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人生

Lillian1202 wrote:
我今年剛好40歲,其實我從36歲起就開始職業倦怠到現在還是依然存在職業倦怠感,我曾試圖詢問周遭的前輩們,希望能獲得前輩們關於人生智慧的隻字片語,但我發現好像沒什麼有智慧的前輩們在我的週遭,前輩的話語也都是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都一樣...等等。

於是,我開始閱讀,藉由閱讀有讓我心情逐漸好轉及漸漸好像明白了一些事情,雖然還不是很具體,但藉由閱讀有讓我感覺越來越不迷茫了...雖然對於人生依然沒有方向。

自此之後一直瘋狂的閱讀各類書藉,分享我覺得還不錯的書籍如下述:
...(恕刪)

24歲進入職場,職業倦怠感很快就襲來,那時到處尋找答案,曾寫信給我所閱讀書籍的翻譯者,是大師的門徒,也曾去拜訪修行者,希望他們給我一些指引,最後我拖著疲累的身軀踽踽前行,一直到三十幾歲確認荷包夠生活,終於下定決心離開職場,沒辦法,口袋有錢,人才有自由。

您列的書單中,有一些拜讀過,都是很讚的書,值得一一閱讀。

善用吸引力的秘密法則,您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想得越具體越好,加上行動力,只要是善的,很快就會實現的。


Lillian1202 wrote:
關於宗教,可以互相交流分享一下。...(恕刪)

從小到大,常有人拉我去參加宗教團體(一貫道、佛教、基督教...等),一樣不喜歡那樣群體的氛圍,所以絕大部分我都是自己透過閱讀尋找令我疑惑的答案,近年來,網路世界提供更多資源分享,收穫更多。

jonathan6320 wrote:
有思考自己人生的價值是?....(恕刪)


誠心推薦開版大一定要看看
「賽斯資料」
生命的祕密都在其中了,
看完就不枉此生!
首先每個人的人生不一樣所以不能一蓋而論。

知足常樂。

不知足的人永遠不快樂。

你是後者。
這.....那.........果真如樓主所述的話.....

套一句老話,不就是

"窮的只剩下錢"??

但我還真是半信半疑樓主所言,

理應是本樓的假設題吧!
光看人生這2字並不完整,還需要加上人死這2字才具足。
人一生下來,就完成當人的50%任務,另外50%就是死亡。有人一定會說我胡說,懷胎10月而生,死又如何能與數10年生命相比擬?!其實在時間的洪流裡,用約數來計算,人的生與死都只是瞬間,然而現代的人,都習慣討論人生如何如何......,卻都沒有認真思考自己死後要去哪裡!看那偉大的麥克阿瑟將軍或台灣首富王永慶,現在他人在那呢?人人都逃不出生死,人人皆平等平等。看樓主的文,看似迷網,其實是有善根,只是還沒有找到方向。
只要是人就要面對生與死的問題,人生就要隨緣盡份,善盡一己之責,例如對家庭,社會,國家。而人死就如大地無寸土,一口氣不來,財富,權勢,親人,都離你而去,唯有業隨身。
看清楚這點,就能明白人要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往生後才能隨心所欲,想到那,就到那。

{{美食,算有常吃!一個月餐費約三五萬}}

在台灣嗎?去試試看國際間的美食如何?

或是將一個月的餐費拉高到十萬甚至二十萬呢?

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眼界和味覺饗宴呢?



{{旅遊,家中二老及稚嫩幼子不允許我們外出過久}}

你的人生?你想探討的是全家人的人生嗎?

如果只是想探討你的人生,何苦掛心兩老與幼子?

如果在乎兩老及幼子,那把自己排在第三位,怎麼追尋自己的人生呢?



{{雪茄抽過數次,不愛那味道}}

大麻呢?笑氣呢?人生在衣食無憂之後不就該多嘗試嗎?



{{高爾夫球,有學習半年多,但實在沒興致}}

看興趣是騎車,可以不一定要在台灣騎,出國參加比賽?

或是練習馬拉松,跑完世界七大賽?



