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15:48【財訊快報/編輯部】中碳(1723)結算今年元月合併營業利益1億5664萬元,合併稅前獲利1億2817萬元,月減37.81%,以股本23.69億元計算,每股稅前淨利0.54元。個人估計稅後eps= 0.54*0.85=0.46元營收月增年增,但淨利卻減少3成以上,蠻奇怪的?2017/12稅前淨利還有2.06億。
skytree59 wrote:ambitiously skytree59 wrote:02/06 15:48...(恕刪) 剛中碳已修正8.更正後金額/內容/頁次:本月合併稅前淨利:149,252仟元;本年累計合併稅前淨利149,252仟元
不斷成長!TESLA台灣最大充電站啟用 未來將攜手高市府合作打造高雄為低碳綠能的永續健康城市TESLA台灣最大充電站於今(6)日在市府經濟發展局曾文生局長、TESLA 臺灣、香港及澳門地區區域總監 范菁怡女士見證下啟用,兩人乘坐TESLA首款休旅車Model X進場,宣告TESLA正式加入高雄智慧生活圈,與高市府攜手打造高雄為低碳綠能的永續健康城市。高雄充電站的啟用,將更完整串連全台灣西部、由南到北的電動車生活圈版圖。而此次位於中鋼大樓的充電站共計有14個TESLA充電車位,其中設置6座超級充電座與8座目的地充電座,為目前台灣最大的充電站點。TESLA表示,從哈瑪星生態交通全球盛典到電動汽車共享方案,顯示出高雄市政府打造綠能與減碳都市生活上的努力與遠見,且高雄的都市道路規劃也相當適合電動車的發展,承諾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拓展高雄充電網絡及致力於電動車教育體驗與推廣活動。曾文生局長表示,汽車產業屬強大動能產業,國內目前也已具備從上游材料、中游電池/模組至下游系統及電源管理的產業鏈,高雄是亞洲頂尖的工業大城,對於電動車主要的傳動系統與輕量化關鍵技術開發,許多的關鍵零組件都是由高雄在地企業中鋼公司提供,例如電池負極的原料「矽碳」由中碳產製提供,另外還有電動馬達的鋼片及影響電動車載重能力的輕合金等等,此外,高雄擁有頂尖的交控中心,為建構高雄成為智慧城市,市府已經著手將交控中心的交通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結合,推動智慧交通。另外,市府早在2012年將「綠色能源產業」定為高雄市的策略性產業,納入獎勵補助對象,搭配投資單一服務窗口,吸引綠色能源相關產業,包含像TESLA電動車的業者,進駐高雄,期待TESLA在今年底前能夠到高雄設立銷售及服務據點。高雄市為台灣第一個引進電動共享汽車租賃系統、自動駕駛電動巴士系統等共享智慧運具的城市,高雄有非常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對於電動車的研發、生產,相信絕對有非常大的潛力與助力,高雄將藉由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研發專區,讓高雄成為亞洲地區電動車研發、生產重鎮,擴大技術影響力及創造商機,更藉此吸引更多綠色能源相關企業到高雄投資、合資或技術合作,將高雄打造成創新、永續、智慧新城市,實踐智慧城市永續發展的願景。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招商處 林麗英處長(0929-590-008)
比較好奇的是為何2018年1月,營收月增年增,但獲利卻月減.之前看國泰投資報告是說2017 12月有一次性業外金融商品挹注,可能是這個原因吧!並不是12月真的賺那麼多.所以今天股價有些壓抑,今年可能10元不是那麼容易達標,但外資仍然保持買進依舊看好
Wonder2222 wrote:比較好奇的是為何2018...(恕刪) 我只知道中碳有轉投資鋼聯,都滿賺的外資持續買不停狀態中碳的高溫石墨廠正式營運後,自己一條龍垂直生產,全球負極原料供應將少掉大半,毛利率或許會爆噴中鋼第3號新一代高爐還沒開,和越南河靜第二號高爐也等著點火料源還能再往上翻倍幹掉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富爸爸用上兆元和幾十年光陰堆出來的護城河不好破***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指出,電動車許多關鍵零組件是由中鋼提供,例如:電池負極原料「矽碳」是中碳產製,另有電動馬達鋼片及影響電動車載重能力的輕合金等,中鋼攜手本土下游廠商,打入TESLA全球供應鏈。中碳未來有機會是日友+穩懋上漲模式若眼光放遠前景看好,自然會跟隨時間和電動市場題材上漲囉穩懋在50元、日友100元時我不敢買,中碳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