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edc wrote:這些債券在台湾哪家銀行買得到?
現在跌破 25 元 ...(恕刪)
1.投資一定有風險,沒風險是騙人的
2.200萬 年利率1.8%,如單純找低基期,殖利率高的股票還是有機會的
3.個人推薦仁寶,連續20幾年都至少配1元(5年平均1.22元),目前價位17.1(以1-1.2元計,目前殖利率為5.8%-7%)
4.為台灣50成分股,交易量大,一定公司經營水準以上,歷年來最低年均價為19.2元,淨值23.9元,目前為低基期,放長期一定有勝算
5.雖不鼓勵借錢投資,但你已借了,假設買進仁寶以低標計算(年配1元).5.8%-1.8%=4%,有勝算.也儘量把風險降到最低,但自己要記得是來領股息的,當然萬一仁寶漲了一倍(近期內應不可能),就提早還了
6.別人的建議.是別人的.自己想清楚.有所取捨才重要
供參考.祝好運
raffyung wrote:
因為贏太多,博彩公司一定會注意,賭場也一樣,其實我用1天就可以賺超過1億,問題是錢出得來嗎?
所以這就是運氣問題吧。
跟有人閒閒沒事花兩百塊去買了威力彩,
然後中到頭獎一樣。
但是你去問那個中頭獎的人要賺錢容不容易,
我相信他不會跟你說很容易。(除非他賺錢真的很容易)
因為他清楚自己賺到這筆錢可能這輩子不會有第二次。
就算當時真的有這件事,
問題是這種事情是常態嗎?
你前面說很簡單,
代表的是現在要你去作也很簡單,
但是現在還有那個漏洞讓你鑽嗎?
如果有的話,我相信你數錢都沒時間了,應該不會來01留言。
對吧。
標題:貸200萬,如何保本又夠付利息?(一)買進台股可轉債
剛好有人轉了這篇文章給我問我意見,剛好可以配合可轉債操作給大家當參考。
首先我們看一下今天(1/4)收盤的可轉債報酬率

由於大盤盤勢不佳,可轉債跟隨本尊而下跌,導致賣回報酬率持續升高
就以第一名虹揚一(65731)為例好了,賣回年化報酬率高達19.53%。
這19.53%的報酬率怎麼來的呢?
可以到悠債網查詢相關資訊,網址:https://goo.gl/GqgBSQ ,點選標的即可看到下圖等相關資料。

虹揚一這檔由虹揚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
預定在2020/8/17可以102.01賣回給公司,
比照今日收盤77.5,光帳面價差就高達24.5元,未年化報酬率高達31.6%,年化之後報酬率是19.53%

對照1.8利息,19.53可說是綽綽有餘,取整數來講,
利差大約17.5%,
貸款200萬一年可以產生約35萬報酬,
如果擔心風險,可以考慮分散至5~6個標的,
今年虹揚是虧損的,當然諸多因素下才會跌破票面100元,
但比如99583世紀剛2010之後每年都有配出股利來,
報酬率也將近10%左右,
持有到2020/8/17之前,只要注意公司不要發生財務困難即可,
可以自行從報酬率跟公司營運好壞來判斷是否投資。
基本上跌到目前這個位置,股價以及可轉債價格會愈來愈脫勾。
(注意如果還是繼續跌到40、50就要注意是否真有財務危機要發生)
附帶一提台灣因為利率低籌資容易,可轉債違約率大約是千分之一左右。
有關可轉債賣回操作的介紹書籍,可自行搜尋關鍵字,台股,可轉債。
標題:貸200萬,如何保本又夠付利息?(二)買進陸股可轉債
延續上篇
提供第二種方式也是可轉債,
但是是大陸的可轉債,
因為純以保本不看盤的『賣回』角度來看,
陸股可轉債保障以及吸引力是比台股還要大的
將比較表整理如下

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大陸整體無風險利率遠遠高於台灣,
三年定存利率也到3%,甚至當地銀行為了吸收存戶還會提供大額定存接近4%以上的優惠,
換個角度說你也可考慮去開個銀行戶存錢穩賺利差,
當然海外投資就得考量匯率風險,但人民幣五年貶值20%機率應該是不高。