{{跑車,我想想家裡的Camry還好好的,沒換的必要性}}

又一個不順從自己的想法,心裡有沒有想換跑車的感覺?

如果沒有就真的沒有""必要性""

但是什麼是必要性,吃一餐1萬會飽

一餐100也會飽,什麼是必要性?

還是錢,還是在錢的輪迴裡被錢綁住




如果人生就是為了必要,為了別人而活,當然覺得人生無趣乏味

在做所有的決定時,都把兩老,幼子,錢,必要,需要,放在順從自己的心之前

這樣的人生當然沒有目標,沒有樂趣,因為你只為了別人活

當然把所有決定放在自己之前,這不是不好

有些人可以放下所有,獨身一人去大陸打拼,去賺年薪500萬

有的人如同你一樣,回來了,為什麼回來我想你也清楚,既然放不下

既然還有在乎的東西,既然沒有辦法裝作不存在,

那就不要追尋自己的人生,因為,是自己選擇放不下的,人生是自己的

在資產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摸著心想想,已經不年輕了,接近40了吧

剩下的時間,剩下可以好好運用身體的時間,好像不多了

該怎麼選擇,就跟隨自己的腳步吧

你知道你要什麼,只是不敢做這個決定而已









想想你的心,字裡行間就是放不下,沒辦法隨心所欲

既然沒辦法隨心所欲,那就把你認為該負的責任結束





HungAtsun wrote:
看完之後只想說,不...(恕刪)
請先想看看,
到底是想要 還是 需要??

另一方面
會開始思考人生
表示說您開始往精神方面走
物質方面,只是暫時的快樂、短暫的快感

建議您可以多看看 關於 禪學方面的書籍 或 哲學、人生方面的
要不然可以去接觸看看 關於禪學方面的精舍(道場)當然要大間以及正派
在不然可以利用時間去幫助他人(做義工),
也可請長假參加某團體飛去國外去幫助兒童等...
有些人就是因為如此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
也許會讓您找到自我以及自己到底要幹嘛!!??


據N年前年商周某大標題是 助人
大概意思是助人自助也
幫助人得到的快樂可以持續很久
而只爽到自己的快樂,非常短暫,因為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



PS:
說說我自己的例子,小弟我在大學畢業退伍完,就去某大(很大的道場)
參加關於禪方面的活動,其中大概就做志工、禪修、研讀相關書籍、利用時間修心等
大概持續2.3年,就下山....答應家裡的時間到了...
還真的很懷念那時的 寧靜、實樂 ..
目前還是會利用時間充實自己的內心


fushan89 wrote:
光看人生這2字並不完整,還需要加上人死這2字才具足。
人一生下來,就完成當人的50%任務,另外50%就是死亡。有人一定會說我胡說,懷胎10月而生,死又如何能與數10年生命相比擬?!其實在時間的洪流裡,用約數來計算,人的生與死都只是瞬間,然而現代的人,都習慣討論人生如何如何......,卻都沒有認真思考自己死後要去哪裡!看那偉大的麥克阿瑟將軍或台灣首富王永慶,現在他人在那呢?人人都逃不出生死,人人皆平等平等。看樓主的文,看似迷網,其實是有善根,只是還沒有找到方向。
只要是人就要面對生與死的問題,人生就要隨緣盡份,善盡一己之責,例如對家庭,社會,國家。而人死就如大地無寸土,一口氣不來,財富,權勢,親人,都離你而去,唯有業隨身。
看清楚這點,就能明白人要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往生後才能隨心所欲,想到那,就到那。

寫得真好!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交臂非故。
建議版大專注在家庭生活,空虛感會消失無蹤,因為真的忙不玩~

我一下班天天和小孩生活再一起,沒空想人生,和孩子們一起看課業和聊天地,忙翻了,也許再10年小孩翅膀硬了,離家後,我和老婆就有時間去整理花蓮的農地,現在種竹子,放着沒空管它。

jonathan6320 wrote:
不快樂的原因在於你...(恕刪)


人生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真的很讓人迷網,雖然錢不代表一切,不過有錢也表示可以多一些選擇,或者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就享受這樣的幸福也很好阿~~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