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IET-KY (4971) (英特磊):世界唯二的MBE高端磊晶廠

cheng.0601a2558 wrote:
謝謝k大的分享,有時...(恕刪)


我的看法是公司全年復甦10%目標達標,在去年明確少了skyworks營收大單之下今年立刻能找回來一定的成長動能,代表磷化銦還有vcsel業務今年確實是有不錯的表現。更深入一點看,從產品組合來說,即便營收沒有超過Q3,但Q4整體EPS仍可能比Q3好,原因是公司毛利率可以高至近50%,只要本季是VCSEL的營收占比高一些,那也是容易的事。

投資跟實際買進的問題,我個人到現在都是持續建倉中,上游國防大廠已經收到國防部的國防訂單,雲端大廠的資本支出預算成長也是確認的事實,本年營收目標也達標,我想不到任何理由我必須要在這時點賣出。其實,半年賺30%-40%跟一年賺100%或更多,年化是差不多的,但大多數人都只想當前者而大多做不到後者,我的經驗是贏家大多是能把股票抱住的人。不過這些操作問題我不想談太多,仍希望以基本面的營運討論為主。
A大的意思是Q4毛利能從Q3的35提升到近50%嗎?
asiguo wrote:


我的看法是公司全...(恕刪)
asiguo wrote:
我的看法是公司全年復(恕刪)


我的看法跟樓主一模一樣,看準未來的成長並抱緊,我想問問同為這層樓的朋友們,試想看看在你的投資過程中,是不是有成長數倍的標的,但你確沒有抱緊而後悔呢?

對我來說以一到二年的時間,來換取1倍的報酬是非常划算的,放在一個有未來且穩定成長的標的,有什麼好不能期待的呢?現階段資金轉移到其它的好標的是沒有什麼不好的,但是至少要比英特磊好我才建議你轉換,不然看這顧那永遠都兩頭空。
cheng.0601a2558 wrote:
A大的意思是Q4毛利...(恕刪)


我的看法是,一個CEO給出他的觀察是Q4看來比Q3好,其實他的依據絕對不只是營收,而是整體營運狀況的總和,跟客戶間訂單進展、產品組合(產品單價、毛利)等等。我們關注營收不能說不正確,但也是因為我們目前能看的也就是營收,很難看到整體獲利狀況。月營收在台灣是基本面分析一個很重要的proxy,因為夠即時,而且對代工業為主的台灣大多數公司來說,既然毛利穩定,那營收幾乎等同可以推估獲利。但英特磊這公司的各項產品毛利率卻由15-60%都有,去年掉的是最低的那部分,今年復甦的大多是較高毛利的部分。各位可以參考,2018Q1的營收也不太高,但47%的毛利對終局的獲利有很大的幫助。
winson1812 wrote:
我的看法跟樓主一模一(恕刪)


誠如之前版友所言,我提供的只是另一方面的看法,既不是要故意唱反調,也不是要來喊空。每個人的選股和操作方式差異很大,短期跟長期各有優缺和著重的點,很多結論不能一體適用,就看自己選擇和著重想看的資訊吧。一面倒看好,或是過度樂觀的推測,我覺得對於討論無益,這樣到時候不如預期可能又有更大的反彈。法人在評估進出時絕對不會如此,多空並陳的情況居多,除非有內線。

Q4的營收的確是不如預期(年營收10%成長其實沒有達標吧... 差一點還是沒達標阿,而且是低標耶...),市場應該也不一定想去預測獲利是不是真的有改善,或是否比Q3高,反正就算真的高也不會高到哪去。還不如關注之後產品線的發展,看到底什麼時候正式大量採用。有些產品獲利佔比不高,利多放出來影響也不大,市場反應就很冷淡。3月的年報幾乎可以說是不期不待,所以才說Q2 Q3的營收和8月的季報比較有看點。今年5G手機的規格應該是已經確定的差不多了,如果法說或其他消息面沒有透露要大量採用的話,那大概要等明年的規格,今年下半年應該會比較確定發展進程。其他光通訊、VCSEL之類的就看是否有更進一步的消息吧,畢竟產品相對分散,要拉抬整體營收幾十%可不是一兩項的少許成長就能辦到。

