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狼01 wrote:
投資是要學習的,偏頗的觀點對人對己都沒好處,你的問題就在這,不去思考及尋找,一直拿極端的失敗例子在恐嚇自己及他人,卻漠視了那些成長賺錢的公司的存在事實,這樣對人對己有甚麼益處?
看來你對我的誤解很深,
建議你再回去看我前幾篇回文吧。
既然你都知道投資需要學習,
你覺得我說的"應該回歸基本,用投資股票的心態來看存股,而不是用儲蓄的觀念來看存股"有哪裡有問題呢?
我有叫人不要投資股票嗎?
你這帽子也扣的太大了吧。
我前面也說了,如果了解風險在哪,也能接受這個風險,股票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
然後我分享了我所知道的風險後,就變成我在恐嚇自己及他人?
灰狼01 wrote:
保險就是保險,絕非儲蓄、保本、投資的好標的。
個人看法不同吧,
沒甚麼好爭的。
保險業每年幾兆的保費收入,
你覺得都只是為了保障?
台灣2300萬人,
光是民國106年保險業保費收入3.5兆,
假設全台灣所有人都有投保,平均一個人也要繳10幾萬的保費,
106年股市交易總額約24兆,
但是扣除法人之後,一般民眾投入股市的錢有多少?
可能跟投入保險的差不多而已。
證明保險在人民的想法裡,
已經不再只是保障的功能而已。
事實也是如此,
現在銀行理專賣的保險,已經佔所有通路大約六成,
也就是那3.5兆的保費中,有2兆左右是由銀行理專賣出,
那你覺得甚麼樣的人會跟銀行理專買保險呢?
那些人都只是為了保障嗎?
灰狼01 wrote:
投資股票不易,買保險就可以不須研究,可以亂買?
如果你看過我其它文章,
就知道我是怎麼建議別人買保險的。
還是那句老話,
沒有一種工具是適合所有人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
你就不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
灰狼01 wrote:
台灣保險公司是現在有政府撐著,也不代表永不會倒,個何況拿保險當投資,尤其是所謂變額年金保險,即使主管機關已對其設下限制(如最近的投保年齡錄音規定),事實上這些保險簡直都是在詐欺保險人的金錢...
如果你知道主管機關下這些規定的原因在哪,
就不會這樣講了。
而投資型就過去這幾年以來,
也並不是主力商品,
目前的主力商品還是在利變壽險這種傳統型保險(非投資型保險)。
也是較多數人能接受的商品。
投資型保險的適合客群跟傳統儲蓄險的客群又不太一樣了,
就不在這邊太多贅述。
但是還是那句老話,沒有一個工具是適合所有人的,當然也沒有一個工具是不適合所有人的。
也許一個工具就你看起來很爛,但是他既然存在,代表一定有適合的人存在。只是剛好不適合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