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非常有趣的彩晶

懷疑是您的權利,我也不是神仙,沒辦法說自己一定對,只能說我個人很看好彩晶,然後、真的完全不能理解大家看壞的理由。

正確的說法,我算是彩晶這家公司的粉絲了吧、哈哈
2007年的股東紀念品:長頸鹿布偶,我到現在還包好好的沒拆封呢

最後再提一件事吧。
因為這嚴格說來不是針對彩晶而言,所以還可以再談談。
彩晶滿手現金而不輕易動用,是因為臺灣面板業的景氣波動大、而產業遠景又真的很糟糕。
為了避免在景氣波動中周轉不靈,臺灣面板廠其實本來就都該抱有一大筆資金、隨時準備度小月


接下來就只談面板業了。

臺灣的面板廠要能活下去,大尺寸面板應該是要放棄的了,除非有像鴻海+奇美之類的大規模整合動作出現。
除了整合之外,面板廠要活命,就只能很小心的省錢,然後尋找還有利潤空間可爭取的產品。在這過程中,縮小經營規模幾乎可說是必然會有的過程。要是再擴產、投資,若是再遇到個景氣的風暴、那恐怕就真要倒閉了。

臺灣面板廠的「本業」,已經不是「專注經營、擴大投資」就能活下去的事了。
手上抱有多少用來度小月的周轉金,是目前臺灣面板廠能否存下去的第一個重點。
如何找到新的利基、提升毛利,不要原地踏步逐年衰弱下去,則是另一個重點(大難題)。

為了找到新的利基(非常難,幾乎只能瞎找瞎試…),往上游發展試試看、往下游發展試試看、與其他公司其他產業合作看看,甚至連「賣掉公司」都已經是理所當然可能會出現的發展了。

這當中,也必然會出現投資失利、或是播種開始漫長等待的各種艱困情況。

鴻海的通路夢真能成真嗎?郭董顯然是有計劃也有自信的。股民只能等著看發展而已。
和鑫接下來會賺嗎?彩晶接下來會賺嗎?道理是一樣的。

但若說我認為彩晶是家多好多棒的公司,這就誤會大了。
我只希望彩晶不虧損,變成一家正常的公司而已。
而「不虧損」應該是企業經營最基本的事情,不該是一種「目標」吧=_=
簡言之,在這意義上,我並不認為彩晶是「好公司」。

註:焦董實在應該送我一臺蝙蝠俠造型的電視……

彩晶當初做了個造型電視的大夢以後才驚覺,原來大部份買電視的人並不在乎電視長什麼樣,只在乎尺寸、反應時間、顯色……還有價錢……

Morpheus1979 wrote:
臺灣面板廠的「本業」,已經不是「專注經營、擴大投資」就能活下去的事了。
手上抱有多少用來度小月的周轉金,是目前臺灣面板廠能否存下去的第一個重點。
如何找到新的利基、提升毛利,不要原地踏步逐年衰弱下去,則是另一個重點(大難題)。


你寫的就是我不看好彩晶的理由

看得出來..你研究很深入

但是我沒那麼多時間跟金錢去等待

畢竟時間跟金錢有限..若是面板有一天像十年前的塑化走長多

再介入也不遲..不要把心力放在走下坡的產業跟公司..除非你是經營者,抽不了身

willk wrote:
你寫的就是我不看好彩...(恕刪)


公道伯出來講話了

百分百認同您的觀點

推推推
焦佑麒在這次股東會上的一些表示:

現階段面板產業重視技術精進,不必一定要擁有高世代生產線。

彩晶現階段重視設備技術精進,連同中國大陸內地廠區也是如此,只會因應技術導入市場需求投入資金,不會任意為擴充產能燒錢。

不考慮跟進AMOLED,畢竟AMOLED很燒錢,面板廠的營運模式須等於財務模式,財務不能支撐的事情不能做。

內嵌式(In Cell)觸控面板現在也不考慮,理由同樣是不能太浪費。觸控面板部分目前主要由轉投資事業和鑫光電 (3049) 負責。

和鑫光電5.5代觸控面板生產線月產能3萬片大板,第3季才達到水準,5.3代線月產能6萬片,第3季推進至10萬片。

彩晶有OGS(One Glass Solution,一片玻璃式技術)的後段產能,預計第3季出貨,前段則是外購。由於彩晶產能有限,由和鑫供應觸控感測器,再由彩晶進行後段模組整合出貨,整體營收比重不高。

