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今年最後一天以今年生育率不到20萬人的感想發言

//在生育率不到20萬人的時代,反而應該擔心的是小孩,以後要扛各種經濟上的壓力

台灣,債留子孫
自己的錢,省吃儉用花完
政府~
大家搶錢
古蹟不斷的列..
客家文化館,原住民大學
高鐵到屏東
新竹要捷運
大家拍手叫好,有做事..
反正你不搶,人家會搶
你不花,白不花
幾十萬幾百萬到數百億花錢不手軟
沒事印印個月曆,背景錯了..
什麼加速建設台灣就會變有錢
....

這些都是舉債,都是現在享受,子孫還
gaybyeme wrote:
如果這是事實,那在下...(恕刪)

不相信的可以問問自家長輩,
當年有沒有台灣錢淹腳目,
有沒有很好賺、使勁花,
「反正錢再賺就有了」,
花錢享樂沒關係,
不要嗜賭已經算是好的了。


我是七年級前半段的小孩,
幼稚園的畢旅就是全班出國(含家長),
國小是沒有,但每年至少出國一次,
國中時還是有人在提畢旅出國,
但是當時接近2000年,經濟走下坡,
已經不足湊成全班出國了。


這只是小康家庭好嗎?
當時的有錢人,孩子都送出國,
不然就是讀美國學校,
台海危機時也舉家跑了一堆,
那大概是國小高年級的事了,
有能力的同學真的跑很多,
還不及說再見的都有,
自己的親戚也有去美國的,
遠親則很多跑去日本,
能力稍差一點的有錢人,
則是優先把孩子送出國,
把賺到的錢搬到國外,
國內的撫恤金也沒少領,
健保也是需要就飛回來用,
看看那些掏空台灣的企業家,
好比當年的東帝士。

小康以下的跑不掉、
就是留在台灣,
承受後來十幾年的黑暗期,
這時出生的八年級尾、九年級生,
就真的比較辛苦,
畢業後多半還要背學貸,
甚至在學時期就是廉價建教生,
去職場領微薄的薪水換學分。


現在七八九年級生可以常出國,
說白了就是放棄買房與生子,
如果加上已經有房能繼承,
父母不用他們養,
如果父母是當年賺到有守住的,
沒投資失敗或是賭光的,
一般孩子結婚基金也準備好,
還幫買房幫買車甚至幫創業,
年輕人當然可以一直花費,
沒錢沒背景的也沒關係,
放棄生小孩與買房就好了,
一樣可以過的生活有品質。


且這幾年遇到的社會新鮮人,
22k領個一兩年之後,
跑去澳洲的比例頗高。


個人認為房價與物價,
對出生率有很大的影響,
一般人若要生小孩,
差不多等於放棄買房,
若要買房則是生子延後再延後,
或者說,連養活自己都難了,
已沒辦法孝親,還提結婚生子?


當然01上一票百萬年收以上的,
則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天秤的另一端,
假日百貨滿滿的小孩,
現在新生兒吃的用的,
可講究的了,
兩三萬的嬰兒車也不少見,
觀光區也有很多戶外教學,
看看那些雙語幼兒園的孩子,
從小就英文朗朗上口了,
這又是哪個平行世界?


自己也剛有了一歲小孩,
未來不敢說年年讓她出國,
但能給的都使盡在給了,
本來沒小孩時想買重機,
孩子出生後一年數十萬瞬間噴完了,
(所以說重機與出國哪裡奢侈?)
在01看到「沒四輪不配生小孩」,
也趕緊買了四輪給她安全座駕,
至於房子,說真的不敢想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不相信的可以問問自...(恕刪)


鴻源案前後,台灣確實是這樣。
當時我去通化街買夾克,一件3000-7000元,現在大概300元以上都難賣了。

海鮮餐聽間間暴滿,理容院超多。
我們兩家公司,一家在仁愛路,一家在南港路,南港路那一家,竟然徵不到小妹月薪3萬元起跳。小妹嫌太遠了。
那時股票大漲,是全面性大漲,三商銀都1000 元起跳。連現在 9元的國產,當時最高價是 170元。
鴻源吸金,年利息忘了多少了,記得超高,可能18%以上,100萬,一個月領 15000, 存個 300萬,每個月就45000了,跟本不用工作。
公家機關,當時沒人想去,現在就反過來了。

當時股市一萬點,現在股市也是一萬點。
但當時每隻股價都很高,股價淨值比都很高,所以大家都很有錢。
現在萬點,就幾隻股撐起來的,很多的傳產股,股價淨值比小於1, 現在連大老板都沒錢投資。

想起當時,實在可惜,當時股票操作能力還不好,所以沒賺到大錢。只有在 2008 年反彈時,因能力變好,才賺到大段。
不過話說回來,也很難講,技術好,當時崩盤時,也許會死得更難看,至少幾次崩盤,我都幸運躲過,算起來也該滿足了。哈哈。


談些主題,以免歪樓,
我是覺得樓主可能以經濟面考量,來談人口問題。
我以前也會這麼看,會覺得台灣年青人少了,以後經濟會出狀況。向
我想樓主是以這個出發點出發。

這兩年一半時間住國外,看看歐洲人的生活,再回頭看台灣的問題,看到的徵結,最大的問題是太經濟導向。導至所有的美學素學,人文素養,環境工程,農業,水利,無一不失衡。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口,人口太多,上述的問題,都無法解決,因為一解決,民生就會出問題。我們每個人可以分到的在地資源提供的產出太少了。