時間點當然重要阿,一年內反應跟5年後反應那可是天差地遠,不然大家幹嘛汲汲營營關注產業趨勢、公司動向。有些公司的確是死魚很久才漲,一漲就很多,例如其他PA概念股,或去年的飆股 家登、倉和之類的也都蹲很久然後漲好幾倍。但盤了好幾年都沒動,沒耐心根本人之常情,所以才要在有跡象時才大量投入,活用整體的資金。買入的價位稍高一點沒關係,但至少比漫長等待所耗費的機會成本好多了。那為了預防突然飆高,過度墊高平均成本,要建倉多少基本持股就看個人的評估和資金雄厚程度了。

的確很多人沒抱緊而錯失一段漲幅,但反過來說,其實更多人是耗費太多時間和資金在行情平淡的個股上,自己要如何分配資金和制定進出策略來讓風險、報酬可以平滑化,至少讓自己還算滿意且抱的住,那就是個人的修煉和個性差異了。我不會去批評願意長抱的人或做法,只是說想要跟進的人,可能要有心理準備,也許超過一兩年漲幅還是不盡如人意,至少IET上市以來或近一兩年內的結果的確是蠻爛的阿(利多的消息難道還少了?),很會抓波段的人除外。公司可沒有掛保證一兩年內獲利和股價一定有一倍以上的漲幅。除了其它風險以外,業界要考量的因素很多,有些東西可能過了好幾年之後才採用,過往就有很多案例可以參考。就算是擴產,這幾年大量投資支出,稼動率不如預期、折舊又拉高而導致獲利(甚至虧損)和股價崩跌的例子難道還少了??? 股市本來就是風險與機遇並存,如果都沒有不確定性,那投報率哪會如此驚人... 就是因為大家都猶疑,才會有便宜價可買阿...
kyova wrote:


誠如之前版友所言...(恕刪)


謝謝k大,您說的我想大家也都瞭解,而且同意,也因此我一向不想談太多買進多少等等的問題,也不想推介買進賣出時點。只談基本面的細節,以及專注在產品上給大家參考。

大家對公司有興趣而要配置多少金額,要如何進行操作買賣,都是個人的決斷。我個人是很願意抱股票的投資人,抱個6個月是基本,一年二年也不嫌長,看得一向是長線一點,在這樣的時間尺度內,我對公司的看法是看好的,不認為有什麼需要在這賣出的理由。
kyova wrote:
誠如之前版友所言,我(恕刪)


謝謝K大的建議,真的建議的很不錯,畢竟投資是看人性的,有人適合短進短出,有人適合長抱穩穩賺,是要當熊貓不停的進食,還是要當蟒蛇開張吃三個月,都是個人的還擇,投資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不然晚上睡不著也很痛苦。

K大有提到一點很好的是時間風險,而我要強調的是標的變換的風險,誠如之前我有說過的,股市就是賭場,上場了不是你贏就是別人贏,所以除非很有把握,因為我不是適合短線型的投資者,我願意用時間的風險來投資,而不是用轉換的風險來換取報酬,所以我的選擇會是看好、買進、抱緊,剩下的就交給市場跟時間,並關注公司的發展是不是在對的方向。

投資還擇有很多種,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511/4288489?from=ednappsharing
英特磊有影響嗎?
他現在華為佔營收比重大嗎
cheng.0601a2558 wrote:
https://money...(恕刪)


這條應該是衝著台積電來的,印象中他應該沒有直接對到華為,他的客戶群若有 應該是在PIN/APD相關的,應該是不多
小呱爸 wrote:
這條應該是衝著台積電(恕刪)

http://www.semiconductor-today.com/news_items/2020/jan/laytec2-170120.shtml
這篇有人可以解釋嗎?謝謝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