彩晶也有生產IPS面板出貨(In Panel Switching,平面轉換電場液晶顯示技術、廣視角面板)。

彩晶將持續在中小尺寸行動裝置應用耕耘。

看好整個手持式行動產品成長性,第1季手機等小尺寸產品出貨比重5成、平板電腦等中尺寸3成,大尺寸產品佔20%,投片量約12萬片,第2季已拉到滿載

彩晶股東會通過減資新台幣292.92億元,達實收資本額1/2,並通過將來若有需要,得再以私募或公開發行方式增資,額度50億元以內,惟現階段並無實際增資計畫

在財務穩健原則下,除非有很大新需求,才會改變策略、考慮增資。

香港的中小尺寸模組廠信利半導體,握有彩晶1.92%股權,取得1席監察人席次。

今年彩晶第1季資本支出約7億元,全年資本支出15億元,主要是用於技術提升改造,預估今年底可以達到損益平衡的目標。

Morpheus1979 wrote:
彩晶股東會通過減資新台幣292.92億元,達實收資本額1/2,並通過將來若有需要,得再以私募或公開發行方式增資,額度50億元以內,惟現階段並無實際增資計畫。


所以他還是減資了

而且華新集團旗艦公司華新麗華這幾年在中國大虧後

已經沒有元氣再拉這些轉投資一把了
彩晶當然要減資。而且這次的減資是近年來彩晶最大的好消息,最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只是大部份股民似乎於六月下旬的現在,都還不明白這一點。

臺灣一般股民對減資都有著偏見,其實有些公司減資後是大漲的。
減資當然是打虧損,但打虧損的時機有二:一是不得不打,二是公司重新上軌道。
彩晶在2007年的減資與大漲,就是因為重新上軌道之故。

一聽到減資就認為是壞消息,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還有就是一般股民對於關係企業之間的聯想似乎也太豐富了一些。
母公司和子公司,並不等於現實生活中的老爸和兒子。
公司終究是公司,經營終究是看股份、看董事。

華新集團和鴻海集團不一樣,華新集團裡大部份的公司和彩晶在經營實務上,其實都是沒什麼關係的。
一般來說,談彩晶時是不需要把華新集團裡其他公司的動向考慮進去的。

彩晶的經營方針和奇美友達已經不同,所以若要彩晶去投資那些和其經營方向已經完全不同路的技術,這是不合理的。
重點在於,彩晶手上充裕的現金要投資什麼?
面板產業很多元,相關技術很多元,整個產業持續變動當中,其實大部份人對於面板業是夕陽產業的這種想法是不太正確的。
身為一家體質健康的公司,彩晶現在倒是擁有很大的經營彈性可以選擇適合的跑道去努力。

只是大家對於這些公開的經營訊息,解讀方式還是令人難以理解啊……

Morpheus1979 wrote:
焦佑麒在這次股東會上...(恕刪)


請問對你來說, 彩晶最大的轉機是什麼 ?
Morpheus1979 wrote:
重點在於,彩晶手上充裕的現金要投資什麼?...(恕刪)

有充裕的現金
先實施庫藏股 利用庫藏股減資
效果粉大
票面 10元 淨值5.04 市價 2.26
這樣的組合 有充裕現金
實施庫藏股 減資 最讚
花 50億 有 250億的減資效果

減資最怕 持續虧損
因為一減資 股本縮小 分母變小 虧損擴大
資本額 10億 虧損 1億 每股虧損 1元
減資50% 虧損沒改善
資本額變5億 虧損 1億 每股虧損2元 股價更慘

但如抓對方向 剛好獲利 就賺翻了

Morpheus1979 wrote:
重點在於,彩晶手上充裕的現金要投資什麼?


我看財報..一點都看不出來現金那裡充裕?

Q1負債比去年同期增加90億..流動資產減少77億

真是現金充裕阿

Morpheus1979 wrote:
總之,路遙知馬力。
有沒前景、會不會下市、買了是賺是賠,日子久了就會有答案。
股市裡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
記好這個版的網址,明年的今天再來看報酬率吧。


不管大大是賺是賠,至少心態我覺得還不錯

您是經過長期研究,對自已的判斷深具信心,且長期分批買入;

這些都是很好的投資心態。


一般散戶不下工夫,對自己的判斷自我懷欵,風吹草動,夜夜難眠;

追高殺低不是沒有原因的。
  • 1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