當沒有人認為的可能,相信不久的將來,就 ... 
蘋果產品多元化...台系鏈沾光 跟著華麗轉身

2018-02-08 01:06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蕭君暉╱台北報導

全球智慧手表總銷量從2015年第4季正式超越傳統工藝的瑞士腕表,蘋果AppleWatch是推升智慧手表迎頭趕上傳統表的最大動能,也為廣達等夥伴注入業績暖流,隨著蘋果持續推出非PC類產品,同步帶動台灣代工廠華麗轉身。

除了廣達與仁寶代工Apple Watch之外,英業達也代工蘋果人氣藍牙耳機AirPods與蘋果的智慧音箱HomePod。市場又傳出,為持續擴大商機,蘋果正將新產品目光轉向擴增實境(AR)眼鏡,主要功能包括上網、導航、連接蘋果旗下各項裝置等;市場預料未來二年,蘋果AR眼鏡很可能面世,掀起下一波產業革命。

蘋果加速研發進度與提升後續製造良率,去年已找上廣達,進行產品初步開發討論,期盼供應鏈投入研發,廣達因動作最為積極,被市場視為是最可能搶下AR眼鏡代工肥單的組裝廠。

廣達副董暨總經理梁次震日前說,AR應用絕對是未來趨勢,廣達已開始研發,「哪天廣達變成光學公司也不要意外」。
《集中市場》外資續倒貨,三大法人賣超119.95億元

2018/02/08 15:1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投資人對近日的崩跌盤勢仍心有餘悸,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黑,亞股早盤漲跌互見,台股在股王大立光 (3008) 及金融股同步點火下,指數開高後一度重返10600點,惟農曆年封關前賣壓仍不輕,在電子股及台塑集團同步走弱下,拖累盤中指數由紅翻黑,多於10500點之上震盪,終場加權指數下跌23.02點為10528.52點,成交值縮為1194.73億元。今日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84.2951億元,投信賣超6.3271億元,自營商賣超29.3324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19.95億元。

 權值股方面,蘋概股天王大立光 (3008) 延續反彈行情站穩3700元,台積電 (2330) 、鴻海 (2317) 則弱勢整理;面板雙虎友達 (2409) 去年獲利寫10年新高帶動股價強彈,激勵群創 (3481) 跟進走高,明日舉辦法說的華碩 (2357) 及受惠蘋果智慧音箱明日開賣的聯發科 (2454) 力撐紅盤;業績及題材面加持的世界 (5347) 、研華 (2395) 、統懋 (2434) 、廣寰科 (3287) 、鈞寶 (6155) 聯手走高;日前強勢股鈺邦 (6449) 、牧德 (3563) 、訊芯-KY (6451) 則不敵賣壓摜至跌停。非電子股方面,災後重建題材的水泥、玻陶、鋼鐵股動起來;遭外資保守看待的隱形眼鏡族群精華 (1565) 、金可-KY (8406) 聯袂壓低整理。金融股在大型金控股富邦金 (2881) 、國泰金 (2882) 、玉山金 (2884) 、台新金 (2887) 強撐下成盤面穩盤要角。

 5日RSI為25.15,10日RSI為31.38,9日K值為27.64,9日D值為35.82,20日乖離率為-4.34。台股周四早盤在股王攜手金融股開高力挺,盤中最高一度收復10600點關卡,無奈中場過後台積電、鴻海及台塑 (1301) 等集團股翻黑,使指數未能站穩10600點關卡。分析師表示,台股目前面臨美股震盪走勢及農曆年前賣壓雙重影響,預料封關前市場觀望氣氛漸偏濃,年前出場賣壓仍須時間消化,只要指數不跌破10300點,年後資金可望重新歸隊。近日官股券商進場護盤意願仍強,顯示公營法人銀彈仍充裕,元月營收表現亮眼個股可持續追蹤,包含3D感測、散熱模組、電動車、矽晶圓等族群仍有機會輪動,惟近期盤勢動盪較大,操作上應避免追高,以低接為主。(編輯整理:龍彩霖)
  • 2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