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台北房價一坪只值20萬,以經濟學角度衡量

etan wrote:
三年過了,開始還本壓力開始變大,但還是有人去重申請延後還本,大概又爭取到2年緩衝,所以真正的煩惱會在5年以後

寬限期到了後,
才真正知道還能撐多久!
沒別的原因啊!就資金效應,錢太多了,

有錢人多的是錢,不缺錢也不缺房子,

所以一堆房子寧可空屋也不願賤賣,

我認識這樣的這種人很多很多
台灣的房價 不用分析就知道會跌阿 跌到深處無怨尤

為啥

就基本面 , 需求來說 少子化 小家庭 頂客族 越來越多

就整個台灣發展來看 , 早晚就是個鄉下島 台灣就是個鄉下 很慘的

邊緣化不是慢慢在發生 是很有感的在發生

你我都知道 不是嗎



就供給來說 , 台灣土地真的還好多

等著被繼承的房子也好多



可以買拉 , 有需求的話

但是真的不用急拉  

也可以考慮退休搬到中南部 或是 等台灣不行的 就離鄉背井 去大陸住好了 ^^

可怕的是對岸的房價可是更恐怖 



我朋友很多都在國外居住了

台北的房子根本就空屋   

還有免費給美女住的  都不收租金咧 !! 

因為至少有人住 房子才不會空到爛掉   

艾莉絲. wrote:
坂大,我很認同你的...

台北市月薪的平均數是4萬元左右、中位數收入是3萬3000元左右,也就是說有50%的人薪水低於3.3萬
我看來,也是如此。那為什麼,常聽到一堆網友搬出"台北平均家庭收入破百萬"
也就等於,夫妻兩人,一人平均就有5萬以上的月薪

(恕刪)


請看這篇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7687

Cheers雜誌 2014年有做過調查
台北市的平均所得月收入是 76204(經常性薪資+非經常性薪資)
如果是經常性薪資,可能是四萬多
所以整體來說,一個家庭2個人賺錢的話,是有機會達到 150W 的.

abc003 wrote:
為什麼台北房價被高...(恕刪)

講一大堆就是沒講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
台北市過去建成區人口密度是世界第一
老松國小也是最多學生的小學
育達商職是最多學生的中學/高中
倫敦巴黎紐約人口密度都沒台北市多
是談什麼房價
我在1993年經濟所畢業,主修投資理論與公司財務,當時總體經濟與貨幣銀行成績特好。
畢業23年後,看過3波台股上萬點跟大崩盤,房價大漲大跌又大漲大跌,現實告訴我想過好生活,不用羡慕人,沒有別的方式,只有想辦法做生意賺錢跟投資賺錢; 憤世嫉俗,咬文嚼字,不會對你的生活帶來任何改變。
行動帶來改變,正確的行動與努力有可能帶來好的結果。

審時度勢,相機行事,下定決心,放手一搏,剩下的交給命運。

跟北上深比,台灣房價又算什麼?
你不是活在台北,你是活在地球,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情都會快速影響你,這就是全球化

pppig327 wrote:
Cheers雜誌 2014年有做過調查
台北市的平均所得月收入是 76204(經常性薪資+非經常性薪資)
如果是經常性薪資,可能是四萬多


數據實在太亂了,可以請主計處弄一個透明的嗎?統計方法與調查方法公開透明。
要不然要相信誰,大家都有來源,人民有知的權益,政府有公開的義務。
懶得爬文了,我只問這一句。
今天你持有的房子願意以1坪20萬(台中和高雄改為10萬)賣出嗎?

說房子值多少值多少都是假的,問問你自己一坪20萬賣不賣再說吧。
如果有人出一坪20萬買你在台北市的房子你賣不賣?


如果你和你父母名下都無房產那就當我沒問。


這種狗吠火車的文,真是太多了。
蓋過房子嗎?一坪成本6~10萬你敢信?

有用租金反推房價的嗎
那就繼續反推到水泥鋼筋磚塊啊

根本就是自己買不起嘛

理論那麼多,買不起就繼續等看有沒有社會住宅?

反正不管怎麼樣,
負債、流落街頭...
去找警察
一定安置好你:D
鋼筋混擬土一坪造價要八萬,請問中南部一坪只值7~10萬怎麼算?連建商的錢都不夠付了,還沒算各種一堆歲金跟土地和房仲的費用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