大陸可轉債因為有『下調轉換價』這張超級王牌,
一旦公告就是大漲。
違約率方面,陸股可轉債違約率比台股更低,目前為止還沒有CB違約過,
主因就是可下調轉換價、以股抵債造成的,跟台股CB考量點又有些不太一樣。
因此即便公司股價慘跌,可轉債依然會因為接近到期日以及預期下調轉換價的預期心理而上漲
下圖左是輝豐股份,右則是輝豐發行的可轉債,即便股價與股市暴跌,可轉債依然會往100元靠攏

台灣可轉債比如我上一篇提到的,報酬率前五名的成交量分別是
65731虹揚一,19.53%,成交量7張
36912碩禾二,15.64%,成交量15張
89335愛地雅,15.41%,成交量50張
52811大峽谷,13.42%,成交量5張
48041大略一,13.33%,成交量88張
而因為陸股可轉債的流動性比台灣好很多,也會配息(台灣是零息)
所以在賣回操作部分我是佈局大陸的,除了條件之外,流動性也是考慮要素之一
下圖是輝豐轉債成交紀錄

標題:貸200萬,如何保本又夠付利息?(三)買進陸金所
有關於陸金所可參考下面解說以及報導
陸金所獲13億美元融資
陸金所- 維基百科
今週刊報導:人民幣 大吸金
陸金所我會搭配我在大陸的資金,當可轉債出現10%以上賣回報酬率的時候我買進,
報酬率低於10%我則是買進陸金所的產品收利息,買進之後兩個月就能自由買賣
等股市大跌、CB價格下降、報酬率上升,
我再賣出這些商品,買進陸股可轉債。

陸金所還有一個特別好處就是他是每月固定回款,
因此每個月都能創造現金流,
比如下面就是我買五萬人民幣每個月能收到的款項,連續36個月。

如果你的貸款是分期付款型,也得月月本息攤還,
陸金所倒是一個不錯選擇,
不然你買股票/可轉債還得每月賣股,不然就是預留一筆錢,
也是麻煩。
(一)、(二)、(三)這些方法基本都不需要什麼時間看盤,我一年出國時間大概也將近1/4,
2018我就去日本四五趟,三月份看櫻花一個月十一月又去賞楓總計待了快三個月,
每年創造的報酬也還算不錯。
上面討論串比較有參考價值以及可行性的還有買進特別股,
而且有些券商是可以融資買特別股的,
就我所知很多人這麼做,
但要注意特別股股息外國人課重稅,印象中好像有到30% up,
但如果你有美國綠卡似乎可以大幅減稅。
如果我是樓主,我會慎重考慮把借來的錢佈局在這些金融產品當中,
用以分散風險。
raffyung wrote:
我意思是賺5-10%其實沒想像中難,沒想像中高風險(恕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543766&p=37
你留言說賺5%、10%的很容易,但卻又在投資版上說今年(2018)是小賠的、那你還在虧損狀態下依然覺得賺5%、10%是容易的?

那你的績效不是已經再說明『創造一年5%、10%報酬率』是困難的?
你也提到你的『極限』是做多10口台指期,以保證金96000而言這意味你的資金大約在100萬左右,那比照你說『前幾年』賺了『幾』百萬,又覺得5%、10%的很容易,那為何投資金額在2018縮水至百萬以內,愈來愈少?

接下來又在12月底要加碼,隨著指數一路往下還不停攤平到6口大台,以12月中旬尚未起跌計算,均價也很難低於9600,現在都93xx了,你六口少說輸了1500~1800點,你的百萬資金可已經虧損30~36萬了,100萬虧損超過30%, 你還繼續堅持賺5%、10%的很容易?還是你說的幾百萬漏洞已經因為操作期貨虧光了?





好吧我認真了,代價是荒廢我寶貴的1個多小時肉搜資料,下次不再幹這種事了。美股現在在反彈,也祝你的多單能轉虧為盈,畢竟都是辛苦錢,希望你能回本,但也順便提醒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通常把5%、10%獲利講的這麼輕鬆的人,他實際上並不輕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