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儲蓄險的疑惑


rickchiu wrote:
不用提前解約阿...
可以用保單借出來自己的錢阿....但是要花個4.5~6.5%的利息而已阿...
借出來自己以前強迫儲蓄的錢,還要花高額利息...


並不是"借出自己的錢"...
而是"以保單當抵押做貸款"。
就跟你房貸拿房子抵押一樣。
要把保單理的錢拿出來,
就是做解約或是部分解約。
保單貸款只是拿保單當成抵押品,
你借出來的錢實際上是保險公司的錢。
而抵押中的保單依然會用原本的利率跟保單價值算利息給你,

舉例來說,
保單價值有100萬,利率2%,一年保單價值會增加2萬。
如果今年做保單貸款,借出50萬,利率3%,一年的利息是1.5萬。
但是貸款後的保價金還是100萬,所以一年還是增加2萬的保價金。

然後如果我第二年要解約,
假設解約費用率是3%,
解約當時的保價假設是102萬,3%就是3.06萬,
102-3.02=98.98萬,
當時的貸款本息是51.5萬,
所以兩個相減後我就拿到98.98-51.5=47.48萬。

所以並不是把保價金借出來,
而是用保價金當抵押。
所以要算利息是正常的。


rickchiu wrote:
很多藉由買保單避稅的案例,已經被高等行政法院判敗訴....
補稅+罰鍰....差點都血本無歸......當心阿.....


是的,
目前的保險在節稅這塊上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強大了,
因為國稅局會用實質課稅原則,
所以目前的保險規劃基本上很少單純以節稅當唯一訴求。
反而訴求預留稅源會比較OK。
雖然不一定能免稅,但至少是先拿到現金再去繳稅。
避免繳不起遺產稅無法繼承遺產的問題。
儲蓄險有20年的哦我的最長放六年,一般放個2年而已⋯
冰上客 wrote:
對儲蓄險沒概念,又不...(恕刪)


跟複利4%比較了一下,20年領回的錢差了10倍




vivian93 wrote:
不是"借出自己的錢"...
而是"以保單當抵押做貸款"。
就跟你房貸拿房子抵押一樣


存錢進利率少,借錢出數倍利息,等於被狂坑,在我眼中有啥不依樣?

反正,這麼傻的事千萬不要做就是....

不是說緊急不要借,而是不要去買儲蓄險保單....

要繳個好幾年,把自己綁死......

存時給不到2%...借4.5-6.5%或更高?...慘....

繳費期滿前解約更慘,連本金都減損......


vivian93 wrote:
雖然不一定能免稅,但至少是先拿到現金再去繳稅。
避免繳不起遺產稅無法繼承遺產的問題。


沒現金繳,那剛好辦實務抵繳阿.......

再者,要繳到遺產稅...想必被繼承人遺產肯定不少.....

而且繼承遺產時,繼承人都身無分文?難道自己都不曾努力過? 不會存錢?

反正那有需要為了可能有一筆錢去繳遺產稅,然後買個保險,期望拿到現金繳稅?

致富方法百百種,努力勤奮點,聰明點,認真點,多學習.......

rickchiu wrote:
存錢進利率少,借錢出數倍利息,等於被狂坑,在我眼中有啥不依樣?


這很正常吧。
你去銀行存錢跟借錢利息會一樣嗎?
買外幣跟賣外幣價格也不會一樣阿。
買保險是要保人決定的,保單貸款也是要保人決定的,
當然利息會有差異呀。



rickchiu wrote:
沒現金繳,那剛好辦實務抵繳阿.......


實物抵繳是有條件的,
變現性不好的部位國稅局是可以拒絕收受的,
再來,
實物抵繳如果是不動產,那是以公告現值來算,
一棟市價1000萬的房子公告現值可能只有200萬,
實物抵繳就直接損失800萬,
比你買任何儲蓄險的損失可能都大幾倍。



rickchiu wrote:
而且繼承遺產時,繼承人都身無分文?難道自己都不曾努力過? 不會存錢?


這就看各人而定了,
有些人就覺得身邊放太多現金不好,
資產都在股票、基金、不動產等等,
這些如果到時候賣價又不好的話,
那不是很頭痛?


rickchiu wrote:
反正那有需要為了可能有一筆錢去繳遺產稅,然後買個保險,期望拿到現金繳稅?
致富方法百百種,努力勤奮點,聰明點,認真點,多學習.......


有沒有需要是看人而定的,
也許你沒這個需要,但是總是有人會有。
人生也不是只有致富這一個目標。
張榮發夠有錢了,難道他的小孩就一定過的很幸福嗎?

你可以去查一下去年無人繼承的土地有多少,
就知道有沒有人會有需求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