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科技新報的報導
作者 EnergyTrend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18 日 14:33
受益於綠能占比提高,2022 年全球電網儲能將達 23.4GW
根據根據 GlobalData 最新報告,儲能技術發展如此神速的背後五大功臣為美國、南韓、中國、日本與澳洲,五國裝置在 2017 年占全球 80%,美國則為 28% 占最大比率。其中亞太地區以 54.1% 比率居全球領先,其次則是美洲 32.8%,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則是 13.1%。而鋰離子電池一直都是儲能技術首選,2017 年在 BESS 占 75% 以上。
全球區域狀況
在亞洲市場中,南韓為 2017 年領頭羊,占 31.3%。且由於南韓未來 5 年將斥資 357 億美元發展綠能計畫,包括太陽能儲能裝置等獎勵機制,預計南韓 BESS 未來將大幅度成長。
美國則在美洲占 87.4% 市場大餅,其中加州擁有最多儲能裝置建設。2015 年洛杉磯亞里索峽谷(Aliso Canyon)天然氣儲井事件推動加州儲能建設與專案開發,並於 2016 年裝置超過 200MW。
------------------------------------
全部 23.4GW 亞洲地區佔了54.1% 韓國佔了亞洲的31.3% 所以韓國的儲能=23.4GW*54.1%*31.3=3.96GW
台灣如果五年內能有3GW的儲能設備算是相當了不起的
================================
至於價格 再看科技新報的報導
德國萊因大中華區太陽能及燃料電池部門總經理李衞春表示:「當儲能電池的建置成本每度電從現在的250美元降到150美元時,儲能的經濟性就會大大體現,儲能市場將蓬勃發展,但這樣的價差需要整個產業克服很大的挑戰。」隨著補貼政策的完善以及成本的下降,2020年有望成為儲能大量商業化的元年。
================================
上面寫的價格是"度",度是時間*功率的單位 所以寫台達電的貨櫃儲能 40尺的 1MWH(其實就是1MW*H)是8000美元 這個我看的懂
簡單講就是1MW的功率可以放電一小時 或是 可以提供負載用電量500KW 放電2小時
但是第一則新聞提到的單位是 W 並沒有時間單位 這我就不懂了
不管怎樣 已經有起步了 華城也有做出來了 EPS3.XX只剩786天了 哇哈哈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