我在義大利時間最長,義大利面積台灣9倍,人口是台灣三倍,所以密度是台灣的1/3. 他們很多城鎮,實際是可以自已自足,有自已的牛羊馬,有自已的酒,有自己吃不完的農產品。

在瑞士,更人令人深思,高山湖泊好山好水的資源,自已用不完,把各種費用,定得天價高,讓外國人來觀光。光是這個收入,就可能養活所有的瑞士人口。
台灣人多,生活費拉高,一般人就活不下去。物價便宜,就算有觀光客來號稱寶島玩,佔GDP 比例也是太低。
等於台灣靠本地農作物,觀光等資源去賺錢,金額都太小了。除此之外,就靠經濟賺錢了,一靠經濟,所有的人文環境問題就難解了。
如何改善,人口先少一半吧。但過程會很痛痛到死。痛過死過重生就正常了。

MiPiace wrote: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口,人口太多,上述的問題,都無法解決,因為一解決,民生就會出問題。我們每個人可以分到的在地資源提供的產出太少了。


確實台灣人口可能太多了,但現在政府希望鼓勵多生,這點有點矛盾,畢竟人口數還是正成長的,若要多生,那島上人口就會變得越來越多;事實上,如果照這個思維我認為是當時人口衝得太快太高,現在無法著陸,或是說著陸必定墜機,人口結構有相當大的機會崩塌。
食物資源我認為不是問題,透過國際分工的方式,可以讓我們透過出入口的方式進行食物的進口,各國發揮所長,貿易的方式進行資源的流動。
神之隼 wrote:
今年最後一天以今年生育率不到20萬人...(恕刪)

人口再變少.老人恐怕要扛炮打戰車了

CONA24 wrote:
確實台灣人口可能太...(恕刪)


當然如果有很好的政治環境,有遠見的政治家,人民官員的水準夠好,那也許人口問題就沒那麼嚴重。可以透過良好的貿易,夠素質的官員去整合解決環境,土地利用,水利,水電,農業,觀光,食安等各種問題。然後民間投資又很順暢,經濟發展還是維持正常。這樣全面發展,問題是可以解決大半.

但這樣的條件,我覺得很難,很難要求一個惡劣的生存條件下,人民的各種素質可以很快全面提升,可以選出正確的政治家,帶領高素質的官員,去改變目前的現況。 一個資源少的地方,人口壓力這麼大,要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應該是太難了。

所以才覺得乾脆人口變少一點,生存空間好一點,壓力小一點,讓自然自已去治療人心。人心好轉,才會想得遠,選出比較好的政治家。才會造成一個比較好的良性循環。
北歐五國總人口數也才2600萬,但我們台灣的生活品質連人家的一半都沒有

我是覺得人口這種東西重質不重量

人口光有量而沒有質 那麼大部份人容易成為資本主義下的犧牲品

房價高 物價高 薪水不高 增加人口有辨法解決這些問題嗎?只是讓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吧!
用人類的思維來探討可能會過於複雜

簡單用動物繁殖的概念來看就會很容易

物種新生數量逐漸下滑 不是食物缺乏 就是生存環境有問題 有毒物質影響到生殖系統

再不然就是生活空間過度擁擠 導致物種精神狀況緊張無法順利交配受孕

為什麼台灣新生兒越來越少 理由很簡單

1. 環境汙染嚴重 導致許多人生殖系統出問題 無法繁衍後代

2.房價高 雄性動物連找窩都難 一個連窩都沒有的雄性動物 哪個雌性動物會讓他交配

3.低薪 高工時 雄性動物找食物就累得要死 日也操夜也操 把精力都花在找食物身上

看見雌性動物哪來的精力交配

4.女性主義抬頭 雌性動物要求窩要大 吃的東西要好 要給下一代充份安全感

哪來那麼多雄性動物有這樣能力 法律規定一夫一妻制 結果就是一堆雌性雄性動物沒配偶

很奇怪 一堆男女沒結婚 怎樣湊都湊不到一塊


吃的東西有毒 找食物要花很多精力 築巢成本高 配對成功代價高

一連串因素影響 台灣會有很多小孩子才奇怪

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台灣地狹人稠 人太多 硬要養這麼多人就是把土地資源過度開發導致環境汙染

解決之道就是人口減少 當人口減少到一定程度 自然資源就會得到充分休養 人口又會再度自然增長

所以少子化根本就不用多費心力去解決 時間自然會解決少子化問題

如果硬要用人力解決少子化問題 個人認為台灣政府應該要思考怎樣解決人口過多的問題

個人理想中的生活環境應該是 整個台灣島上只要有200萬人就好

人口數少 對土地就不會產生過度壓力 台灣自然風景無限美好
愛吃秋刀魚的貓 wrote:
用人類的思維來探討可...(恕刪)

護照都能印錯,印了50萬本,虧3億耶,只換來外交部的"抱歉"兩字,一個字換1.5億,民脂民膏就這樣被浪費了,給原住民小孩用做營養午餐的錢多好,但沒有人會下台負責,沒有人會被彈劾,退休後這些人繼續領高額月退俸,以後的小朋友真可憐
愛吃秋刀魚的貓 wrote:
用人類的思維來探討可...(恕刪)



台灣從好山好水的農村社會,
演變成至今的模樣,
也不過是數十年內的事情而已,
其實全球各地也差不多,
環境承受著巨大壓力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