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dy Mate wrote:
贊同
ChatGPT對於我而言, 目前只是取代部份的Google搜尋
至於有些人拿來寫文案... 或其他省時的方便應用等... 是不錯
但這些我覺得, 真的要付錢的時候 (譬如說訂閱), 一般人會思考我真的非要不可嗎?
真的會掏錢的我覺得目前還是少數
但應用於電玩裏面的NPC的互動性, 這是很棒的想法, 不少電玩商應該會朝這方面走!!
其實,您的想法,是大多數使用者的想法,也就是正確的使用心得
從數據很清楚看見,chatgpt拜訪人數大幅下降
大部分來這邊嗆的,都是幻想自己是股市贏家的網友
或者是,根本不會寫程式,說得像是自己是openai 員工一樣
至於應用於電玩,就像您說的,互動性將無法想像
所以臉書,今年要購入30萬張 顯示卡
這個發展,將是臉書元宇宙是否能真正獲利的關鍵
備註: 金唬男定義,元宇宙的正式名稱為。沒有劇本且比較好玩的((模擬城市))昇級版。
事實上
未來,這種生成式的電玩遊戲,會變成背景都是生成的,任何玩家的指令,都將改變遊戲參數。
關鍵只在於,現在1000人國戰,就會卡頓,更別說,1萬人,同時生成背景,語音
所以說,這都是十年以上的事情了
遊戲廠商的伺服器效能,必須比現在進步100萬倍以上。才能達到上述的條件
各位投資之餘記得做功課~
先幫釐清幾個訊息,不知道的+-聽聽:
1.AI這個東西大概從1956年左右才正式被學術界規範出來,說百年有點太久。不然定義寬鬆點的話算盤也算是AI。
2.AI發展一直起起伏伏,近代AI發展從IBM深藍開始受到一般民眾注目,因為它打敗西洋棋棋王。再來是華生,因為它能在綜藝節目接受自然語言(也就是口語)提問。再來是阿發狗,因為它打敗棋靈王(X)、韓國棋王(O)。到Alpha Go這裡比較特別,因為它是用學習的方式打敗人類,而不是用記憶或是速度。要知道圍棋棋局總數(也就是所有可能結果)是超過全宇宙原子數(這是科學家的推論),因此不可能僅靠電腦比對每種棋局來打敗人類,因為沒有那個算力。但是電腦的優點就是快,因此學習也快,到最後AlphaGO是跟自己下棋來練棋力,那就不是人類一天幾盤棋可以比擬。再來就是ChatGPT的出現。
3.這些發展其實都是慢慢累積起來的,軟體方面最關鍵突破點是在類神經網路被發明出來。而恰巧這類運算很適合用GPU來執行。軟硬整合下才有現今的AI發展。有的人可能會說CPU不是很厲害?打個比喻,CPU是個大學教授,GPU是一群大概幾千個國小5、6年級學生,今天發派一份50以內的加減法題目,共10000題,請問誰做得快?這就是為什麼CPU在這波AI浪潮中這麼弱勢。
4.生成式AI有分訓練跟推理階段,訓練是指用一大堆資料通過運算來找出資料的特徵而做成一個模型,推理則是把這個模型拿來使用,輸入資料後讓它生出對應的結果。訓練過程是需要龐大算力,這都需要具備很多GPU的伺服器處理,個人電腦沒辦法處理出像樣的成果。個人電腦最多就是微調,也就是在基礎模型上(也就是伺服器算出來的),再用自己的資料訓練,讓模型特化成自己需求。新聞上看到的變聲或是變臉就是這類應用。推理則是一般個人電腦配合不錯的GPU顯示卡就可以跑得動。
5.AI PC或是手機的目標就是能跑得動推理,試想ChatGPT可以即時回覆,AI圖生成也是即時生成,這樣的話有多少應用商機?
6.另外,這些AI開發公司也在努力讓模型縮小,以便省成本及在終端推行。你看到類似XXXX的新模型參數只有幾億,效能卻媲美百億模型的新聞,就是在做這件事。
7.現在大部分網路上口白式影音,特別是中國的,幾乎都用AI生成。僅需要輸入你想講哪類題材,電腦就可以自動生成口白劇本、相關語音、配樂、圖片、影片,一鍵完成。這類應用就很適合AI PC來處理。
8.AI PC基本上就是要搶CPU+GPU(Nvidia, AMD)這個市場。但是NV應該也樂見AI PC話題被炒起,炒越大就越多應用被開發出來,但是這些應用的背後都需要他們家的晶片來訓練,伺服端的才是肥肉。而推理端的PC其實隨著伺服端的GPU架構的進步,PC裡的顯卡也會進步,NV沒在怕,況且它是摸蛤兼洗褲,遊戲+AI都吃。
9.本機推理的好處?低延遲跟隱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