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今周刊 民國120年 台版希臘風暴?


ryanku918 wrote:
政府對於三年1.26兆的舉債...(恕刪)

剛剛看到的數據:
「財政部長李述德指出,馬政府上任至今,到100年10月底,債務僅增加9401億」

不知道哪一個正確!

han172189 wrote:
剛剛看到的數據:「財...(恕刪)


9401億
也已經近兆元了

官方的統計比較保守
不知有無加計隱藏性負債?
ryanku918 wrote:







政府降遺產稅, 贈與稅, 降企業營業稅, 又降人民所得稅, 然後再發消費券, 這些對經濟的刺激措施夠不夠? 現在當然很難證明, 但政府對於三年1.26兆的舉債全是為了金融海嘯嗎? 金融海嘯在2008年開始復甦, 到今天也已經是第三年了, 我實在很難相信這些舉債只為了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刺激, 但卻也不知到底這1.26兆的資金花到哪邊去了, 如果是刺激政策, 總有個名目吧! 像美國的TARP之類的...(恕刪)

如果那時沒舉債的下場
就像美國大蕭條一樣
經濟進入通縮
百業消條
你樂見?
韓國救市方案隨便一丟就是4兆多台幣( 1300億美金)
其他各國就別說了吧
台灣比起其他國家少很多了
韓國比較有機會變成希臘那樣
如果能輕鬆躲過金融海嘯誰想舉債?
可惜大家都躲不過

七七三 wrote:
如果那時沒舉債的下場...(恕刪)


舉債有很多方式
發消費卷舉債好像只有台灣有!

舉債不代表不好
但稅越收越少 債確越舉越高
有違常理吧!
者龜 wrote:




舉債有很多方式
發消費卷舉債好像只有台灣有!

舉債不代表不好
但稅越收越少 債確越舉越高
有違常理吧!
...(恕刪)

總比舉債拿一堆錢給那些企業銀行玩爽
每人發3600元
至少大家花的爽
經濟不好就是要這樣做
經濟穩定在加回來
沒看到希臘的慘況嗎?
加稅裁員但舉債又困難
整個國家面臨崩潰
七七三 wrote:
總比舉債拿一堆錢給那些企業銀行玩爽...(恕刪)


這不是政府一直在做的事? 消費券約700多億, 離上兆的負債差得遠, 更別論在舉債的同時, 大舉降遺贈稅,營業稅,所得稅帶來的資金效果, 拿這些政策來應對金融海嘯, 認同與否是另一回事, 但至少有個名目, 如今你硬把全部舉債和金融海嘯綁在一起,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只想知道錢花的名目, 真的全是金融海嘯後的刺激政策嗎?

要把舉債連到希臘的慘狀就更說不通了, 希臘真的是被海嘯拖垮的嗎? 他們對公務員的政策, 他們的大量舉債滿足國人福利的方法, 這幾年的台灣倒是頗有相似的影子
我雖不完全認同舉債發消費卷, 但至少它還是全民人人都有,社會公平,促進消費... 最可惡的是為了選舉,舉債用公款獨厚特定某些族群, 有的要加1000,有的要加3% ,有的都市已經欠債1500億,可是發放育兒津貼或生育補助硬要比其它都市多發個幾千幾萬,有的綁資格標,包攬牛肉工程...真的是不公不義.
大部分人對國家舉債,沒有切身感覺,煙火照放,歌照唱,舞照跳,花照開...我覺得這是溫水煮青蛙,慢慢惡化致死...

七七三 wrote:
總比舉債拿一堆錢給那...(恕刪)

希臘的慘況又不是亂發消費卷
是政客每逢選舉就加碼
入不敷出阿!

而且我也沒說發消費卷不好阿
老是這麼激動做什麼?

臺灣目前不是也在加碼嗎
公保年金
老人津貼
農民津貼

最好看清楚哪些人在那邊亂喊

反正到時候真的能跑掉只有大財團
受薪階級與國家共存亡
han172189 wrote:
剛剛看到的數據:「財...(恕刪)


我也不知道, 我記得政黨輪替那年國債是4兆多, 到今年我們國債已經5兆2千多億, 不過我找到審計部一段話

"審計部報告指出,去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結果,歲出歲入相抵,共差短一千五百七十億餘元,加上債務還本六百六十億餘元,合計二千二百三十億餘元,必須以發行公債及賒借二千二百四十二億餘元支應,最後收支尚餘十一億餘元。"

不知賒借是怎麼做的
設立性交易專區,進場一次繳交一千元稅金,區外性交易強力重罰取締

設立公營賭場,賺賠全部歸公,強力重罰取締私營賭博

只要幾年下來,保證國家負債大幅下降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