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晶圓代工—扼殺創意的元凶?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老實說我連台積電講的(恕刪)

以 5nm為例,TSMC, 三星看似也沒真正到達 5nm 的線徑,感覺幾奈米只是一個參考指標,不一定準,但就是有參考價值,總會比前一代細,整体密度改善就只有大師級的專家才有能力精算。
2019年 (不含)以前, 誰也想不到 TSMC 變得這麼強大~
真是靠北,我在 台積 170 左右就清倉了~

資料來源: semiwiki.com

MiPiace wrote:
以 5nm為例,TSMC, 三星看似也沒真正到達 5nm 的線徑,感覺幾奈米只是一個參考指標,不一定準,但就是有參考價值,總會比前一代細,整体密度改善就只有大師級的專家才有能力精算。


5nm只是一個節點名稱

我在01發過一篇討論TSMC與 三星 的7nm製程

SEM的剖面圖

Fin大概都為6nm...

Fin是用SAQP做的,自我對準四重曝光做的
雖然fin是最小的尺寸,但用SAQP不見得不好

EUV優先用於contact/Via...
健人就是腳勤
Henrylin123 wrote:
挖MIPS RISC-V是中國的喔?不要大內宣吃太多好嗎?這麼懂甚麼時候出一顆CPU出來,記得用中國製程捏,對了EDA tool不要用Cadence或是 Synopsys,用人工就行了吧?中國人超多的~


這種潑婦駡街的語言,省省吧。
那個國家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原發的?

他們花錢買MIPS及RISC專利及授權,正常的商業行爲,要說什麽。
大陸要寫EDA tool也是有非常可能的,其實他們以前是有的,只是後來放棄了。

中國人不笨又勤勞,14億人口 > 美加+整個歐州+日韓台這些先進國家的人口總和,
如果你機會到美國的學校及研發機構看看,就不會亂説了。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8003298-260410?chdtv
台灣自己的半導體設備研發到什麽程度了?
韓國能夠稱霸OLED就是自己研發設備,不把技術外放。

今天的新聞(就是你説的大内宣好了)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127001933-260409?chdtv
連日本都擔心了,台灣憤青不當一回事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741780/%E6%97%A5%E5%AA%92%EF%BC%9A%E4%B8%AD%E5%9C%8B%E6%A0%B8%E9%9B%BB%E6%96%992030%E5%B9%B4%E8%B6%85%E8%B6%8A%E7%BE%8E%E5%9C%8B%E4%B8%96%E7%95%8C%E7%AC%AC%E4%B8%80%20%E7%BE%8E%E6%97%A5%E6%93%94%E6%86%82
Henrylin123 wrote:
EDA tool不要用Cadence或是 Synopsys

Cadence 兩位創始人之一還是台灣人,黃炎松。

交大電物所的黃炎松學長太威了

———-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hive/Article/Index?StrId=66656

「我絕對不當老二,也不當老大,我要當霸主!」說這句話的是富迪科技董事長黃炎松。他還把「獨霸」當作公司願景宣言,大剌剌的放在美國總公司進門最顯眼的牆上。

他,是台灣半導體界最成功的連續創業家,過去三次創業成功,成立了益華(Cadence)、PiE(後併入Quickturn)、思源科技,在半導體EDA(電子自動化設計)的設計、模擬、偵錯領域裡的市占率都是第一。單益華,市值就超越新台幣三千億元。
—————-

前面幾頁有些井底之蛙,出不了烏漆麻黑的井底。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Cadence 兩位創始人之一還是台灣人,黃炎松。

交大電物所的黃炎松學長太威了


是美國人吧,在美國用美國的資源。
Biggest King wrote:
這種潑婦駡街的語言,...(恕刪)


又在搞笑了,
拜託一半人口月收1000RMB在那裏講人口,
這是李克強說的喔!
你以為三個臭皮匠搞研發真的勝過諸葛亮?
錯了,
三千個三萬個都沒有用懂嗎?
不然中國隨便挑一省研發會贏沒幾隻貓的荷蘭是嗎?
還有啊,
買的就不要吹是自己做的。
買來魔改也是有水準之分的,
Apple甚麼等級,聯發科甚麼等級,
中國又是甚麼等級。

EDA要做快做啦,
不也是寫寫程式嗎?
整天只會搞吃喝娛樂的玩具,
做正事沒半套。
Henrylin123 wrote:
又在搞笑了,
拜託一半人口月收1000RMB在那裏講人口,
這是李克強說的喔!


30年前,95%以上的人口,年收入還不到1000RMB,
現在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建議你去中國旅行一段時間,不要老是在台灣看中國。

不是要諂媚中國,是要清楚的認識現在世界的情勢,
以便構想出好的應對之道,不要像100年前的義和團。

即使是現在的臺積電,10奈米以下的技術也是這兩年内才取得領先,
是有多大的技術優勢?
Biggest King wrote:
30年前,95%以上的人口,年收入還不到1000RMB。
但是現在,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建議你去中國旅行一段時間,不要老是在台灣看中國。(恕刪)

中國旅行一段時間就有用?
旅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會去你想去的地方, 去遊客會去的地方
這樣的行為還不如看數據就好了

2020年一半的人口月收入不到5000台幣
(台灣這個比例應該是個位數)

2020年都市化程度60%
(台灣80%)

2020年GDP 10500美元
(台灣27500)

2019年北京人均工資10910CNY
(整個台灣是41000NTD)

2019年前百分之一人口年收入是10萬美元
(台灣未知, 估計稍微高一些)
這條應該是你對中國最大的誤解, 畢竟前百分之一就有一千多萬人了, 這些人又絕大多數會在大都市裏面

2019年人均資產4.5萬美元
(台灣17.3萬美元)
meridian wrote:
中國旅行一段時間就有用?
旅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會去你想去的地方, 去遊客會去的地方
這樣的行為還不如看數據就好了


不是要你去走馬看花,要用心觀察。

不要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數據。
要數據嗎?
30年前台灣GNP是中國的50%,現在是不到5%。

10年後,20年後呢?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